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
2015-06-10廖爱芳
廖爱芳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因素的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数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学科,有着一定的逻辑性,此外,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一个非封闭的、往复递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把当前的教学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要实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在学生“已知”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寻找知识的增长点,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知识。
2.课堂提问的频率。课堂提问的频率是影响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提问的频率如果把握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就教师提问的频率而言,一节课控制在5~8次是最佳的。
3.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为了节约教学的时间,教师在提问之后,都不会给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得到的最终答案就会差强人意,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合理的提问,确保问题难度的适中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必须要适中,不可以太难,也不可以太简单。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解答不出来,就不能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此外,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提问完全偏离了提问的初衷;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通过任何的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也无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以及发展。为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必须要掌握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具体的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逐步提升,也有利于学生通过正确的回答感受成功的喜悦,最终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真正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就要就这一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以及表扬,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教师就要给予指正,帮助学生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学生能够对现有知识认知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一言以蔽之,对于学生取得的任何成就,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及鼓励,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充足的学习信心,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学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从学习过程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重点关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积极地去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主自觉的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不仅可以充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比如教师在讲授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图形的制作中去,针对图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就已经学过的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不断地去思考并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融合。
4.课堂提问应以一当十
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启发式教学等,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就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就出发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材中涉及的重点以及难点;其次,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提问时,教师不能偏离教学目的,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这样会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同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突然的冒出一些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就课堂上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不然这些学生就会无休止的打乱教师和谐的教学节奏,最终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宾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