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

2015-06-09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限盐呋塞利尿

王 荣



·临床名家谈·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合理使用利尿剂

王 荣

肾病综合征 利尿剂 水肿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N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利尿治疗可改善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是NS治疗的基本方法。NS患者水肿产生有两种病生理状况:(1)严重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体液流向组织间液导致水肿,此时常伴循环血容量不足,称为低容量水肿(underfill edema),常见于微小病变型,尤其是血清白蛋白水平<10 g/L、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者,临床常表现为心动过速、手足冰冷、少尿;(2)肾单位远端功能障碍致原发性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伴周身显著水肿,称高容量水肿(overfill edema),见于血清白蛋白水平>20 g/L,尤其是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者。

NS患者水肿的处理主要包括限盐、卧床休息和应用利尿剂,由于限盐较为困难,而卧床休息可能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所以利尿剂是最常使用的手段,本文将针对NS患者利尿剂的使用要点,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进行讨论。

水肿状态的评估

对NS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准确判断患者液体潴留情况和循环血容量状态。以下几个问题应予关注:(1)患者有无钠水潴留?(2)若有钠水潴留,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组织间还是第三间隙?(3)循环血容量正常、减少还是增多?

通过对病史资料、皮肤黏膜情况、有无口渴、颈静脉充盈程度、体位改变后心率血压变化、尿比重、血红蛋白、尿素肌酐比值等综合分析有助于判断循环血容量状态。利尿剂只适合于循环血容量增加或正常的患者,当患者血容量不足时应用利尿剂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加剧低血容量状态,十分危险。

利尿剂分类及其特点

根据作用部位及机制,将利尿剂分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利尿酸和布美他尼,以呋塞米最为常用,其蛋白结合率高达95%以上,利尿作用最强,最大利尿效果可达滤过Na+离子20%~50%,是噻嗪类利尿剂药物作用的6~8倍。呋塞米口服吸收率较低,常静脉使用,若口服给药需增加剂量,托拉塞米和布美他尼口服吸收稳定。保钾利尿剂作用最弱,只可抑制肾小球滤过Na+1%~2%的重吸收,常与其他利尿剂配伍使用。

利尿剂使用原则

NS以大量蛋白尿和显著低白蛋白血症为主要特征。进入肾小管液的白蛋白可结合呋塞米,阻止其在小管上皮侧通过钠氯共同转运体发挥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使相当一部分呋塞米呈游离状态,到达作用部位的药物减少,利尿效果较血清白蛋白正常者差。且NS常伴肾功能损伤,此时机体对利尿剂反应明显降低。NS患者水肿严重者,口服用药吸收率低,需先静脉给药,水肿减轻后可改口服。

NS患者水肿的处理,应当根据循环血容量状况选择相应措施。对血容量增加的轻中度水肿患者,在限盐(2.3~3.0 g/d)基础上,选择噻嗪类利尿剂和(或)保钾利尿剂;重度水肿患者需更加严格限盐(1.7~2.3 g/d),同时选择袢利尿剂。盐的摄入量可通过24h尿钠测定进行监测。对低血容量患者,可适当应用白蛋白、血浆或甘露醇,再谨慎的配合使用袢利尿剂,切忌把白蛋白作为营养品补充。

利尿消肿宜缓慢进行,快速利尿只适用于急性肺水肿患者。水钠潴留严重、全身普遍水肿者,每日清除液体量最多2~3L。腹水严重、外周水肿不明显患者,每日液体清除量以300~500 ml为宜。

袢利尿剂的具体使用方法

静脉注射给药,从小剂量开始,若无效则加倍剂量,经尝试确定有效剂量,呋塞米常用剂量为40~80 mg,显著低白蛋白血症和肾功能损伤患者常需较大剂量,一般不超过200 mg/d。托拉塞米的剂量为呋塞米的一半。疗效不佳时可考虑静脉滴注给药,有研究显示静脉滴注有更好的排钠利水效果。将白蛋白与呋塞米体外混合后使用,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不建议常规使用。

利尿剂抵抗的处理

利尿剂抵抗是指使用充分剂量的利尿剂(如呋塞米80 mg)之后,水肿仍无改善,这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此时应考虑原发疾病治疗是否充分,盐的摄入是否控制理想,有效循环血容量如何,是否应用了影响利尿剂疗效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因素。处理流程如下:(1)首先确定是否为真性水肿,除外静脉回流不畅或淋巴阻塞导致的局部水肿;(2)判断循环血容量状态,若增多或正常再进入下一步;(3)测定24h尿钠,若>100 mmol/d,应加强限盐;(4)改善心功能、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5)调整利尿剂用量,或改静脉注射为静脉滴注给药;(6)加用其他类别利尿药物;(7)血液透析或缓慢血液滤过治疗。

利尿剂的使用风险及注意事项

应用利尿剂,尤其是袢利尿剂时,应密切观察血尿电解质变化,谨防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反应较好时,应及时评估患者循环血容量状态,凝血功能状态,防止低血容量和高凝血症。大剂量使用,尤其在老年人,需密切观察听力变化、肾功能情况,袢利尿剂的剂量-效应曲线呈S形,超过最大用量不能获得更好的利尿效应,而毒副作用显著增加。利尿剂对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钠水潴留疗效欠佳,而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的NS患者大剂量使用呋塞米,出现听觉障碍的风险增高。与抗生素合用时肾毒性和耳毒性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医师需时刻警惕并关注利尿剂的可能不良反应。

结语:利尿剂是治疗NS的基本药物,临床医师应首先掌握NS水肿发生机制,判断患者循环血容量状态,有效血容量不足是利尿剂使用的禁忌症。对水肿严重或伴有肾功能损伤患者,应使用袢利尿剂,剂量需根据肾功能状态和全身情况调整,尽量避免大剂量使用。利尿消肿应缓慢进行,尤其是液体主要潴留在第三间隙者,更应慎重处理。此外,利尿剂抵抗原因复杂,应按照流程仔细梳理分析,严格限盐、联合应用不同类别利尿药物往往有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水电酸碱情况对保证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编辑 溢 行)

山东省立医院肾内科(济南,250021)(王 荣: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主任)

2015-07-08

猜你喜欢

限盐呋塞利尿
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对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碎石术后患者的排石效果
短视频对社区居民控油限盐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
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限盐在中医水肿类疾病治疗的古代文献探究
吃盐是个技术活 咋“限盐”不减味
不同限盐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例报道
呋塞米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