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预防对老年高血压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2015-06-09邵洪芳
邵洪芳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1215)
社区预防对老年高血压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邵洪芳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1215)
目的:分析社区预防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为更有针对性的推广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本地区两个条件相似的社区作为样本源,分别选取2011.11-2013.11确诊的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鼓励患者调整生活饮食习惯等,所有患者观察一年,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8.93,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社区预防措施想结合的方案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老年高血压;社区预防;临床分析;防治结合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各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提高患者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针对性的社区预防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事高血压防治工作多年,现选取选取2011.11-2013.11本地两个条件相似的社区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概述如下: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11-2013.11本地两个条件相似的社区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内科高血压诊断标[1]准确诊无误,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55例;年龄61-86岁,平均(68±3.5)岁;病程5-25年龄,平均(10±3.5)年。两个社区的所选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将两个社区的患者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同样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控制、戒烟戒酒、督促患者加强运动并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并嘱咐家属进行监督,社区医生进行跟踪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下降大于25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大于15mmHg并降至正常表示显效,收缩压下降10-25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15mmHg表示有效,其余表示无效,将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有效性例数绘制成表并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处理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和鼓励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8.93,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3.讨论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由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等导致的肥胖常常是高血压的一大诱因,高血压病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过程,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长期以来人们依赖仅靠降压药的控制策略是不科学的[3],高血压流行作为群体现象应更重要地从预防着手,本研究中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的肯定也进一步说明了前期预防中非药物举措的不可替代性,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药物的供应状况也不容忽视。
基层医院是与高血压患者接触机会最多、最广的一群医生,医疗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期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教育为一体的高血压病控制体系[4],这无疑才是性价比最高的策略。高血压的防治工作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方面,在健康人群中加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提高社区居民预防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在高危人群中(主要是指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及长时过量吸烟饮酒等)。另一方面,调整饮食结构,借助先进科学手段,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和发放一些良好饮食方面的通俗并且形象的膳食金字塔的短信和小宣传册,以解决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为目的,规范总摄取、三餐种类及数量,发放每日盐摄入量的小勺子,形象地指导控制每日盐的摄入,并根据宣传册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搭配,并记录,以多食蔬菜、水果,常吃奶类,经常吃家禽类,少吃肥肉和偏油的食物。研究表明[5]在如此膳食模式指导下追踪观察三个月后受试者的血压显著下降。食品行业与人们的饮食直接有关,政府部门应在税收方面鼓励食品工业加大开发低脂食品和低酒精或无酒精饮料的力度,要鼓励农业方面生产瘦型猪,增加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在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加大社会公益效应的力度,对烟草行业也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限制,督促患者戒烟,咖啡爱好者控制每日咖啡摄入量,努力改变患者所处的不良环境,这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个人结合起来,加大打击公共场所禁烟的力度,此外,这也要求我们社区服务人员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健康生活习惯、以不良生活习惯为耻的社会氛围。
总之,社区人群有良好的关系,建立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全科医生参与的全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是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的根本保证,值得在社会推广。
[1]滕瑛珏,许景丽.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与合理用药[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48-49.
[2]李学红.高血压社区预防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122-124.
[3]王柳英.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96-3497.
[4]胡连贵 .高血压的社区预防及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8):88-89.
[5]张维忠.肥胖、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J].中华内科杂志,2009,41(4):284-285.
R544.1
B
1009-6019(2015)08-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