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认识论终极解密
2015-06-09李满
李 满
(南昌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2)
禅宗认识论终极解密
李 满
(南昌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2)
禅宗认识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禅宗认识论是用来认识终极真理的。禅宗认识论秉持特殊的认知信念,有特殊的认知路径、认识方式和方法。
禅宗; 认识论; 终极解密
一、禅宗认识论的目标指向:终极真理
遍阅禅海典籍也不能发现禅宗关于终极真理的阐述。然而,关于禅者大悟的记载却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所谓大悟,即指修行者彻悟大道。此所谓大道,当然就是终极真理。因此,我们可以由禅者大悟的记载来探知何为禅宗的终极真理。
禅宗实质上的创立者,学界公认为惠能。因此,我们从惠能悟道说起。
禅籍记载:
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1](P71)
这里所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是禅宗的最高真理。
“自性”即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 “一切万法”即一切现象,包括一般所谓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意思就是:一切现象皆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所现之象。
此处“自身”,既指宇宙万物自身,亦指人自身。人属宇宙万物之列,所以说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佛性,即已包括人本来具足佛性。此佛性为宇宙万物与人共有,宇宙万物之佛性与人之佛性是同一个佛性。宇宙万物作为现象,是其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所现之象;人作为现象,无论肉体现象和精神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皆是其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所现之象。
惠能关于禅宗真理的认识不仅包括“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还包括: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说,他认识到:佛性自身本来清净无染,真空至寂,了无挂碍;佛性本身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佛性本身就完备无缺,极致圆满;佛性自身绝对存在,不受任何力量的影响支配和羁役主宰;佛性自身无限能动,一切现象由佛性生成。
从惠能的话语中我们能归纳出:佛性绝对存在而无限变化,绝对独立而自由自在;佛性真空至寂而无限能动,永恒存在而变化不息;佛性无生而无所不生,无灭而无所不灭;佛性自身圆满无缺而圆融无碍。
佛性到底是什么?可参阅拙文《禅宗佛性论终极解密》。[2](P8)所谓佛性,即宇宙万物之共性或根本性质:从一方面说,佛性是一种普遍存在,即自然万
物的本质性态、自然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自然万物变化的根本法则,此三者可合称自然性。因此,佛性即自然性,即宇宙之自然性、世界万物之自然性。从另一方面说,佛性即自然天道之运转中枢、自然万物运动变化之动态平衡中心、一切事物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之轴心。这里所说的中枢、中心、轴心,也都是自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性亦可谓自然性。佛性,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性态也可称之为: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无限变化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生生不息而灭灭不已性。
认识到这些道理,就是认知了禅宗的终极真理。
二、禅宗认识论独特的方式方法:“三无”法门
禅宗认识论目的在于认识终极真理,即认识佛性。人如何才能认识禅宗的终极真理,认识佛性呢?惠能提出了他的“三无”法门,即“无相、无念、无住”法门。
如前所述,宇宙万物本来具足佛性,人自身亦本来具足佛性。佛性是禅学的绝对实体,佛性必然是一。所以,认识宇宙万物的佛性等于认识人自身的佛性,认识人自身的佛性等于认识宇宙万物的佛性。故惠能认为“自识本心,自见本性”[1](P111)就是悟道,认识了人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同时就认识了宇宙万物本来具足的佛性。
《六祖坛经》载:
师示众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1](P111)
“无住者,人之本性”意思是说:人本来具足的佛性是流转不居而运动不息的,是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的,是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的,是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的。此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就是人本来具足的佛性,就是“人之本性”。
作为绝对实体的真空至寂,是无限能动和无穷变化的中枢轴心。因此,其必然无穷生衍而无限生成,否则它就不成其为绝对实体了。正如惠能所言:“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1](P111)“真如”即佛性本体。也就是说,真如本体是衍生意念这种心理现象的始源,意念是人之佛性本体无限能动而具体作用的产物。
惠能所谓“无念”,不是让人一念不生,而是教人“于念而无念”[1](P111),即任由意念自然生灭却一无所执。恰如其偈语所言:“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1](P163)其甚深道理在于:人应该任由活的思想意念不断从心泉中自然涌出,却不固执于某一思想意念而使心泉堵塞壅滞。譬如,关于名利权欲等等意念,由心中滋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痴迷和执著。痴迷和执著会使人陷入疯狂,从而迷失自身本来具足的自由自在性,毁掉自己自然健康的人生。如果人能随时意识到心中意念对自己的影响,并及时解脱意念对自己的困扰和羁役,这就叫做“念生念觉,步步莲花。”
“念生念觉,步步莲花”才真正显现了人之佛性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所以,“于念而无念”才成其为认识佛性的无上法门。
惠能道:“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1](P111)“二相”指相对而立、有限存在的种种现象。譬如物我、主客、善恶、美丑、大小、多少、得失、利害等等,都属于二相。禅宗认为一切“二相”都是人为造作的结果。宇宙自然本身并无物我主客之分、善恶美丑之别、得失利害之差和大小多少之异,一切分别都是人以实用工具理性对世界施加人为的影响而形成的。
人对宇宙万物及人生本身做出这样的分别,只是为了方便人类的功利行为,为了实现人类自以为重要的生活目标。
“无二相”即去除人为造作而形成的种种差别,使宇宙万物和人生本身回归自然本真纯然清净的状态。“无二相”也就是既不执著于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也不认可二元对立现象构成的世界;也就是不陷入二元对立之相对有限境域。“无二相”也就是,既不陷于由利害得失、高低贵贱、美丑善恶等现象构成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念领域,也不陷于由天地、日月、人事、景物等现象构成的二元对立的事物领域。“无二相”也就是,既不固执于相对有限的东西,也不固执于绝对无限的东西(因为二者相对而立,构成“二相”);既不认为具体现实的存在是天经地义而真实不易的存在,也不认为绝对抽象的存在是天经地义而真实不易的存在(因为二者相对而立,构成“二相”)。禅宗认为固执于种种“二相”的见识都是徒劳无益的妄识,因为其背离自然,而使人自身陷于人为造作而成的囚笼。
二相之执是妄念,正念唯念真如本性。因为真如本性是绝对实体,是真空妙有而妙有真空、真空至寂而无限能动、自身无生而无所不生、自身无灭而无所不灭的本真实体。所以,唯念真如本性就是不执二相,就是“于念而无念”而处于变易恒常、圆融无碍之境。处于此境也叫做“无住”。“无住者,人之本性”[1](P111)也。
故“无念”作为法门,就是体现、呈现、实现真如本性、佛性、无住性的法门,就是认知终极真理的方式方法。
禅学认为“念”与“相”是相互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念”也是一种相,属于具体有限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相”是念的产物。念由心生,相由念生。无论是事象、景象,还是境象,都与心念直接相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恶魔”;心动生情思,情思生形象。故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同理,一切形象皆心象。
虽然“念”与“相”不可分割,然而,惠能将“无相”与“无念”并提,当然是别有侧重的。这里所谓“相”特指物之性相、事之性相、境之性相。人人皆处于诸相环绕的生存状态中。
一切物、事、境之性相,皆自性本体所显现的现象。
自性本体是绝对无限而抽象无形的存在,而由其显现出来的现象是相对有限具象的存在。“无相”即不执着于事、物、境的相对有限的性相,也就是不为相对有限之现象所羁役和主宰,所支配和制约。人如果执著于相对有限的物相、事相和境相,则必然由绝对无限境域而陷入相对有限境域,必然因此而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而丧失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无限变化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
惠能的“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1](P111)在这里同样适用。 “无二相”就是既不固执于“有境”,也不固执于“空境”;既不认为眼前相对有限的事相、物相、境相是真实不易的存在,也不认为它们纯粹是主观臆想的东西;既不执著于眼前的事相、物相、境相,也不坚拒眼前存在的一切具体现象;既不坚守空无死寂的心境,也不认为这种心境是真实不易的绝对存在。禅宗认为,固执于“有相”或“空相”的见识都是“尘劳之心”的妄识。
二相之执是妄念,不执“有相”即不被任何事物环境等现象所制约支配;不执“空相”即不落入枯空死寂的心境,不被此境相所羁役主宰。既不执“有相”又不执“空相”,自如出入而无限能动于“有相”“空相”之间,叫做“于相而无相”。
“于相而无相”是正念。“于相而无相”即直面一切相对有限的具体物相、事相和境相,承受接纳并融而化之,将其纳入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纳入自身自然大化而无限能动的动态进程中。处于此境也叫做“无住”,“无住者,人之本性”[1](P111)也。
故“无相”作为法门,就是体现、呈现、实现真如本性、佛性、无住性的法门,就是认知终极真理的方式方法。
三、禅宗认识论特殊的信念:一切现象皆心现之象
说意念由心所生,应该没有争议。说“境由心生,相由心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3](P232)却多不为人所认可。其实,此说自成道理。
人心动而意念生,意念生而境相生。
禅宗常常将事相、物相和环境诸相合称为境相。因为人与事物或事件遭遇之时,后者必因人即时滋生的意欲情感而染上人心人情色彩而生成为情境。所谓情境,即具有利害美丑好坏等人为功利性质和人生价值意味的事物事情的性相。
此性相既然沾染上人的意欲情感,则必然与人心脱不了干系。而禅宗认为不仅脱不了干系,简直就是心念必然的嫡子。也就是说, 良善心念生良善
境相,丑恶心念生丑恶境相;功利心念生功利境相,审美心念生审美境相;悲观心念生悲观境相,乐观心念生乐观境相;境由心生,相由心显,概莫能外。
诸多走街窜巷的鸡汤大师以此大作鸡汤文章以惑众生,譬如讲个故事说:一妇人俩女儿分别嫁了鞋匠和伞匠,妇人便日日愁苦不堪,晴愁大女伞难卖而雨愁小女鞋难卖。于是鸡汤大师点拨曰:“你何不晴喜小女鞋好卖而雨喜大女伞好卖?”于是妇人豁然大悟,日日乐不可支。其实,此游戏与禅宗大智慧并无干系,禅宗称这种把戏为:梦幻泡影,妄想颠倒,认假为真,认贼作父,自扮傀儡自抖线,自欺欺人自娱乐。
若以此为禅悟的极境,必贻笑大方。具眼纳僧明白上述种种心生种种境,皆为染心生染境,不属正道,是为邪道。等而下之者,必由此污染境而养成毫无精神定力和行为法则的痞子习性,所谓朝三暮四,翻云覆雨,颠倒妄想,自得其乐。
但有人为造作分别、趋避、拣择、取舍,即背自然大道;但有得失权衡利害计较,即为粘着滞碍。如百丈怀海所言:“申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即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尽。不被系缚处心自在,名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4](P127)但有人为挂碍执著,必然迷失本来具足的佛性,必然丧失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无限变化而绝对存在性、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
禅宗正道是清净心生清净境。
禅宗所谓清净心,即返朴归真而绝迹人为造作之心,即自然而然、自然流转、自然大化、一丝不挂、一无所执、圆融无碍之心;亦即前述无念、无相、无住之心。
清净心念生清净境相,是为正道。
如惠能所言:“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1](P102)人心若弃绝人为造作分别、趋避、拣择、取舍和得失权衡、利害计较,便是一丝不挂而一尘不染的清净心。此心乃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而与本来具足的佛性本体合而为一的心。达此境界,禅宗谓之“我心即佛(性),佛(性)即我心。”
正如马祖道一所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5](P440)此平常心即清净心,即自然心。
以自然清净心观宇宙万物和人生诸境,则境相丝毫不染人为造作性质和人为意欲情感色彩,万物诸境纯然显现其自身本来的性相,即显现其自然本真的性相,即显现自然万物的“本来面目”。
禅学的绝对实体称作佛性、自性,也称作清净本性、本来面目。绝对实体必然是宇宙万物与人共有的东西。人以“本来面目”观照自然万物,则万物显现自身的“本来面目”。这也叫做清净心性生清净境相,自然心性生自然境相。这同样是“境由心生,相由心显”,同样契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理。
四、禅宗认识论特殊的路径:由内而外亦由外而内
前面说过,惠能的无念、无相、无住法门是禅宗认识论特殊的方式方法。此法门可以说是通过由内而外的途径来认识终极真理的。
惠能所认识到的终极真理是:“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此自性首先是人自身本来具足的内在佛性。此佛性是通过去除意念和境相的沾染、粘着、壅塞、滞碍,恢复佛性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而显现出来并被认识到的。
可以说,此属一种内向的认知。而惠能的认知路径却由内向的认知,自然通达了外向的认知。
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自性的这四大特性或许可以说与外界现象无关,然而“能生万法”这一特性却与外界现象直接而密切相关。“万法”包括身心内外一切现象,当然亦指宇宙万物一切现象。
“能生万法”到底什么意思呢?首先是指人观照世界,而以自性将万象呈现出来。万象通过自性而呈现,必然染上自性之色彩。如前所述,若自性是被污染的自性,则呈现出来的悉为有染境相,而非事物自然本真的性相。若自性是脱尽尘染的清净心,则呈现出来的悉为无染境相。无染境相即事物天然本真的性相,即显现事物本来具足的佛性的形象。人就这样由内而外地认知了宇宙万物天然本真的性相,就这样由内而外地认知了宇宙万物无所不具的佛性,即宇宙万物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
在惠能《坛经》里,并未发现关于由外而内的认识路径,而在禅宗后学中则自然滋生出这一认识路径。道理其实简单:既然惠能已经开通了由内而外的路径,说明内外路径相通。而内外路径之所以相通,究其根本是因为禅宗的终极目标是认识佛性,而佛性是宇宙万物和人共有的佛性。
禅宗后学所开启的由外而内的认识路径就是著名的“无情说法”之论。
《指月录》记载: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4](P104)至于这位古代大德是何人则不得而知。此言或是“无情说法”论的滥觞。
以前佛徒多以为有情者才有佛性,草木泥石是无情物,无情物无佛性。而翠竹黄花之类自然是无情物,认为它们也是“法身”“般若”的显现(“法身”“般若”在这里是佛性的别名),也是佛性的显现,就叫做“无情说法”,即无情之物也在宣讲佛法。
有禅宗思想史作者认为“无情说法”论真正的确立者为宋代高僧东林常总。《五灯会元》记载:东林常总禅师上堂开示曰:“乾坤大地,常演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翻忆先黄龙道,秋雨淋漓,连宵彻曙,点点无私,不落别处。”[3](P1112)乾坤大地和日月星辰以及点点秋雨,显然是指宇宙万物一切现象。“圆音”“实相”即佛性的别名。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时时刻刻,连宵彻曙,不断宣讲着佛法,显现着佛性。此语再明确不过地显示了这样的观点:宇宙万象无一不是佛性所现之象。
禅籍还记载苏东坡游庐山参见东林常总,豁然大悟后呈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4](P117)此偈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异曲同工,洽合东林常总法旨,自然得到他的认可。
此后类似禅语不胜枚举,比如云居文庆曰:“月白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具足”[3](P1013),法云法秀道:“秋云秋水,看山满目。这里明得,千足万足。”[3](P1038)
禅者从外界宇宙万物的观照中体悟到的自然是“物自性”,即物自身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无限能动而绝对存在性。而禅宗认为这就是佛性,这就是宇宙万物与人共同拥有而本来具足的佛性。正因为此,所以认识万物自然的佛性也就是认识人自身本有的佛性。由此,一条由外而内的认识佛性的路径开通了。由观照体悟万物而自悟自身佛性的道路使无以数计的禅者得以开悟。黄山谷就是其中之一。
《指月录》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篇记载:黄山谷最初随圆通禅师学禅,痛下工夫,戒绝酒色,日夜参禅,久而未悟,既而转随晦堂禅师参禅:
既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礻氏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樨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4](P497)
黄山谷应声豁然开悟。真是“达则遍境是,不悟永乖离!”[3](P155)
黄山谷悟到了什么?他真切体悟到了“乾坤大地常演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世间万物时刻显露自身本来具足的佛性,眼前木樨树花朵自开、花香自散,无一不显现自身本来具足的自然大化而圆融无碍性、绝对存在而无限能动性、恒常变易而变易恒常性。
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路径,形似两条,其实为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说,若观者不能自净其心而显现自身本来具足而自然纯净的佛性,则无论如何是不能由观照自然万物而悟道的。同样,若观者不能达到在一切自然现象上彻见佛性,彻见自性,也是不能彻悟道谛的。禅语“达则遍境是,不悟永乖离”[3](P155)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 钟明.金刚经·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 李满.禅宗佛性论之终极解密[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4):17-20.
[3] 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瞿汝稷.指月录[M].成都:巴蜀书社,2005.
[5]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邱忠善]
The Final Decryption of Zen Epistemology
LI M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32,China)
Zen epistemology is not a common epistemology, but one that is used to know the ultimate truth. Zen epistemology, with its special cognitive beliefs, has special cognitive paths, recognition ways and means.
Zen; epistemology; final decryption
2015-08-29
江西省宗教文化研究课题(2011-gzw-09)
李满(1953-),男,安徽太平人,教授,从事美学、文艺批评和宗教文化研究。E-mail:1307688001@qq.com
B946.5
A
1004-2237(2015)05-0011-05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