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价值

2015-06-09尚庆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歧化酶超氧化物肌酐

尚庆毅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连云港 222100)

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价值

尚庆毅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连云港 22210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进行肾移植治疗的患者和身体健康检查的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慢性移植肾病组、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对四组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观察四组患者的水平,并与国际公认肌酐监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移植肾病组和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肌酐监测指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超氧化物歧化酶方面,慢性移植肾病组、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的测量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慢性移植肾病组与正常组的水平差距较大。慢性移植肾病组血清中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正常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数值的变化在鉴定慢性移植肾肾病方面具有参考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清胱抑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慢性移植肾肾病;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移植肾肾病又称为CAN,是移植肾患者肾功能减缓的不可逆性趋势,同时也是患者需要重新做透析的最主要原因。在以往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血清肌酐是公认的检测肾功能指标,但实践证明,这一检测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低。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在临床中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点,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本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进行肾移植治疗的患者和身体健康检查的患者60例,分为:慢性移植肾病组、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慢性移植肾病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10.3)岁;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在3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4±4.3)岁;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6±7.9)岁;正常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在46~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2.6)岁。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空腹抽血5ml,在室内放置30分钟,带血液凝固后吸取上企业,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在血清胱抑素C检测方面使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法,超氧化物歧化酶使用比色法。

1.3 观察指标:观察四组患者的水平,并与国际公认肌酐监测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慢性移植肾病组和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肌酐监测指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T值=8.01;在超氧化物歧化酶方面,正常组检测的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慢性移植肾病组与正常组的水平差距最大T值=49.8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检测情况比较表

3.讨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在自然机体中,最为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清除过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能,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反映组织代谢功能是否正常[3]。在正常的状况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催化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3],清除有毒自由基,在自由基之间产生平衡。但是,这种状态极易被破坏,只要任何能够增强氧化和降低氧化的因素都能够将这种平衡打破,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产生。本次研究中发现,同种易体肾移植患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的变化具有检测肾功能状态的作用。在对本次研究中四组患者进行随访中发现,肌酐值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成反比例趋势,即肌酐值升高,其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会有所降低。另外,在肾移植急排期间,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也会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出现活性降低的现象,本次研究中,慢性移植肾病组、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移植后肾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血清胱抑素C是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在核体细胞内能够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在肾小管内重新吸收和代谢,不会返回到血液循环中。血清胱抑素C受性别、年龄,病情、饮食摄入的影响较小,是慢性移植肾肾病早期最为敏感的指标。本次研究表示,慢性移植肾病组血清中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正常组。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能够鉴定慢性移植肾肾病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发现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推广。

[1]潘沅,聂钊铭,周俊文,吕亚梅,石向华.血清胱抑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2,22:3426-3428.

[2]潘沅,石向华,李民,聂钊铭,周俊文,吕亚梅.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中SOD活性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检测的临床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477-1479.

R322.6+1

A

1009-6019(2015)02-0057-02

猜你喜欢

歧化酶超氧化物肌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新型耐高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业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健饮用水及其制取方法探讨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麦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活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