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牧歌》谈英语教学设计
2015-06-10冯岩
冯岩
摘要:《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所有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这部小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说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另一方面是小说对美国的犹太移民构建的当代的“伊甸园”梦想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值得深思。这两个方面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旨在对《美国牧歌》的英语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 《美国牧歌》 教学 英美教学设计
引言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借助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以及对英语专业文学课程认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利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学的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都被当作范例进行分析,比如《傲慢与偏见》《嘉莉妹妹》、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等。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主题上,更体现在作品的语言风格、创造艺术等方面。从一部作品可以窥探出作者的创作习惯,也能揣摩出一个时代的特征。《美国牧歌》是一部很好的教材,这部作品来自于菲利普·罗斯的后期创作,标志着罗斯创作生涯的一次重大突破。详细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罗斯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身份危机以及生存状况,是对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因此具有很好的历史教育意义。
一、《美国牧歌》教学背景设计
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运用时,教师首先应该对作品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这部作品的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反映出罗斯的创作轨迹的转变。他早期的创作,很善于用荒诞的写法,对人性、现实社会等进行叙述,尤其是对在美国生活的犹太人的遭遇进行表述,说明这个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抑以及在这种压迫下人的反抗。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罗斯摆脱了常有的犹太情节,将视角拓宽,放在了广阔的社会上,对二战后美国犹太人的生活全景进行了展示,同时也对美国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映,他也终于从自己的犹太人写作圈中走出来。他自己也曾说:“我不是犹太作家, 我只是一个身为犹太人的作家。我一生中最关心的事和最大的热情就是写小说,而不是做个犹太人。”作者的这句话就可以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引导,在讲解这部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灌输这句话,从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将要讲述的是谁的作品,对作者的身份有大致的了解。从罗斯的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罗斯本身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他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甚至运用了一些技巧,对几代犹太移民的美国梦的幻灭过程进行了逼真的展现,可以说是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究竟要对哪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对哪些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即可。
二、《美国牧歌》教学目标
高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英美文学课程,通过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以及文化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近年来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现状比较严峻,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具体说来,造成这种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学生认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學习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并没有多大帮助;很多教师都是通过对作品以及作家进行介绍的方式来完成英美文学教学的,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关于英美文学的资料更新程度不够,因此导致英美文学教学缺乏最新的资料。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个作家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文学作品,更在于他的经历以及创作成就。就《美国牧歌》的作者而言,他的创作风格的转折就是一个很值得读者关注的部分,从最初的对犹太人的生活进行集中反映到后来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描述,这就是作者创作过程的一个升华。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各种作品进行讲解的同时需要对作家的其他文学成就进行介绍,从而使得学生对该作家产生一个立体的印象。第二,要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表达的深层含义有一个认知。第三,通过对作品的语言特色、作者的写作风格的介绍,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和词语词汇的运用特色,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学创作的规律。比如在《美国牧歌》这部作品中,罗斯已经不像早期的创作一样会使用荒诞辛辣的语言形成讽刺效果,转而使用一种十分平淡的表达方式,对整个社会现状进行叙述。
三、《美国牧歌》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小说主题思想的教学设计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琐碎以及各种现象展现出来,为现实披上了文学的衣裳。所以,主题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主题思想也就成了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只有掌握了主旨,才能对整部小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实现英美文学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主要的角色,但是教师也应该明白,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作品的主题的认识,然后再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补充,从而使得全班的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认识进行完善和丰富。罗斯早期也像其他作家一样,很善于使用夸张、荒诞的表现手法,但在《美国牧歌》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沉淀下来的作家,用真挚、朴实的语言,反映了犹太人的美国梦的破灭。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罗斯笔下致力于重建伊甸园的亚当形象的典型。他超越了信仰之间的界限,无视种族之间的隔阂,不露痕迹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当代的伊甸园中,他也确实拥有实现美国梦的条件和优势,然而,正当他在渐渐融入美国生活的时候,越南战争和国内矛盾的激化使得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动乱,而这种动乱也阻断了他的美国梦的进程。女儿梅丽这个具有反叛意识的人在抗议越战活动中投向家乡邮局的一颗炸弹使得塞莫尔·利沃夫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一家人的美国梦都被摧毁了,梅丽在逃亡的过程中也给家庭带来了苦难。家庭的变故让妻子心灰意冷,继而移情别恋,而妻子的背叛则使利沃夫对生活的幻想破灭。他的美国梦将永远无法实现,同时还将在一个个噩梦中继续生活,这就是让利沃夫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的美国梦破灭的背后隐藏的深层文化和社会根源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部分。美国梦是很多以美国社会为题材的作品的主旨,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而美国梦的背后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作家就充当了这一角色。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就好像是被剖开了一样,学生可以看到更深层的东西,从而能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创作背景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作品的创作风格解读
作品的创作风格也是英语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因为创作风格是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对创作风格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对该作者的其他作品甚至是同时期的其他很多作品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美国牧歌》的重要性体现,也在于罗斯成功地运用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经典作品。《美国牧歌》的产生临近二十世纪末,当时各种实验小说已经渐渐淡出文学圈,各种文艺理论也自我消解,一些作家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也对现代主义进行借鉴和消化。《美国牧歌》就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鲜明特色。小说中使用了自我分身的叙述视角,使得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视角被打破,作者能够在主观和客观之间进行有效的移动,与此同时也能使作品保持一种弹性。
(三)语言特色赏析
语言特色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维以及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作者的语言风格轮廓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罗斯是语言大师,尤其善于使用反讽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披露。虽然没有早期作品中的荒诞,但是《美国牧歌》中依旧有讽刺的成分,就题目而言,“牧歌”让人联想起和谐美好、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但是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主人公的生活并不美好,也不田园,相反,他的一生都充满坎坷波折和悲剧,与题目中的“牧歌式”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种讽刺的语境。小说通过罗斯不同人物的人生转变,体现了一种黑色幽默的语言艺术。
结语
《美国牧歌》出自菲利普·罗斯之手,他是一位至今还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重要作家,在美国的犹太文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可知,美国梦破灭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这些因素为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遗留了更大的问题。作者独特的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将主题刻画得十分深刻,加上作者使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法,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反面乌托邦的景象。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国英美文学教学中是重要的教育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以及对美国社会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杨金才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扬.“美国梦”中的迷失者——《美国牧歌》主人公瑞典佬的悲剧评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3]刘颖.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戏仿美国梦的《美国牧歌》[J].保定学院学报,2009(06).
[4]何云英.在追寻中沉沦——从身份认同角度解读《美国牧歌》[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5]敬南菲.从《应许之地》《店员》和《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