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6-09陈静
陈静
(新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北 新河 055650)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静
(新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北 新河 055650)
目的:对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胃癌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探讨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患者34例和对照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予以DCF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均进行3~4个疗程,比较患者化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综合判断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各胃癌患者经过规范化的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5.88%)、部分缓解23例(67.65%)、疾病稳定6例(17.65%),疾病进展2例(8.82%),对照组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2.86%)、部分缓解12例(37.14%)、疾病稳定10例(28.57%),疾病进展11例(31.43%),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新辅助化疗后的总有效率(48.57%)。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临床效果良好,且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疗效更加明显。
新辅助治疗;胃癌;紫杉醇
在中国,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地提高,胃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目前胃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通常胃癌的发病年龄高峰为50至60岁,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两倍。胃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明确,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要影响因素,另外遗传、饮食因素均有一定影响。胃癌一般早期的治愈率较高,但早期胃癌并无主观疼痛等症状,中晚期患者常见上腹压痛,但患者通常忽视了早期胃癌的轻微症状,甚至到了晚期才就医,这样往往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治疗预后不佳。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于进展期胃癌、晚期胃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常联合辅助治疗[1]。本文笔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及DCF方案对67例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患有胃癌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为(42.5 ±14.1)岁;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45.9±16.7)岁,男患者23例,女患者12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合内镜吸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进展期胃癌,所有研究对象都无远处转移,但均有淋巴结转移,排除幽门或贲门梗阻、急性胃穿孔、大量出血等急性并发症者。根据国际抗癌联盟对69例患者的肿瘤分期见表1,69例患者一般资料和基本症状体征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69例患者的基本资料
1.2 方法
根据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胃癌,69例患者均符合新辅助化疗适应症,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紫杉醇(海南紫杉园制药有限公司,20110607)175mg/m2,静脉输注,卡培他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20100819)2500mg/m2,口服。对照组患者予以多西他赛、顺铂和5-FU联合化疗:多西他赛(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20100630)75mg/m2,静脉注射,顺铂(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20100819)20mg/m2,静脉滴注,5-FU(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10630)15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为一个周期,每次化疗前进行全血检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化疗期间复查血象、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经过3个周期疗程后复测肿瘤范围大小,评价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病情进展的患者更换方案,有效者继续化疗或手术。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69例胃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内镜测量肿瘤面积,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肿瘤缓解标准[2]: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经的乘积减少超过50%;病情稳定(SD):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经的乘积减少低于50%,或增加低于25%;病情进展(PD):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经的乘积增加低于25%。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胃癌69例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5.88%)、部分缓解23例(67.65%)、疾病稳定6例(17.65%),疾病进展2例(8.82%),对照组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2.86%)、部分缓解12例(37.14%)、疾病稳定10例(28.57%),疾病进展11例(31.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总有效率68.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患者入院后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超声内镜吸针活检及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治疗,对早期胃体、窦部进行根治性胃全切术,胃底部肿瘤可行部分胃切除术。大多数胃癌患者一经发现都已进展到中晚期,应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胃癌治疗基本上只要符合手术治疗适应症者均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局部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佳,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胃癌的临床治疗疗效大大提高。新辅助化疗是指术前化疗,其根本目的是降低肿瘤分期,使肿瘤面积缩小,增加手术切除机会或缩效手术切除范围,同时还可消灭远处可能存在的微小病灶,减少远处转移的机会,原本不可行局部肿瘤切除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减小符合手术标准[3]。文中笔者对69例胃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均取得较好疗效,使得后面的手术得以进行,可以发现紫杉醇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时效果更加,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目前对紫杉醇产生耐药的个体还比较少。紫杉醇的使用可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使白细胞减少,故在使用前应检查患者的血象查看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据,白细胞、血小板低下者慎用。综上所述,胃癌在新辅助化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以后的手术治疗提供的条件,并且随着化疗药物的改进相信以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故应加以推广应用新辅助化疗。
[1]缪宇锋,陈立格 .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33-35.
[2]黄鑫.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64-65.
[3]李子禹,苗儒林,季加孚.胃癌规范化新辅助化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7):627-629.
R735.2
B
1009-6019(2015)08-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