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认识的雷锋

2015-06-10孔繁顺口述戴成立整理

档案与建设 2015年7期
关键词:战友雷锋

孔繁顺 口述 戴成立 整理

(扬中市档案局,江苏扬中,212200)

早听说扬中有两位雷锋战友,多年来在每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义务宣讲雷锋先进事迹。今年2月10日至13日,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2周年前夕,笔者有幸约请扬中目前唯一健在的雷锋战友——原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副主任孔繁顺进行了两次访谈。另一位战友,曾任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干事的金国宝已于4年前去世。提起雷锋,孔繁顺老人一脸兴奋,侃侃而谈。在访谈过程中,他向笔者展示了珍藏的一件宝贝——1 张4 吋雷锋穿一身军装手持冲锋枪的正面黑白照片,该照片是1961年雷锋在牺牲前一年赠送给他的。孔繁顺当时在部队是怎样认识雷锋的?与雷锋有哪些交往?雷锋又怎么会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他的呢?面对疑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

我是1955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十团司令部保密员。雷锋1960年初入伍,来到部队运输连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后担任该连二排四班班长。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前,我在部队担任排级干部,后任连副指导员、指导员、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长,1969年底担任团政治处副主任。1984年初转业到扬中工作。

我第一次见到雷锋,是在辽宁营口市火车站新战士入伍欢迎仪式上。当时,雷锋代表新战士讲话。他拿出讲稿刚要准备发言,一件囧事意外地发生了,火车站因为靠海边,风大,讲稿被刮跑了。台上的雷锋并没有因此而慌张,他面对官兵毫无惧色滔滔不绝地把话顺利讲了下去。他这种冷静沉着、临危不乱的作风,赢得大家的掌声。初次亮相,雷锋即给官兵留下了机智灵活、善于应变的良好印象。

雷锋的优良品德,表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雷锋文化水平不高,只有高小毕业,但是他热爱读书,酷爱学习。他曾经说过:“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随身带的挎包里总是装着书,白天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他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晚上他怕影响战友休息,就在床上被窝里打着电筒看书或者到连队俱乐部图书室里学习;部队官兵看电影,等待着电影的开场,别人坐在座位上与邻座闲聊,可是雷锋却在聚精会神地安静看书。雷锋注重政治学习,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就好比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汽车没有方向盘不行”,他把毛主席著作比成粮食、武器、方向盘。除了政治学习外,他还积极钻研驾驶技术。部队缺少教练车,他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汽车驾驶台,并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技术学习小组长。他在学习上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带着问题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成果,体现在他的日记里。《雷锋日记》当年曾印刷过数千万本,里面的许多经过认真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警句教育了全国一代又一代人,毛主席看过也称赞:“此人懂些哲学”。比如,他结合自己的驾驶实际,说出“十快九出事”、“宁停三分,不赶一秒”等这样的话,如今家喻户晓的交通警示语“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就是根据雷锋日记改编而来。再比如,他的那句经典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有限”与“无限”富有辩证法的哲理。

其次是阶级立场憎爱分明。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充分表达了他鲜明的阶级观。部队开展“两忆三查”阶级教育,雷锋在全团军人大会上作忆苦思甜报告,控诉了解放前短短4年多时间里,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弟弟5 位亲人被地主恶霸迫害致死,旧社会弄得他家破人亡,自己不满7岁就成为孤儿的血泪史。解放后是共产党、毛主席给了他幸福的生活,送他上学,培养他成长,他对党、对毛主席怀有无限深情。他把不忘本融入自己的血液里,一生始终不忘党的恩情,其日记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三热爱”(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三恩”(即知恩、感恩、报恩),直接写明“三热爱”的句子就达100多处。他说过:“糖甜不如蜜,棉暖不如皮,爹娘恩情重比不上毛主席”。他最爱唱的歌,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只要发现党和祖国有需要的事,看到群众有困难的事,他都会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小车,加入到运砖行列,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有一次,望花区召开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下的200元钱(存折上共203 元。雷锋在部队的津贴每月仅有6 元,除去生活必需开销,能节省下来的寥寥无几)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捐款,要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盛情,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雷锋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时,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差不多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一次雷锋因公出差去安东,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大嫂急得满头是汗地解释道:“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去吉林的火车票并把她送上车。大嫂眼含热泪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诸如此类,雷锋乐于助人不留名,甘当人民勤务员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是奉献岗位,善待战友。雷锋常说:“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他干一行、爱一行,像“螺丝钉”一样,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他一生中,先后在乡政府做过通信员,在县委当过公务员,在团山湖农场开过拖拉机,1957年参加根治沩水河工程中被评为工地模范,1958年参加鞍钢工业建设,当一名推土机手,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和标兵。参军后荣立二等功1 次、三等功2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沈阳军区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0年11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1年6月,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为“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雷锋平时在部队,认真开好自己的车,将车辆视作自己的生命加以爱护,清洁车辆,安全至上,努力增产节约多出车。就连雷锋最后牺牲,也与他爱护车辆忠于职守有关: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许,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将车发动开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狭窄过道时,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指挥倒车转弯,汽车左后轮突然滑进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到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杆子砸中右太阳穴,当场昏倒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雷锋在花样年华与我们永别了。

雷锋视战友为亲人,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关爱有加,努力帮助解决问题。刚入伍时,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帮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并寄去10元钱;雷锋经常替战友洗被子、补衣服,有次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为了战友不受寒,找不到棉布料,就把自己的棉帽里子拆下来,一针一线地为小韩补上裤洞,轻轻地盖在他身上。早晨醒来,乔安山对不明就里的小韩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雷锋关心战友,还有一则“一盒饭”的故事:那是1960年的一个星期天,部队组织战士上山打猪草,自备一盒3 两高粱米的饭,中午不回来吃饭。临近中午,大伙都还在干得热火朝天时,猛抬头,看到一位战友靠在树旁休息,雷锋就问咋回事。原来,这位战友已早早地把自己的饭吃光了,这回又干饿了,打不起精神。雷锋忙把自己的饭递过去,谎说:“今天,我胃不好,你就帮我把这饭吃了吧!”大家知道雷锋一直胃上有毛病,也就没在意,那位战友三下两下把饭吃了,哪知道今天雷锋为了战友说了一生中唯一一次谎,他自己干活却饿了一整天呢。雷锋关爱战友,情真意切。

四是勤俭节约,谦虚谨慎。雷锋出生在旧社会的贫苦家庭,自小就养成了艰苦节俭的良好习惯。部队派发军衣时,别人领2套,他只要1 套,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补,旧了还舍不得扔掉。生活中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他在连队用废旧子弹箱做了一个节约箱,把自己和连队战友们用剩下来的牙膏皮等废旧物品收集了投放进去,攒起来卖,零钱归整,给连队买图书,让战士们阅览。他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两个“看齐”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雷锋之所以受人敬仰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生活观。

雷锋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的宣传,广为人知,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成为了名人。有人对雷锋不服气,有次卸车时,指着装满200 斤高粱米的麻袋让他扛。雷锋心里很不好受,事后却心平气和地说:“我虽然扛不动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干好能干的工作,并且比别人干得更出色。”雷锋为人就是这样谦卑,保持低调,从不与别人在非原则问题上发生争执。他不因自己成了名人而骄狂,“耍大牌”。我知道有一次,雷锋开着他的解放牌卡车,出公差给机关食堂拉煤,行驶到抚顺大桥,因雷锋个头小,开着高高的大卡车,地面上的交警看上去还以为这位驾驶员不足年龄就开车,遂拦下。雷锋二话不说,未与交警争辩,掏出驾驶证,自觉接受检查,表现了自己的气度。交警一看是雷锋,啪地立正,来个敬礼。后来,雷锋在日记中谦虚地写上这样一段表达他对待荣誉观的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孔繁顺对孩子讲雷锋故事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化身,我们为他的逝去而难过。他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出壮美的人生篇章,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哺育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进步。雷锋精神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牺牲后,我当时因为是团部保密员的缘故,得以负责保管雷锋同志遗物。遗物包括:皮箱1只,内装日记、雷锋牺牲时的衣服,后来这些转交军事博物馆收藏;皮夹克1 件;料子裤子1 条;瑞士手表1 块;雷锋自己珍藏的由沈阳军区副政委杜平题字“苦孩子雷锋”的连环画1张;最后,还有他装钱的信封1 个,内装多少钱款不详。除交军事博物馆收藏的物品外,其余雷锋的遗物1975年被他家乡的亲戚领回。

雷锋那张照片,是1961年10月偶然一个机会由雷锋亲手赠送给我的。记得当时,雷锋在沈阳军区做完报告回来,带了一卷连环画,分发到每个连队。刚巧,我在望花区钢厂招待所收发室遇到了雷锋,一番交谈,他将他随身携带的一张照片送给了我。这张照片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成为我学习对照、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一面镜子。我在部队期间,曾经带领“雷锋事迹报告团”巡回作报告。1973年初,我回扬中休假时,正赶上县里“向雷锋同志学习”10周年活动,作过多场报告。自1984年初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每年3月5日前后我(以及现已去世的我的战友金国宝同志)都要讲多场雷锋事迹报告,听众从部队到机关,从学校到农村,从工厂到服务行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我把学习、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几十年来,我牢记雷锋名言,以雷锋为榜样,一生中做到“四实”:做人要老实,待人要诚实,作风要扎实,生活要朴实。无论从战士到政委,从纪委副书记到劳动人事局长,从公务员到普通居民,工作岗位变了,服务对象变了,职务职责变了,但千变万变,为实践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国梦的理念和决心没有变。

深入开展学雷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党的号召、人民的期盼,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愿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猜你喜欢

战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雷锋章在3月闪耀
战友是什么
请叫我雷锋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好战友,亲兄弟
无言的战友
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