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2015-06-09李晓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急性分析

李晓理

(吉林市急救中心护理部 吉林 吉林 13260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李晓理

(吉林市急救中心护理部 吉林 吉林 13260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120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有70例进行了院前急诊急救,50例在家或病发地自行抢救而后送往医院进行继续治疗,比较两组急救后好转、恶化、死亡的情况。结果:院前急救组的好转率优于自救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院前组的恶化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自救组,两组比较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是重要且关键的抢救黄金时间,给予及时对症的有效处理,对患者预后结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展准确及时的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

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病因比较复杂,患者一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且有动脉硬化症状,血管垃圾过多造成血液流通受阻,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的出现,急诊中脑血管病发病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和病症之一,且一旦起病,多为危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病死率极高。因此,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一旦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失[1]。本次实验主要探讨院前急救和自救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120例。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7.6)岁,所有病例根据抢救地点不同分为两组,70例进行院前抢救,50例是自救。所有病例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脑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是90例、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院前急救组抢救方法

120急诊接到电话后,立即出车前往出事地点,同时,寻有经验医生电话了解基本情况并告知应对常识和措施,注意事项等带救援,一般嘱患者保持平卧位,减少出血患者头部的活动,固定患者身体,有需要根据情况将患者头部抬高30。,观察呼吸是否通畅,有呕吐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加重有自备氧气的患者进行吸氧处理。当救护小组到达现场后,先快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准确做出判断,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首先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带假牙套患者立即除去假牙,清楚患者呕吐物,固定体位,给患者持续性供应低流氧气[2]。当静脉通道快速建立完成以后,立即给予止血处理,同时肌肉注射止血药物1ku,控制患者血压,给予出血未昏迷的患者服用心痛定,剂量为20mg,服用方式为将药物碾成粉末状舌下含服[3];给予出血已经昏迷的患者肌肉注射利血平1mg,加用速尿20mg静脉滴注,其他患者依次对症支持治疗,偏焦躁的患者给予少量安定,颅内压高患者及时静滴甘露醇和地塞米松,严重呼吸不畅甚至窒息者,行气管插管术,所有治疗抢救均在半小时内完成。

1.2.2 自救抢救方法

患者家中自行抢救,部分患者入院后服用降压药物处理,其他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

1.3 疗效判断

好转[4]:经过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明显好转,CT扫描结果,脑部梗死的面积和出血量均未增加。恶化:经过抢救后,患者症状体征未有转变,甚至加重,出现其他并发症,CT扫描病灶面积有增加现象,出血量增加,发现新增出血点。死亡: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院前抢救组好转率高于自救组,恶化和死亡率低于自救组,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病情危重,致残率高、致死率显著,抢救成功的病人残留后遗症的也较多,脑疝恶化最后造成死亡的患者也不在少数[5]。因此,一旦发病,治疗的作用效果也不显著,只有争分夺秒的强救才能有可能转变患者不良的预后结局。西医临床实践证明[6],大多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T造影都会有清晰可见的出血病灶、颅内高压是主要症状,出血导致脑干移位、动脉供血异常等等,继发脑缺氧、脑水肿,所以,急救措施中,迅速降低颅内压是最终要的换环节,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结局。相关文献研究显示[7],窒息也是导致急性脑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急救开始时,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呼吸道有痰液、其他呕吐杂物分泌物阻塞,要立即给予呼吸道清除术,及时打通堵塞的呼吸道,让患者呼吸氧气,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给患者吸氧时,要保持流速较低持续性给氧,避免舌根后坠堵塞气道,恶化病情[8]。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脑血管患者多发病急重,如果窒息超过5分钟,会导致脑部不可逆性死亡,因此,救护小组需要抓紧抢救的黄金时间,争取患者生命,急诊的抢救准备工作必须要充分,才能保证抢救顺利,保证急救转运绿色通道,将患者最短时间快速送达抢救室,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预后转归有重要影响意义。

[1]李鸣明.154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182-183.

[2]段志兰.12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3(9):42-44.

[3]吴广星,白春美,杨桂梅,等.4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6):149-150.

[4]张楠.14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114-3114.

[5]邹玥.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救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63.

[6]谢俊清.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与处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51-52.

[7]何兴元.1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11):112-113.

[8]倪燕青 .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与处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99.

R743.3

B

1009-6019(2015)08-0080-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急性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