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企合作模式的交通出行服务与管理研究

2015-06-0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交通服务信息

段 闵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 230051)

1 行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交通运输出行信息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出行信息不畅等问题,并要求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方案,建立共享交换机制,推动部省数据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积极促进政企间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应用。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1个地市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中,7个城市建立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另有113个城市依托政府网站提供各类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总体来看,以网站Web服务为主,逐步引入移动应用服务、手机短信、手机WAP、交通热线、交通广播、交通微博等,不断丰富出行信息服务的方式。

社会公众对于出行信息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出行信息服务市场,百度、高德、谷歌等企业提供的出行信息服务拥有大量的用户群,在方便百姓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百度地图覆盖了国内全部城市、数千个区县,主要为公众提供目的地检索、交通出行、本地化生活三大类服务;高德地图是国内一款免费地图导航产品,覆盖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澳门,遍及337个地级、2857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单位,提供地图导航、生活信息、出行指南等服务;搜狗地图数据覆盖全国近400个城市、3000个区县,主要提供全国自驾车路线导航,以及130个城市的公交换乘服务,还提供长途车站、商店、路书、卫星图等应用;谷歌地图是Google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覆盖范围从原先的美国、英国及加拿大扩大至全球,在交通、旅游、地理等多种领域均有应用,操作简单方便。

2 存在的问题

2.1 出行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大数据应用未见成效

随着交通行业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尽管已经有很多信息得到采集,但由于公路、水路、城市交通、铁路、民航等领域还各自相对独立,各业务数据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各大型交通企业,缺乏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另外,绝大多数区域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数据信息整合目前仍未开展,没有一个统一平台提供公众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无法产出全国交通信息一体化大数据成果,当前的数据地域分散、规格多样,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

2.2 服务质量总体不高,需求与现状的矛盾凸显

目前,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虽然通过出行信息系统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服务能力,但服务质量总体不高。主要表现在公路、气象、养护、施工等信息基本实现了共享,但客运场站、长途客运、水路客运班线等客运基础信息、道路流量、营运车辆运行动态等交通动态信息共享不足,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时,系统功能和性能有待完善,各地方建设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仅提供本地区服务,无法满足公众跨区域出行的需要,有些很难满足交通应急突发事件发生后用户大批访问量的需求。

2.3 现行机制对管理与服务的影响

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从事行业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力量和网络、主机、存储等系统运行的基础条件有限,加之在现行的政府财政管理机制下,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难以获得运维经费的支持,势必影响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互联网企业限于权限以及基础采集设施的投资规模,存在基础数据不全的问题,以及可用业务数据的壁垒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同时,鉴于企业本身性质,部分涉及到社会安全等敏感数据,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3 基于政企合作的交通出行服务与管理模式

鉴于以上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围绕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笔者提出基于政企合作的交通出行服务与管理模式。即在“政府部门负责标准和规则制订、社会各方公平使用信息资源”的原则指导下,做到交通信息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方面,在政府“无形的手”的推动下,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综合交通数据云平台。该平台将以各地各子行业交通信息为基本单元,同时利用互联网企业既有的资源,将信息化与行业充分融合,进而保证数据质量,提高其有效性及可用性。

另一方面,在云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各方共赢的、可持续运转的交通信息服务新局面。对于行业管理,可基于平台衍生出大数据交通决策支持体系等一系列与管理体制机制相匹配的信息化支撑产品;对于企业,可以打造信息采集—信息应用—信息服务的完备的产业链;对于公众,可得到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以及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信息服务的多层次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云平台的系统功能及实施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的,对交通云平台架构进行构建,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依托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数据资源和互联网企业的综合交通数据云平台。先期将现有的交通运输服务信息,借力相关企业对各领域各部门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部、省、市以及各子行业、各交通运输企业各个层面的交通信息服务相关数据的共享平台,逐步覆盖高速公路、长途客运、城市交通、水运、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各领域。

图1 系统功能及实施内容框架图

(2)在综合交通数据云平台基础上,形成开放的全国交通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即针对具有数据应用价值的一个普适环境,在此环境下要求遵循出行信息服务的标准规范,细分数据应用市场。探讨将通过API服务等方式,向第三方开放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市场规则的制定以及对其日常管理,促进交通服务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业服务能力。各级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落实责任主体,对数据按等保要求进行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使用数据。

(3)在面向公众的出行服务方面,通过实现跨区域、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综合信息展现及出行服务功能整合,支撑起人机交互、简便的交通出行规划功能,构建一个面向公众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网络。

(4)在面向政府的大数据决策支持方面,通过与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提供各级管理部门日常或重大事件时期的交通运行趋势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5)运营模式方面,可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按照政企合作、资源共享、收益分享的思路,开展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信息的共享应用。

4 结论与展望

城市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将从目前的数据采集与提供方、服务提供方的双重角色,转型为数据采集与提供方为主,成为交通信息服务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可依靠互联网企业实现本地交通信息服务,而不需要自建服务系统;互联网企业作为服务提供商可提供全国范围的交通信息服务,纳入社会服务链条。综上,这种基于政企合作的交通出行服务与管理模式,将行业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其他交通信息服务企业,在交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互为补充、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1]赵冲久.以信息化智能化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升级——关于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5):18-20.

[2]陈景艳,杨健.铁路信息化模式的探讨[J].情报学报,1999(18):205-213.

[3]高玉荣,谢振东.智能交通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整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12):60-63.

[4]周存信.基于联网数据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5):28-30,32.

[5]刘振华,曹剑东.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部门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10):26-27.

猜你喜欢

交通服务信息
繁忙的交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小小交通劝导员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阅读理解三则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