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

2015-06-09赵和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参芪心肌炎病毒性

赵和庆

(湖南衡山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 衡阳 421900)

探讨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

赵和庆

(湖南衡山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 衡阳 421900)

目的:探讨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参芪汤口服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痊愈率为3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痊愈率为20.00%;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参芪汤对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的病毒性心肌炎症有关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探讨;参芪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

心肌炎是由于各类感染性、病毒性、结缔组织性过程侵犯心肌所致[]。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不断的对其检查结果进行了完善,病毒性心肌炎的检出率也发生了显著提高。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治疗方式以及参芪汤口服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每组各5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岁到10岁之间,平均年龄(6.33±1.05)岁,患者病程是1周-1年,平均病程为(5.36±3.05)月。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岁到10岁之间,平均年龄(6.42±1.41)岁,患者病程是1周-1年,平均病程为(4.99±2.04)月[1]。两种患者中轻型患者70例,中型患者30例[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就是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患者卧床休息,重视心肌营养,将1,6二磷酸果糖进行静脉滴注,用量为每千克100毫克-每千克250毫克,持续治疗半个月。同时给予vitc、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过程实施[3]。研究组采用参芪汤口服进行治疗,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芪汤联合进行中西医治疗过程实施,参芪汤药剂组成成分为红参和黄芪[4],每天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持续治疗半个月。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依据

治疗痊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患者利用心电图、X线胸片等开展辅助检查,其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检查结果都正常;患者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少,患者利用心电图、X线胸片等开展辅助检查,其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患者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少,患者利用心电图、X线胸片等开展辅助检查,其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检查结果中有部分指标结果恢复正常;患者治疗无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患者利用心电图、X线胸片等开展辅助检查,其结果发现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没有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痊愈率为3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痊愈率为20.00%;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一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3.讨论

心肌炎是由于各类感染性、病毒性、结缔组织性过程侵犯心肌所致的,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儿童期的发病原因不是非常确切,容易引起儿童心肌炎的常见病毒较多,包括单纯的孢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引发心肌炎的病毒类型。

在临床中随着分子病毒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临床中开始对引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各类病毒加强了研究和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当前临床中主要是采用西医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但是在长期的药物疗效研究过程中,我们西医治疗疗效不是很高,临床中要想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单纯的依靠西医治疗方式是难以达到的,于是临床中开始加强了对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疗效明显的由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疗效,可以达到有效的调整免疫功能的效果,消除或者防止病毒感染,减轻病毒对于心肌的损伤,促进炎症的消退,在临床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治疗方式以及参芪汤口服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痊愈率为3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痊愈率为20.00%;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样的治疗结果表明了口服参芪汤对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的病毒性心肌炎症有关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黄高明,沈汉玲,何立 .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4,03:91-92.

[2]魏旭,史欢荣,曹月.参芪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8例[J].中国民康医学,2009,24:3134.

[3]刘红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18:121.

[4]任雁.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R542.2+1

B

1009-6019(2015)08-0037-02

猜你喜欢

参芪心肌炎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