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研究
2015-06-10陶超
陶超
摘要:弗吉尼亚·沃尔夫是著名的英国现代主义女性作家,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创作个性的小说家。小说《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世纪初期,是沃尔夫早期创作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代表性作品。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沃尔夫非常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的叙述角度,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
关键词:功能 小说文体 墙上的斑点
引言
著名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由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所创作的,她的小说都具有现代主义特色,除此之外,沃尔夫还是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少数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墙上的斑点》超越了以往传统的写作模式,以其不拘一格、自由的构想能力把“两生”,即生活与生命的深层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部意识流小说在文学史上升华到一个独一无二的高度,而且这部经典小说也具有打破墨守成规的审美标准。[1]本文笔者会用更为系统的方式为读者解读《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功能,与此同时也会探究如何对其进行文本阅读,如何从功能方面去看待其文体。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来探究这部小说,是为了能够让更多读者透过弗吉尼亚的感受与视野来看待这个拥有独特个性的世界,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作者的风格,这部作品的文学内涵以及审美涵养,更能认识到对于功能文体学来说,现在的探究与讨论可以为以后的意识流派文学作品留下探究资料与个性创作,让后人可以通过查阅搜寻到更多的文献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方法的探究与讨论,读者可以换一个全新的世界角度去系统和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意识流派文学作品。
一、意识流小说与《墙上的斑点》
自19世纪初期以来诞生了大量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小说的形式出现。意识流就是说它是描绘一个人脑里的意识,可能是更为接近潜意识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意识是流动状态的,它并不是像一般作家写作时脑里的画面是静止的。[2]所以说以描绘流动意识为其中心表现形式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自成一派,被称为意识流。既然有大量的意识流派作品产生,就相对应有文学作者从现代主义作家中脱颖而出,而且有不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今天笔者要探讨与解读的这部著名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意识流作家的文学作品采用了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前人文学作品的写作局限,不再是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形式。他们把作品中主角与配角脑海里的意识流态,用细腻的文笔进行多角度地描绘,人物心情的瞬时变化并被放大和联系到其他事物上。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过渡描写,这种深层心理意识的联系描写可以找到主人公情感的源头,所以它能让成千上万的读者犹如“穿越”,可以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就像扮演其中的角色,对人物的情绪、心理以及身体的变化感同身受,由此读者也加入了小说文本之中。[3]意识流小说的阅读前提是读者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作为支撑才能更好地理解,因为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是有形无边的小说形式,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小说模式,在小说体裁的形式之下进行发散思维,通过隐晦和难以理解的用词加深内涵。意识流派文学作品的诞生备受非议,对于文学界与读者间的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流派文学作品即意识流小说给文学界带来了一场前无古人的盛宴,可以称得上是文学书写的革命,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带来了创新文本的小说风潮。
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作为作家早期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影响力比较大的作品,作家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部作品描绘了主人公的看似简单却又不平常的事:在主角平常生活的一天,偶尔往墙上一看,看见了一块“斑”,便从这块“斑”联想到以往的事与物、房子的形形色色房客、生命与生活的本源和真相以及其他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的事,最后却发现,原来那块“斑”只是一只蜗牛。其实蜗牛的出现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一种情况。笔者发现弗吉尼亚的文学作品《墙上的斑点》与以往那些墨守成规的作品不同,它超越了传统小说的构想,由弗吉尼亚自行运用其独特手法,富有个性地创作了“斑”这个拥有千万种联想的含义,这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才能描绘出心理及生理上變化的一点一滴。
二、《墙上的斑点》功能文学的分析
(一)对于小说中人称的分析
整篇小说中,作者弗吉尼亚都是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个故事。这样的人称是非常有技术性与创新性的,它摆脱了以往作者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若用第三人称,作者会不自觉地把主角的人生及其想法预先安排,小说里的人物的一举一动、心理变化以及情节都在作者的控制之下,没有那种自由肆意发挥的洒脱感。而弗吉尼亚首先把此惯例打破,任由其情节如生活中未预知一样,自然的过渡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融入书中的世界,跟随作者笔下的“我”去一起探索那块“斑”中饱含的故事,跟随“我”的潜意识去思考生活甚至人类与生命,跟随“我”的心理变化去感受对世界的领悟,与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一起展开构想图,一起天马行空去想象透过那块“斑”所展开的一切。[4]这部文学作品在构思上对人称的运用非常熟练和自然,在文中,“我”这一人称紧紧靠在中心思想里,围绕着“我”展开的联想与想象,令这部小说将现代现实主义完美呈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面临着从以农业到工业为重心的转变,这一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们的生活也因为社会的紊乱而深陷困难之境,从身体到心灵都陷入至此。小说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下,面对这种状况的无奈、陌生迷茫和惊慌失措的心理。
(二)对小说中符号的分析
语言是由形象式转变而来,具有任意性,它与语言符号具有一点联系。比如:上文与下文的衔接是靠语言符号,它们属于非常自然的结合,而且它们的结合有据可寻,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众所周知,语言具有象似性,根据它的结构能反应出人的想法与思维。而语言又与符号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它相同的性质。笔者在阅读弗吉尼亚的《墙上的斑点》时,发现在这部意识流小说里,符号的象似性似乎存在于各个方面,在字与字之间分布着。用另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象似性在人类意识里的流动,会在说出的语言中有所反馈,而符号象似性是表示符号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对照。[5]这部意识流小说里的标点符号不仅仅有断句的作用,如:常规的逗号在沃尔夫的笔下频繁出现,但每个逗号都代表作者的一个思考;零散的省略号犹如跳跃的雨滴,字里行间出现的省略号引人深思,能诱发人的想象力;而对于感叹号来说,无时无刻都在表现作者对于这一动荡时期的茫然。也许就是这些符号的诞生,才给小说赋予了新的结构与意义。
(三)对于小说中的时态的分析
对于时态而言,笔者在仔细探究中发现,这部意识流文学作品一共运用了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在整部小说中这三种时态并不是依照先后顺序出现,而是被打碎后重新排列组合,相互穿插构建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小说中会出现倒叙描写、顺叙描写和插叙描写,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三种时态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上,紧紧围绕着主人公“我”透过这个“斑”触发的联想与构想,将“我”天马行空的想象运用三种不同时态各自自由组合表现其出彩方面,使得小说中“我”所想象世界变得更为出其不意与错综复杂,也符合作者对主题的再次描绘。特别要探究的是,弗吉尼亚将小说里的“我”在看到“斑”之后联想到之前的房客,通过发散思维引申出一系列人类世界的永恒真理。作家在描写“我”看“斑”的时候是以过去时来陈述的,但是在描绘“我”看见“斑”之后的联想与之后的领悟中却是用现在时与将来时共同阐述的,最后呈现了一个多时态并存与错综离奇的世界给读者。[6]作家以倒叙、插叙和顺叙来表现是有一定独特性的,这一独特性可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这本文学作品时,从开篇伊始阶段就可以融入“我”这个角色当中,在“我”的角度再次去体验这个世界,未知的前途与风险都带给读者更多的期待,就像没有彩排的人生,每一场内容的设置都是现场直播。这也是自然带入的过程,就在随意与不经意间使读者自然走进书中的世界里,与之产生强烈的时代共鸣。跟随“我”的意识与流动状态将触角延伸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空间中。小说形式表现了作者对现时代变革的不安与茫然,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令小说拥有与其他同时期作品不同的文本模式与独特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对《墙上的斑点》这部意识流小说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将“我”和“斑”二者的联系做了深度的剖析,以此明确“我”的内心变化过程,作者写作重心设置在“我”的心路历程的变化过程中。作者将“我”的心理活动与自然景物的变化相结合,让“我”的想法更加細腻地展现,使整个小说更加精美。通过对《墙上的斑点》这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的剖析,读者对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在为大众阅读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思想空间,以供读者根据意识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理解。当然,在我们理解类似的意识流小说时,读者还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对作品的内涵进行阐释,在以后意识流小说的剖析中,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晶晶.意识流视角下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4(35).
[2]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孙绍振.以无序的自由联想揭示思想的不自由——《墙上的斑点》解读[J].语文建设,2014(28).
[4]倪坤鹏.伍尔夫悲剧意识的成因及其对作品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4(20).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谭杰.伍尔芙《邱园记事》中的语言风格研究[J].语文建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