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2015-06-09沈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质危险

沈妍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 安徽 天长 239300)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沈妍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 安徽 天长 239300)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自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女性患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P<0.05),骨折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的发生、发展,促进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对策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骨质疏松症后,患者骨密度和骨强度均显著降低,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临床上以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居高不下,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致死率和致残率,不但会严重影响本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还会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1-3]。本次研究中,笔者就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2013年5 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男40例,女8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由骨炎、骨肿瘤、软骨病等引发的继发性骨折,排除代谢性、风湿类疾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老年组,高龄组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70-91岁,平均(73.6±3.4)岁;老年组52例,男15例,女37例;年龄60-69岁,平均(63.5±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询问患者跌倒时的情形,并根据患者的X片确定具体骨折位置。认真分析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20 例患者骨折发生部位分布情况

120 例骨折患者中,女性80例,占66.7%;男性40例,占33.3%。女性患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P<0.05)。骨折部位依次为股骨颈(58/48.3)、椎体(44/36.7)、前臂远端(12/10.0)和其他部位(6/5.0)。详见表1.

表1 120例患者骨折发生部位分布情况

2.2 两组患者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室内跌倒、运动跌倒、登高跌倒、重力因素等,其中室内跌倒是高龄组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户外运动跌倒是老年组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跌倒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折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本文着重研究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跌倒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究其原因是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其骨密度和骨强度均显著降低,轻微的外力即可能导致骨折。本次研究还发现,股骨颈为患者骨折的多发部位,临床表明,股骨颈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和致死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根据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的发生、发展,促进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发生骨折后,因伤口不易愈合,病情恢复很慢,往往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通过合理得当的交流沟通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叮嘱患者家属能够多给与患者陪伴,以消除老年人的孤独、焦虑感。

3.2 饮食护理

大多数患者骨折后需长期卧床休息,患者因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而选择不饮水、少进食,这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还会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耐心向患者讲解平衡营养膳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3.3 睡眠护理

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询问患者的睡眠状况,排除影响患者睡眠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每位患者的休息和运动时间,保证每位患者的睡眠质量。

3.4 并发症护理

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骨折后因长期卧床休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且老年患者因不能忍受伤口疼痛而减少了身体活动,血液长久处于高凝状态,下肢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术后1d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背伸锻炼,1~2h/d,5min/次,促进静脉回流。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骨折后需长期卧床,部分患者因不习惯于床上大小便,导致每次排尿不完全,长期积攒的尿渣极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及时为患者清理卫生,嘱咐患者勤换内衣,注意个人卫生。

[1]杨惠林 .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1125.

[2]陈文远,张寿,丁晓莉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4-826.

[3]张伟,邸军,王燕,等 .河北部分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4):1826-1827.

R473.6

B

1009-6019(2015)08-0197-02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质危险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喝水也会有危险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