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编制问题探析

2015-06-07张亮

财会学习 2015年22期
关键词:收支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文/张亮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编制问题探析

文/张亮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科学、规范、合理的编制预算、实施预算,加强预算考核能够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对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预算编制过程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预算编制的对策,希望通过预算编制水准的提高,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高校;预算;编制;问题;对策

预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总体控制与规划,它是单位一系列的目标、宗旨、方针、政策、程序、规则等的集中体现与表达。高等学校预算综合反映了高校的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是高等学校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来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以此作为高校组织日常收入和支出的依据。高校预算具有效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当前,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种问题与漏洞,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的产生。高校必须改进预算编制方面的管理,才能持续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编制出现的问题

(一)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完整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主要指在预算年度内安排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年度各项收入的合理预测,是以货币的形式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规划,也是学校内部各单位资金分配的具体体现。高校预算编制的内容应当囊括全年的总收支。然而,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办学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的总体要求,资金来源趋向多元化。负债资金、单位经济实体的收支情况等没有纳入到学校的预算管理中,游离于体系外的预算外收支成为了监管盲区。另外,由于追加财政拨款及学费欠费情况的普遍存在,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难以精确估测,在“以收定支”预算管理模式下,支出预算的分配也缺乏全面性。

(二)财政预算分配体制欠合理

当前,财政部门预算主要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项目支出预算通常是在年度中期,采用项目申报的方式评审拨付。生均定额拨款不足时,财政预算也通常按照项目支出预算的方式补足,致使高等学校的基本支出预算数额不足,而专项经费预算则数额相对较大,所占比例也较高。高校在支出安排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基本支出紧张而不够,项目支出国库结余的状况。另外,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拨作支”的核算模式,在财政确认支出的时点上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勾稽关系,存在着明显缺陷。

(三)高等学校预算编制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高等学校编制预算的技术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固定预算法或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是考虑以往预算年度内综合、均衡的预算水准,将年度内的业务水平固定化,从而确定预算指标,固定预算法以业务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为预测前提,预算编制较为固化,简单但不实用。

增量预算法,是在考虑预期增量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基期存量,从而确定预算控制数的一种方法。即下年度的预算制定是以上年度的实际收支为基数,在此基础上,考虑下年度各项事业活动的增减情况,进而确定预算。增量预算法假定上年度收支产生的基数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依据业务活动的增减情况,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经费进行预测。该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在于简单便于操作,缺点是它假定上年度的预算执行结果是合理必须的,这就很可能因为上年度支出规模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本年度预算的不准确,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容易让学校某些部门养成使用预算资金的“等、靠、要”的恶性,打击各个部门开源节流的积极性。

(四)分配与需求的有效衔接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预算从形式上划分,可分为财政部门预算和学校综合预算方案。学校综合预算方案是学校综合的全年度的收支计划,较财政部门预算具体、全面。传统观念认为,高校财务预算只是财务对各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各单位只需配合执行,财务预算的编制仅限于财务部门单独完成,严重缺乏其他部门如科研管理单位、教学机构、后勤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参与,预算的执行和落实也得不到其他部门的理解,给财务预算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诚然,就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财务部门对于校内外杂繁的业务活动了解十分有限,对于类型相同部门的个体差异了解不透。预算的分配与需求、主体和客体缺乏有效沟通,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受到影响,造成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与学校的资金供求相脱节,使得学校事业发展缺乏有力的财力保证。同时,校内绝大数部门只关心资金分配指标,根本不考虑学校宏观的总收支状况,于是在申请本部门预算时,一味地追加资金需求量,千方百计的争取拨款,造成了预算的盲目性和不合理。

(五)预算随意性强,预估性较差

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为了保证预算的“刚性”约束,又适当地保持一定的灵活度,通常在预算项目中留有“机动经费”,用于弥补预算超支。这种做法,没有做到将预算的明确细化和实化,鼓励了预算赤字的产生,导致了预算与实际偏离较大。再者,高校行政管理上的短期行为,同样,也影响着预算支出的科学合理性。

在预算收支估测中,高校非税收入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高校非税收入中,事业收入受欠费、退学、招生报到率等因素影响,测算的准确性不高。另外,财政对高校事业收入的管理,采用全额上缴,拨款返还的方式,非税收入当期若不能拨款返还,则形成了高校事业收入不确定的调节方式。

二、改进高校预算编制的对策

(一)全面推进综合预算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制度

高等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升预算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将学校的各类来源资金,实事求是的纳入到综合预算方案中。对学校的各类资金包括负债筹资、附属经济实体的资金收支等常见的预算外收支进行科学估测,统一纳入到学校综合预算的范畴中来。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加强对预算资金的核算管理,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

(二)建议改善财政预算分配体制

财政预算分配应最大可能的将项目支出预算纳入到年初的部门预算体系中,减少在年度中期以项目申报方式评审拨付的比例。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生均定额达标预算,以便于高校在期初预算方案制定时,统筹安排预算收支。财政部门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的分配中,应合理控制两者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适当增加基本支出预算数额,缓解由于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不适当带来的矛盾。

(三)完善预算的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的可靠性

科学、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能够提高单位预算方案的真实性、可靠性,也有助于提高预算执行度。高校在预算方法的选择中,可以将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结合起来,以零基预算为主,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预算金额的大小及重要性的分析,按照综合预估对预算支出进行排序,针对不同性质的科目,甄别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如对跨期项目预算,应当选用弹性预算为主的预算编制方法等,在提高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引入绩效预算的概念,在预算制定的起点就建立起控制体系,便于以后预算项目执行控制和分析评价。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现预算编制的按需分配

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需与教学单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论证机制。应该集思广益,广泛地征求资金需求主体的意见,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预算的积极性。高校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分配的透明度,鼓励各单位参与到预算定额分配标准的论证中来,要及时调整、公示定额分配标准,要普遍推广“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的思想,实现资金需求对于预算分配的合理反馈,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为避免各部门盲目地增加资金需求量申请,财务部门需事先对预算期内的总收支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并对预算总收支做好分类切割,使预算沟通的目的性更强,实效性更佳。

(五)进一步细化、靠实预算,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

预算项目中的“其他”及“机动经费”安排,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倡了赤字预算,怂恿了资源浪费。高校在预算编制时,应明确校内部门各项经费与学校层面控制经费的额度及使用范围。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等一般行政性支出,减小机动经费额度,最大可能地靠实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与实际支出偏离现象的发生。

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与学校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相一致,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行政行为影响下的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实现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有效结合。另外,高校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增加与部门财政预算的匹配度,减少一所高校两套预算的现象。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需要在预算编制的内容与方法,资金供需衔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以促进预算编制水准的提升。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科学资源分配,保障高等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1]戚永忠.高等院校部门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0(12).

[2]董晓燕.高校预算编制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3(8).

[3]许江波.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与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

[4]李现宗.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猜你喜欢

收支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贸易信贷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
大数据SAS工具在跨境收支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