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良孕产史夫妇320例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
2015-06-08陈继华
陈继华
江苏省如皋市计划生育指导站(226500)
染色体病是由于机体内外因素导致的先天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确诊染色体病的主要手段,对不孕和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优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320例不孕及有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2013年来本站进行优生咨询的不孕及有不良孕产史夫妇160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象包括原发不孕症夫妇5对(10例);有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死胎、死产史夫妇62对(124例);有生育先天畸形、唐氏综合征等病残儿史夫妇93对(186例)。
1.2 方法
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备,G显带、Giemsa染色,油镜下计数20个核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对异常核型者再观察30个核分裂相,嵌合体计数100个核型。≥18号染色体为大Y染色体,≤21号染色体为小Y染色。
2 结果
320例中发现异常核型15例,异常率4.69%,其中男性异常核型12例,占异常核型80%;女性3例,占异常核型20%。15例异常染色体核型见表1。
表1 15例不良孕产史夫妇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
3 讨论
本资料中,5对原发性不孕夫妇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例,1例为46,XY,t(Y;12),1例46,XY,小Y。由于Y染色体上含有决定性别基因和精子发生基因,Y染色体异常通常表现为男性生殖系统异常,此类患者表型、智力发育均正常。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造成Y染色体的易位或短小,染色体基因排列顺序被破坏,对精子成活造成严重影响,出现少精、无精,从而导致不育。
本资料中生育缺陷儿夫妇93对,检出染色体异常4例,异常率2.15%,其中2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染色体各发生一处断裂,并交换其无着丝粒节段,分别形成两条重新排列的衍生染色体,平衡易位虽无物质丢失、表型正常,但是其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可以形成18种配子,其中1/18为正常,1/18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他们生育染色体异常儿的可能性为50%~100%[1],从优生的角度考虑,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再次妊娠时,非常有必要做产前检查。
据报道,我国一般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频率为0.47%,而有反复流产史者染色体异常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增高,为0.8%~12.5%[2]。本文资料62例夫妇有自然流产、胎儿停育、死胎、死产史 ,检出染色体异常9例,异常率7.25%,其中染色体倒位3例,平衡易位1例,随体区变异3例。臂间倒位在有异常孕产史者中较为多见,人群发生率约为1%[3]。最常见的为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对生育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inv(9)与流产、先天畸形、死胎及智力低下儿有关。有报道有不良孕产史夫妇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发生率为2.02%[4]。在染色体相互配对的过程中,第一次减数分裂配对形成倒位圈,经过互换,形成4种配子,1种正常染色体,1种为倒位染色体,其余2种均带有部分重复和缺失的重排染色体,由此产生的不平衡配子,导致受精后胚胎早期发育不良或自发流产。本资料显示inv(9)可能是导致生育失败原因之一。因此对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染色体的长度变异主要表现在长臂异染色区的变化,一直认为是一种正常的遗传多变性。大Y是染色体异态的一种,多数学者认为大Y是来自Y异染色质中DNA的过多重复,异染色质的重复可能与有丝分裂发生错误、细胞分化、基因调节剂分化有关,从而导致妊娠异常或男性不育。本资料中检出大Y染色体2例,其中1例生育病残儿,1例流产。小Y的产生可能是由于Y染色质的部分遗传物质丢失导致的,也可能是染色质排列过度紧密而影响基因功能的发挥。本资料中检出小Y 3例,2例自然流产,1例不育。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Y染色体多态与不育及自然流产关系密切。
随着优生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的因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有人估计,在先天畸形中有10%是由于遗传病或染色体病引起的[5]。因此对高危夫妇进行染色体筛查,有助于防止复发性流产及出生缺陷的发生。
[1]李琳,朱冬沂.120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遗传学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30(3):373-376.
[2]叶红,郑军,石红.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 [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929-930.
[3]韩晶.850例遗传咨询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J].检验医学,2013,28(1):44-46.
[4]胡誉,成都地区2745例遗传咨询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89-3591.
[5]石太芬,沙海燕.如皋地区1 505例遗传咨询者的染色体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12):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