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政府修缮南京城门
2015-06-10曹晋贤
曹晋贤
(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02)
南京明城墙历来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值得骄傲的建筑,体现着古人的建造智慧,蕴含了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它饱经战火、历经风雨,亲历朝代的更迭,目睹了城市变迁和发展历程。南京明城墙自明朝1366年开始建造,1386年建成,历时21年,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城墙高14~21米,宽7~14米,长度35.267千米。当时建有13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朝增开的城门是:草场门、丰润门(今玄武门)、小北门。到了民国时期又开辟了海陵门(今挹江门)、新民门、中央门、汉中门、武定门、雨花门。建国后新辟了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划定城外郭以内地域为南京市行政区域。国民政府于1928年7月下令将七处城门更名,朝阳门为中山门,海陵门为挹江门,仪凤门为兴中门,神策门为和平门,丰润门为玄武门,聚宝门为中华门,洪武门为光华门。1929年4月,经南京市长刘纪文函请,国民政府要人书写了城门匾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书写了中华门,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书写了中山门、兴中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书写了玄武门,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书写了和平门,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书写了光华门,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书写了挹江门。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外患加剧。1934年9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签发“战字第3750号密令”,令南京市市长石瑛:“南京市为中央政府所在,防卫亟应严密:惟防卫力之强弱,关于城垣者至大。兹查该府新修各城门,为挹江、汉中、武定等,或未装门扇,或改用截断式,及填塞兴中门外护城河等,均属有碍防务。对于未装门扇各城门,着由该府补装坚固门扇,限本月二十日以前完成,其它各项,并应迅即补救,除饬知警备司令部迳与该府洽商妥办外,仰即遵照办理,并将经办情形报核为要。此令。”
根据蒋介石的密令,南京市工务局代局长严宏溎于当年9月19日向市长石瑛递送了呈文,呈文中称:接南京市政府交下的军事委员会密令后,工务局即派员与警备司令部接洽,据警备司令部参谋张禹说,原密令中所指未装门扇的挹江门、汉中门、武定门是在警备司令部向军事委员会请建城门的电话报告中有误,经再次电询军事委员会处长刘光后,应确认为挹江门、中山门和玄武门三城门。据此,工务局派技师周国璠会同警备司令部的参谋张禹前往军事委员会刘处长处当面接洽,商谈的结果是:除兴中门挑竣护城河须从长计议,截断式城门的城磴(登上城墙的台阶)即须改善外,其他各城门需添建、修理的,必须迅速动工,最迟不得超过10月10日。对工务局设计的玄武门、中山门、挹江门三城门的设计图样,经参谋部核阅后没有异议,同意照此施工建造。
呈文中还报告道:因该项工程事关城防、期限迫促,为迅速动工以免延误,已将三城门门扇的建造图纸、建造标单发到市内各厂招标报价,现已有永兴机器厂、和平铁厂、甡泰铁工厂前来报价。呈文请求对城门建造工程的造价、期限、工款经费的来源等迅速给予指示,并付上了设计图样、预算表。呈文中还对修缮太平、和平、中央等九城门的价格、工期一并做了报告。
后来,永兴机器厂中标。三座城门门扇的设计都比较相似。门的上部都是采取拱形钢板全封闭方式,和两扇门结合在一起既封闭了整个城门洞又突显门的高大。挹江门和中山门门扇可能是出于城防的需要,用钢材制作框架,钢板覆盖,米字形钢条加固,为钢质。
玄武门于1934年9月24日开工,10月18日竣工,共25天,其中有5 天因雨停工,实际建造时间为20天。
中山门、挹江门于11月9日竣工,共51 天,其中有7 天因雨停工,实际建造时间为44天。
以1930年代的设备状况、技术要求、运输条件而言,要在这短短的44个工作日里建造完成三座城门门扇绝非易事。材料需要采购,人工需要调度安排,门枢、底座等需要制作模具再进行铸造,导轨、滚轮、门轴等需要车削加工,钢门需要切割焊接,构件需要从下关厂区穿城而过运输到各城门。在缺少机械设备的三十年代,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去操作完成。最困难的是9个门槛底座的铸造,长约50 公分、宽约17公分、高约23公分,每个重约100斤,上有两个活门,活门上还铸有工务局、厂名、年份等字样。18 个铁轮、18 个门枢、18 个门下铁座和36个门轴的加工难度最高,翻砂出来的铸件需要再经车床切削,加工这么大的工件对当时的机床设备来讲是有很大难度的。
城门工地上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气氛,城门的安装需要开凿城墙、开挖地面、浇筑混凝土,城门口竖起了高高的脚手架,拉起了围挡,还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挂上“还我河山”“守土有责”等标语横幅。
三座城门门枢共18个,其中12个门枢至今仍深嵌在中山门、挹江门的城砖里,成为这两座城门的唯一记忆。而玄武门上的6个门枢仍和铁轮、轮轨一起支撑着大门,晨开暮闭。
根据完工后永兴机器厂与工务局的工程决算书,三座城门门扇的总造价为21887.65元,分别是:挹江门造价10964.24 元,整座城门共用钢材34150 公斤,其中中门用钢材12840 公斤,边门两座每座用钢材10655 公斤,还动用了混凝土7.5 立方,土方500立方。
中山门的造价是8374.19元,共用钢材26082公斤,其中中门用钢材9982 公斤,边门两座每座用钢材8050公斤,动用混凝土5立方。
今天三座城门中门扇唯一保留下来的是玄武门,门扇为木质,虽没有挹江门、中山门的钢质坚固,但也厚重结实,作为玄武湖公园大门基本保存完好。城砖表面虽有脱落,但门枢仍牢牢地深嵌在城砖里,导轨、铁轮仍支撑着厚重的大门,门关上后地下有铸铁的门槛底座,插销直接插入。和原图纸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用于加固门的外部铁件没有了,每扇门上增加了49 个门钉。城门上部封闭式的拱形已不是当年的铁质,而改为木质、不封闭了。设计图中每个拱形有七根斜撑嵌在城砖里,现在是五根,细看城砖上仍留存有两个孔洞。玄武门造价为2549.22 元,使用钢材6492 公斤、混凝土4.67立方。
当年三个城门下的九个门槛底座现仅存玄武门下的两个,经70多年车来人往的磨损,上面的铸字已模糊不清,仔细辨认是“南京下關永興機器廠承造 京市工務局監制民國二十三年”。2010年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得知三城门的修缮信息后,立即将门槛底座从玄武门下抢救性地掘出并予以保护,现展览在玄武湖梁州盆景园,为南京城墙的历史延续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修缮三城门用款21887.65 元,修缮其它城门1500 元,总计23387.65 元。军政部补贴7812.08元,余下的15575.57 元由南京市政府承担。
南京沦陷后的中山门
在修缮挹江门等三城门的同时,工务局以1500元的预算招标修缮太平、汉中、和平、兴中、通济、中华、光华、金川等8城门,后添加中央门,由首都警察厅函请,并案办理,增修武定、中华、汉中、新民等4 城门,共11个城门。经工务局与南京甡泰铜铁厂对价格进行商讨后,以1470元的价格签订了修理合同。
各城门修理的主要内容是:
太平门100元,门上加钉帽钉,顶上门枢涂黑柏油两度。
和平门120元,门上修理铁片,添换门杠加帽钉,涂柏油两度。
光华门60元,改换右边门横档,修理门枢等,涂柏油两度。
通济门90元,改换门枢两个,涂柏油两度。
金川门90元,修理铁销、横档,改换上下门枢,涂柏油两度。
兴中门170元,上加铁板约120方尺,修理木杠,改装门枢,涂柏油两度。
中央门530元,按图纸施工,另加撑头两根、铁闩两个。
汉中门100元,改做铁闩,门修平。上下做水泥,加铁钩铁链,涂柏油两度。
中华门180 元,下部装铁板约120方尺,加钉帽,改做上下门枢,加铁钩铁链,涂柏油两度。
新民门20元,加铁钩铁链。
武定门40元,加铁钩铁链。
总计1500元。
1935年1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一字第4695号”指令南京市长石瑛,“定于本月29日上午九时会验,除分令军政部谷司令并工料审核委员会派员届时前往会验外,仍由该市府迳知约同前往。”工程验收人员的组成是:南京市政府参事室科员赵端、警卫材料审核委员会代表王旭荣、军政部代表傅方衡、宪兵司令部代表张羽、工务局技士周国璠、陈鸿鼎等6人。
关于验收结果,南京市政府参事室技术专员张剑鸣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30日向市长呈文:“据查修建挹江等三城门工程,大致尚合,惟挹江门钢门上面漏做铆钉数处,应由工务局督促原包工补齐外,其余材料做法,因事实需要,虽照原拟略有增改之处,亦尚合用。查核决算书所列总数并未超出原来预算。又修理太平门等十一城门工程,经会同勘验,均认尚无不合,似可予以验收”。
军政部也于同年2月12日致函南京市政府,“查太平门、和平门、光华门、通济门、金川门、兴中门、汉中门、旧中华门、新民门、武定门等各城门装修工程照市府原拟计划尚属相符。挹江、中山、玄武、中央等门增减工程,按照实际需要情形亦无不合,价格比包商原价可减去四十八元八角(48.8元)。惟挹江门中门上部工程斜撑蹊跷不平,螺丝及撬钉数量不足,铁板离缝亦大,应由市府饬商修整,经会商,姑准验收。但在挹江门工程未经市府证明修整以前,所有工款尾数暂缓发给”。
至此,由永兴机器厂建造的挹江门、中山门、玄武门3城门工程,甡泰铜铁翻砂厂修理太平门等11城门的工程,全部按期完工,予以验收。近代以来南京城门最全面、也是最后一次维修工程按计划、要求全面结束。
南京市政府在完成了挹江等3城门的建造和太平等11城门的修理工作后,于同年11月28日,再次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字第4356 号”密令,令南京市长石瑛“……又兴中门外护城河迄今亦未见设法补救,应请催令从速办理……”
根据4356号密令的要求,南京市工务局原计划是开挖疏通护城河、在兴中门河上建桥。对此计划,南京市政府参事室技术专员张剑鸣于1934年12月19日在呈文报告中对工务局的计划、概算表示了认可。“遵查所拟修改城门、开浚护城河,以及建筑铁桥等概算,大致当无不合,似可转呈军委会核办。”但他接着又补充道:“如签呈军委会,但需款40余万,如不认为军事上有绝对需要,似可缓办。市府绝对无此财力,一并声明。”
财务上的拮据,使当时的南京市政府根本无力实现疏浚兴中门外护城河及在河上修建铁桥的计划。没有财力上的支持,第4356号密令的要求也就此搁浅了。
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城墙的保护还是很重视的,对当时南京城的14个城门都进行了维护,对损坏的城墙进行了修复,并将其作为南京城的屏障纳入城市的安全防卫保障体系当中,其他一些项目只是鉴于当时的财力没有完全实施。
目前城门有门扇的仅为玄武门、中华门和神策门三处。中华门有南北两扇,作为公园大门保存完好。南门较北门高大,单扇门高约4.5米、宽3.03米,北门单扇高约4.34米、宽2.61 米,每扇门各有门钉81个。神策门城堡在日本侵华时期作为军用油库,解放后也被作为军用,保存得较为完好。单扇门高约4.8米,宽约1.96 米,为灰色木质,对开两扇。门额是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手书“和平门”。根据城门的现状看,神策门门扇应该是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原物,也符合当年“门上修理铁片,添换门杠钉,涂柏油两度”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