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迭联合沐舒坦治疗稳定期慢阻肺临床探讨
2015-06-09于会敏
于会敏
(辽宁省铁岭市结核病医院内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舒利迭联合沐舒坦治疗稳定期慢阻肺临床探讨
于会敏
(辽宁省铁岭市结核病医院内科 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对稳定期慢阻肺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使用基础治疗方法,即给予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都为10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在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肺功能等都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舒利迭;沐舒坦;慢阻肺;治疗效果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呼吸系统的疾病,慢阻肺疾病主要是危害患者肺部健康,同时也可导致除肺部外的气压器官的损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数据统计,慢阻肺当前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危害人类生命的致死疾病,根据预测搭到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世界第5位经济负担疾病。在我国慢阻肺的诊治治疗方案中,对缓解期患者主要是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本院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主要是使用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本院选取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中有2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60岁,患病年数在2--15年。对照组的患者中有2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6-62岁,患病年数在3--16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进行慢阻肺患者的选取时,所选取的80例患者均符合我国慢阻肺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80例患者均无支气管哮喘病史,并且支气管舒张的试验呈阴性;6个月内没有使用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80例患者30天内使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80例患者经过测试对舒利迭和沐舒坦均无无过敏症状[1]。选择慢阻肺实验者时需要排除有合并气胸、支气管哮喘或有效循环量不足的患者;排除使用β阻滞剂的患者;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同时也要排除对治疗不能给予配合和观察的患者。
治疗时对两组患者都给予基础的鼻导管吸氧、解痉、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基础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舒利迭每天一次,每次2喷,沐舒坦2mL+0.9% NS10mL,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间隔10--15分钟,治疗周期为10周,在治疗周期结束之后,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通过制定治疗效果调查表,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效果调查表主要包括: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3]。其中治疗显效的标准是: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等消失,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晰;痰培养显示转变为阴性。治疗有效的评定标准是: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明显减轻,而其他的自觉症状也明显好转;痰培养显示已转变为阴性。治疗无效的评定标准为:患者的升高,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等症状和体征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痰培养显示仍然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见表1[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讨论
在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选取80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经过10周的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在基础治疗的上使用沐舒坦联合舒利迭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只进行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因此使用沐舒坦联合舒利迭进行慢阻肺治疗是可行的方案,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1] .徐海林,董竞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5(06):25-99.
[2] .张飞华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10(27):60-102.
[3] .崔红,玛依拉﹒阿不都克力木 .沐舒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9(17):55-123.
R322.3+5
B
1009-6019(2015)07-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