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在听神经瘤诊断的应用

2015-06-09高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听神经曲面螺旋

高丹

(西华县人民医院 河南 周口 466600)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在听神经瘤诊断的应用

高丹

(西华县人民医院 河南 周口 46660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在听神经瘤诊断的应用。方法:术前运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对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20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了扫描,并立体重建了其中耳、内耳和听神经瘤。结果:扫描和重建具有较快的速度,将清晰的中耳、内耳结构及听神经瘤重建了起来。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能够将听道及膜迷路清晰地显示出来,强化后能获取听神经瘤的立体图像。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听神经瘤;诊断;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7 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20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17~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 ±10.2)岁;病程在1周~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6±3.1)年。在瘤灶部位方面,有19例患者位于单侧,1例患者双侧发病;在瘤灶直径方面,有5例患者最大经>3cm,15例患者最大经<3cm;在临床表现方面,有20例患者头昏、头痛,15例患者耳鸣,10例患者眩晕,4例患者耳聋。1例患者突发耳痛,2例患者面瘫,7例患者行走不稳,5例患者呕吐。

1.2 方法

运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手术之前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让患者取平卧位,头部位于中间位置,两耳连线平行于扫描定位线,扫描范围是从乳突尖到颅底内侧面。扫描参数:管电压、电流、准直、层厚、螺距分别为120kV、200Mas、0.5mm、0.5mm、2,床随着球管的旋转而不断运动,球管旋转频率和床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是每周1mm,扫描频率为每周0.5s,共扫描40s。进行层面重建的位置是在Volume Naigative主机上,重建层厚、重建间隔、视野分别为0.5mm、0.1mm、0.6~0.9cm。向工作站传递数据,工作站及软件分别是Sig02和Siemens 3DVirtuoso。运用优维显作为造影剂,其参数:浓度、注射速度分别为300mg/ml、2.0ml/s。经前臂静脉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射输入90ml的优维显,50s后开始进行持续40s的扫描[1]。

2.结果

扫描和重建具有较快的速度,将清晰的中耳、内耳结构及听神经瘤重建了起来。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诊断本组患者听神经瘤的结果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显示听骨链

3.讨论

3.1 听神经瘤概述及其鉴别诊断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其源头是听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内听道是其最初局限的地方,以后才逐渐向桥小脑角池长入,桥小脑角池增宽,肿瘤靠内听道口一侧向内听道伸入,扩大内听道,使之呈漏斗状,进而破坏和吸收紧贴的岩骨。初期的瘤体的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实质性包膜完整,具有清楚的边界,肿瘤增大后内部血运受阻,这是因为其受到了内听道骨壁的限制,会造成肿瘤退变,极易引发出血、囊变等变化。因此,肿瘤的大小受到瘤组织成分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2]。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的肿瘤,脑膜瘤其次,表皮样囊肿再次。1)脑膜瘤:形状通常为半圆形,宽基底接触硬脑膜,且内听道外口通常不是瘤体的中心,因此通常没有听神经瘤特有的特征,即扩大的内听道和增粗的听神经。同时,血管瘤空信号及钙化等常伴随着,和听神经瘤相比,脑膜瘤具有较小的囊变几率;2)表皮样囊肿:有柔软的脂肪样物位于囊内,生长的方向为沿着脑池,生长的状态是匍匐。对囊壁进行增强扫描通常没有强化。和脑实质相比,表皮样囊肿囊变信号较高,而听神经瘤囊变信号较低;3)三叉神经瘤:通常的生长方向为沿着三叉神经径路,跨越中后颅窝,形状为哑铃状,内听道不会受到累及,岩骨尖部及中颅凹骨缺损经常在其作用下发生[3]。

3.2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在听神经瘤诊断的应用

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包括最大、最小、平均密度投影,其中最大密度投影能够对组织密度差异进行有效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对比度。颞骨内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而且骨质具有各不相同的密度,很难重建其内部结构。过去螺旋CT重建听小骨及迷路只能对10%左右的容积数字资料进行利用。此外,所得到的最大密度投影和SSD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会因编辑处理三维图像后损失的信息量和编辑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降低。本文运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重建患者的听神经瘤,不需要编辑二维图像就能够100%对扫描容积内的内容数据进行应用,因此将编辑时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使扫描容积内各种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等得到了切实的保证,能够将扫描容积内解剖结构之间的三维关系等较为真实地显示出来;在结构的色彩编码和透明度的指导下能够将表浅或深在结构的影像同时显示出来;在听骨链和鼓室腔气体密度的指导下能够将锤骨、砧骨等明确地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显示质量。

临床医师在这种立体影像学资料的指导下能够将手术入路中较为清晰的骨性标志寻找出来,运用此点能够在立体影像学资料上将此点与肿瘤的距离等事先测量出来,还能够依据各方位观察将肿瘤和血管的关系找出来,对入路的方式和方向进行恰当的选择,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显著提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极大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临床医师的手术信心显著增强,同时有效培养年轻医师。

总之,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能够将听道及膜迷路清晰地显示出来,强化后能获取听神经瘤的立体图像。

[1]郑穗生,高斌,鲍家启.主编.CT诊断与临床[M].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43.

[2]李龄.听神经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73.

[3]韩文涛,邓 勇,费勤勇,等 .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J].安徽医学,2009,25(1):50-51.

R445.3

B

1009-6019(2015)08-0052-02

高丹,(1972,1--),男,汉族,河南西华人。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放射科医学诊断。

猜你喜欢

听神经曲面螺旋
简单拓扑图及几乎交错链环补中的闭曲面
患了听神经瘤该怎么办?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相交移动超曲面的亚纯映射的唯一性
旋风“螺旋丸”
听力下降、耳鸣原来是患了听神经瘤
关于第二类曲面积分的几个阐述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