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绮吴绫最擅场,年年估船走重洋”——吴江绫丝的历史考察
2015-06-10王来刚
王来刚
(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江苏苏州,215200)
白厂丝
绫原为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做底的花素织物,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其特征是织物表面具有斜线纹路,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绫类织物作为吴江地区最早有记载的丝绸产品,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
一、吴绫的文化记录
绫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是白居易的《卖炭翁》。其中的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在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对宫市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自唐以后,历代关于丝绸的记载较多,其中关于绫的诗句也可以举出很多。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明代柳如是《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筭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清道光年间诗人史在柱《黄溪竹枝词》:“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漫揭轻裙上楼去,试看侬撷好花枝。郎起金梭妾起花,丝丝朵朵著人夸。无端北客嫌轻去,贱煞吴绫等苎麻。”清人唐佩金《新杭里》:“剩有新杭市,吴绫满夕阳。青红几儿女,消得好时光。”清人宋景和《新杭市》:“锦绫织就费千丝,花样新鲜是折枝。估客不辞千里远,新杭桥外卸帆迟。”清人沈云《盛湖竹枝词》两首:“吴绫自古夙称良,荡北浜南最擅场。云锦翻新名目夥,梯航运输达遐方。”“舶来纱品赛罗绫,男妇风行价日增。争似阿侬机织好,香云衫子宝光腾。”近代文学家范烟桥《盛湖竹枝词》:“越绮吴绫最擅场,年年估船走重洋。香山卷倘鸡林购,纸贵何曾限洛阳。”
这些诗句所描述的情景都与吴江有关,可见当时,绫作为丝绸的代称,已经渗入吴江百姓的家居生活。
二、吴绫的发展历程
吴江有绫织物的记载,最早始于唐代。唐代,我国绫织物进入全盛时期,唐代的官员们都用绫作官服,因此绫成为地方进献朝廷的贡品。据明正德《姑苏志》卷十五“贡役”记载:“绫,诸县皆有之,而吴江为盛,唐时充贡,谓之吴绫。《旧唐书》载天宝中吴郡贡方纹绫,大历六年禁织龙凤、麒麟、天马、辟邪等纹。其薄而鸾鹊纹者,充装饰书画之用。”而乾隆《震泽县志》卷四“物产”也有“吴绫见称往昔,在唐充贡。邑为郡属,故至有之,其名品不一,往往以其所产地为称”的记载。
宋代,吴江的绫丝织作继续在全国领先。特别是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后,北方丝绸生产区域遭到严重破坏,全国丝绸中心移到江南。此时,吴江成为南宋帝都的后花园,绫丝作为贡品供皇室和达官贵人使用。元代时,吴江丝绸继续作为贡品,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五“物产”载:“丝在元初充贡。”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曾经过吴江,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吴江出产大量蚕丝,并称这里生产的绸缎质量最好,并记述了将绸缎运至省中出卖的情况。
汪永亨绸庄仿单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盛泽及附近地区农村家庭织绸手工业形成,至嘉靖年间,盛泽丝绸集散中心初步形成。据乾隆《震泽县志》卷二十五“生业”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注:苏州城区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故儿女自十岁以外,皆蚤暮拮据以糊其口。而丝之丰欠,绫绸价之低昂,即小民有岁无岁之分也。”清代乾隆年间,丝织作业“今邑中盛有之。土人用以织绫绸,俗称绸丝,又有同宫丝及二蚕丝,皆可为绫绸纬。”在当时,丝织更成为吴江的专属,在苏州境内只有吴江独擅胜场。这在乾隆《盛湖志》卷三“物产”中也所记载:“吴绫,见称往昔,在唐充贡。今郡属惟吴江有之,邑西南境多业此。”
清末民初,绫成为盛泽地区手工织造业的大宗品种。 民国二年(1913),在盛泽南郊重建的登云桥的桥联上曾刻有“遥听两岸绫梭弥思物力”之句。民国初,据《江苏省实业视察报告》记载,盛泽地区“以丝织为业者,殆不下万户,男女工作人数,殆在五万以上,所织之绸,如绫、罗、绉、纱、纺等类岁可出数十万匹”。
在1940年代以后,由于用途的限制和需求的减少,绫类产量已趋缩减。苏花绫在1963年以后停产,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报道的苏花绫应该是吴江最后一个提花绫类品种,用20/22 及30/35 厂丝电机织成,幅宽72 厘米,用于裱画。报道称它“具有软、薄、平整、光滑的特点”。1963年以后仅产素绫织物——真丝斜纹绸及真丝绫,1960年代成为桑蚕丝产品中的大类。1988年吴江盛泽丝绸炼染厂的水榭牌15685炼白真丝绫被评为苏州市优质产品。1990年,吴江新联丝织厂、吴江丝绸印花厂生产的剑杆真丝绫获得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吴江新联丝织厂、吴江丝绸印花厂的水榭牌115/113.5炼白真丝绫被评为纺织工业部优质奖。这是笔者能够查到的最后的获奖记载。
三、吴绫的品种
绸原为平纹或平纹作地组织提花织成。清以来,绸与绫已混为一谈。如道光《黄溪志》卷一“土产”称:“绫绸所织不一种,或花或素,或长或短,或重或轻,各有定式而价之低昂随之。其擅名如西机、真西、徐绫、惠绫、四串之类,经纬必皆精选,故厚而且重。若南浜、荡北、长绢、秋罗、脚踏小花等稍轻。”光绪《盛湖志》卷三“物产”亦称:“绸,即绫也。花之重者,曰庄院、线绫,次曰西机、脚踏,素之重者曰串绸、惠绫,次曰荡北、扁织,今则花纹叠翻新样。”
关于织绫的原料丝,在乾隆《震泽县志》卷四“物产”中有记载:“丝,邑中盛有,西南境所缫丝光白而细,可为纱缎。经俗名经丝,其东境所缫丝稍粗,多以织绫细,俗称细丝。又有同宫丝、二蚕丝,皆可为细绫纬。”道光《震泽镇志》卷二“物产”也有所记载:“丝,有头蚕、二蚕,较他处色更光白。其细者,多为缎经,经以二丝纺为一,谓之经丝。粗者,曰肥丝,织绸绫用之。”
表1 民国七年盛泽绸类简明表
表2 民国十三年盛泽绸绫品种表
表3 1936年《曾经盛行之盛绸一览表》
关于绫的品种,各地也有不同。在乾隆《震泽县志》卷四“物产”载:“品名不一,往往以其所产地为称。如溪绫、荡北之类。其纹之擅名于古,而至今相沿者,方纹、龙凤纹,至所称天马辟邪之纹,今未之见。”据道光《震泽镇志》卷二“物产”:“西绫。出黄庄者,名黄绫,质厚而文。后,有庄绫、徐绫,并以姓著。”清同治年间盛泽产杏黄板绫等素织物5 种,元色牡丹线绫等花样织物2 种,民国年间又新增市绫、会绫、屏绫及一中素绫等素织物,庄绫、线绫、云绫、兴绫等花型织物。
民国七年盛泽绸类简明表据《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7页。资料来源:沈云《盛湖杂录》,第23 页,民国七年。原表共收录55种,其中绫类6种。
民国十三年盛泽绸绫品种表据《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0页。资料来源:李静纯《盛泽绸绫产销及名目一览》,《新盛泽周年纪念册》,1924年。原表共收录绫、濮、罗、元、界、纱、纺、布等8类58个品种。
1936年《曾经盛行之盛绸一览表》据吴江区档案馆档案,案卷号8.1.1668。原表共有绫、纱、纺、罗、绢、濮、界、院等大类,绫类产品主要有3种。
关于绫类织物的用途,因为绫须经踹轴始可上市,多用于寿衣、刺绣面料及裱制书画帐本。同治《苏州府志》对吴江所产之绫有如下描述:“脂发光润,故俗称油缎子,吴绫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
在民国前期,盛泽绫类织物还曾经获得奖项。在历届国内外博览会或展览会上,得奖项目多是盛泽纺类的。民国十八年(1929)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博览会上,盛泽勤丰送展的市绫获得特等奖,盛泽成泰源送展的素市绫获优等奖。
四、吴绫的价格和外销
盛泽丝绸外销的记载最早见于顺治《盛湖志》卷下“风俗”:“绫罗纱绢,不一其名,京省外国,悉来市易。”近年来,在盛泽老庄面所在的旧宅基内出土日本、朝鲜、安南(越南)等国的钱币。据考其铸造年代相当于我国明中期至清初,可与《盛湖志》印证。清中叶,黄溪产绸以流向北方为主。道光《黄溪志》云:“花样轻重必合北客意,否则上庄辄退。”《黄溪竹枝词》中也有“无端北客嫌轻去,贱煞吴绫等苎麻”之句可作为印证。从顺治年间开始,金陵(今南京)、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山西、安徽徽州宁国、山东济南府等地商人在盛泽从事贸易,将绫绸销往北方。他们还在盛泽建立了会馆。
关于绫的价格,随着历代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也时有起落。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生业”引述《黄溪志》:“明嘉靖中,绫绸价每两银八九分,丝每两二分。康熙中,绫绸价每两一钱,丝价尚止三四分。”至乾隆年间,“今绸价视康熙间增三分之一,而丝价乃倍之。”据道光《黄溪志》“风俗”卷记载,道光年间“绸绫价,每两值银八九分,丝每两值银二三分。”从中可以看出,以每两绫绸计,嘉靖中为八九分,康熙中为一钱,乾隆中增加1/3达到一钱三、四分,道光年间又降为八九分,这当然与当时社会财力和民众的消费水平有关。
清末民国时期的绫类织物的品种和价格在档案中也可以看到相关记载。
清光绪六年盛泽地区产品一览表参见《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4 页。资料来源:周德华译《19 世纪80年代江南丝绸品种》,《丝绸史研究》1990年第2期。海关两为晚清时期海关用于计价、征税及统计之专用币值单位,相当于常规银两之1.114倍。
表4 清光绪六年盛泽地区产品一览表
表5 1935年6月《近年来盛行之盛绸一览表》
1935年6月《近年来盛行之盛绸一览表》据吴江区档案馆档案,案卷号5,《吴江县政》第三卷第三期。原共收录47 种,其中绫5 种。
五、绫绸专业市镇的兴起
明清时期,绫绸织作的兴起和绸市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市镇的崛起,绫绸文化也深入社会各阶层。
黄溪市,自唐至宋称合路村,明以前都以村名,居民仅数百家。自明中期发展,至清康熙中已达2000 余家,货物贸易颇盛,遂称为市,民国以后改为乡。道光《黄溪志》“凡例”中记载有黄溪市人以织绫绸丝线为生的资料,“绫绸丝线,邑中所产亦不少,而黄溪人家务此者什有八九,志之以重生业。”
明成化年间,盛泽“居民附集,商贾渐通”。至嘉靖时,“居民百家,以锦绫为市”(嘉靖《吴江县志》卷一“疆域”)。明末诗人周灿形容其时的盛泽是“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描绘天启年间的盛泽为:“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千百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焉,遂成巨镇”(同治《盛湖志》)。至乾隆年间,“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乾隆《吴江县志》)。其时,“区区之一镇,入市交易,日逾万金”(乾隆《盛湖志》仲周霈序)。“凡邑中所产者,皆聚于盛泽镇,天下衣被多赖之。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来买者,摩肩连袂,如一都会焉。”(乾隆《盛湖志》卷三“物产”)
特别是清朝嘉庆道光后,浙江濮院“绸市渐移于盛泽,而濮市乃稍稍衰息”(光绪《桐乡县志》)。濮绸经盛泽转销各处,已见于乾隆十八年(1753)褚凤翔所作的《禾事杂吟》:“濮绸新样似西绫,染作宫衫见未曾。一夜北镳来盛泽,机中富贵价频增。”咸丰年间,因受战争影响,王江泾、湖州、双林、嘉兴等地绸商迁至盛泽者为数甚众,使苏浙商贾云集于盛泽。其时,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呤唎途经盛泽,在其所撰的《太平天国亲历记》中说道:“盛泽是一个巨大的商务中心……居房达五千户以上,商店鳞次栉比。”《盛川稗乘》记载太平军在盛泽设局抽厘,两年零一月获银数十万,足见当时绸市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