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原始材料的历史认识

2015-06-05周禄丰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原始史料,发散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39-06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白话文,成为中国现代主流的文体;新文化运动对孔教和传统道德的批判,为儒家思想在中国正统地位的终结以及现代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重铸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

正因如此,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极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更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对新文化运动的纪念和重新解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保守主义回潮,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和反思开始增多。同时,王奇生教授发表论文《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主题、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价,这篇论文在学术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影响很大,其中关于“民主”和“科学”实际上不过是新文化运动挡箭牌的观点甚至反应到了高考试题中。这些变化,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一个客观的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选择史料和观点,将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尽量客观全面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上好这节课的一大难题。

湖南师大的余柏青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谈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一堂历史课,并不一定要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也许启发他们提出很多问题的课,才是好课。历史课也不一定非要引导学生得出某个固定的观点和结论,能够培养他们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去分析评判问题,就足够了。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由于针对新文化运动的观点众说纷纭,我决定在课堂上多提供原始材料,少提供现成的专家观点,让学生立足原始材料去分析问题。如果一定要提供专家学者的观点,我就尽量提供正反双方的评价供学生参考。

导入:(起立、坐下)刚才在简单的起立和坐下中,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课堂礼仪。可是要是在旧式学堂,这个礼仪就繁琐了。老师先带着学生一起向孔夫子的画像或者牌位行礼,然后老师接受学生行的大礼,还礼、训话,才开始上课。可大家别嫌繁琐,我们现场超过一半的人连接受这种“繁琐”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女子大多没有上学的权力。

我们废除这种旧礼教,其实才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废除腐朽的旧礼教做了不懈的奋斗,这其中相当重要的,就是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生活即学问,从生活里的细节导入,联系实际,可以形象地批判旧礼教。导入也试图让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思想解放运动,其对我们社会风俗的变革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过程,完成同步导练。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1:今人谈论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德先生”和“赛先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15年9月问世至1926年7月终刊,《新青年》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内中专门讨论“民主”(包括“德谟克拉西”“德先生”、民本、民治、民权、人权、平民主义等)的文章,只有陈独秀的《实行民治的基础》、屈维它(瞿秋白)的《自民主主义至社会主义》和罗素的《民主与革命》(张崧年译)等3篇。涉论“科学”的文章也不过五六篇(主要讨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宗教、人生观等)。

金观涛、刘青峰曾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度作计量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科学”一词出现了1913次,而“民主”只出现了305次。此外“德谟克拉西”(包括“德先生”)208次,“民治”194次,“民权”30次,“平民主义”53次。笔者根据同一光盘版检索,所得结果略有出入:“科学”1907次,“赛先生”6次,“赛因斯”2次;“民主”260次,“德谟克拉西”(包括“德莫克拉西”、“德先生”)205次,“民治”70次,“民权”30次,“平民主义”3次。在总字数超过541万字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系列主题词的出现频度极低。

——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

运动起来的》

师:你如何看待王奇生的这一研究成果?

生: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但它的主体内容却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的设计。同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他的主体内容可能是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因为辛亥革命后已经无人敢于反对民主这个旗号,而义和团运动以迷信对抗科学失败后,也无人敢于质疑科学。

材料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版必修1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反对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

设计意图: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我引入了王奇生先生的一段史料。王先生的论文《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在历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011年天津高考试题还就这一问题做了一道选择题。所以本课的第一个探究就是如何看待王奇生的理论: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但实际上,关于科学和民主谈得较少。王教授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很多反驳,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运用高频词统计的方式来研究历史是否一定准确,有同行就指出,在思想变革的潮流当中,有影响力的论文或许一篇就足够开风气,不能以文章数量的多少来判定“民主”和“科学”是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另一个批驳就是,新文化运动之前,民主和科学谈不上深入人心。王奇生教授并没有提供史料证明新文化运动前“民主”一词在中国已经至高无上,而我引用的胡适关于“科学”一词在中国地位的材料也不一定能准确描述现状。因此,“科学”和“民主”有没有能力充当挡箭牌,护住新文化运动,是值得商榷的。

我在上课之前,也查阅了一些史料和专著,在我所见的范围内,并没有查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发表过大开风气,足以载入史册的关于“民主”和“科学”的文章。另一方面,尽管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并不等于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而是指科学的世界观,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但毕竟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都不是科学家出身,似乎他们也不适合反复讨论“科学”这一话题,因此我觉得,至少“科学”和“民主”这一主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讨论得不多,这一观点是可以成立,是可以呈现给学生的。

至于“科学”和“民主”是不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至高无上,无人敢于质疑了呢?人教版教材上有一段话,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似乎可以成为王奇生教授观点的佐证。但这一表述近年来本身就遭到了非议,许多学者认为,别说在辛亥革命后,就是新文化运动过后数十年,举国之人,又有多少人能准确表述出“民主”“共和”的内涵呢?

关于这点,我注意到,胡适的表述中有这样的字眼:“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反对的态度。”而王奇生有这样一个表述:“到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已经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得到大多数中国读书人的认同了。”实际上,无论胡适还是王奇生,都没有认为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人人理解“民主”与“科学”,那只是“知识界”理解,不懂的人也不敢公然反对而已。结合历史来看,辛亥革命后,尽管国人不一定理解何谓民主共和,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各种变现的专政方式层出不穷,但几乎没有人敢公然挑战“共和”这一国体,袁世凯挑战之后,下场极为悲惨,就是例证。

当然,王奇生教授的理论是否一定合乎实际,还可以进一步商榷,但用其作为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启迪学生思考问题,了解历史采样和搜集论据的方法,把一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提供较为多元的材料,供他们参考,是合适的。

材料3: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仆臣台”。

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鲁迅《灯下漫笔》

20年代《新青年》杂志中一篇题目为《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

设计意图:关于打倒孔家店,我给学生展示了鲁迅的一篇文章,讲述旧礼教的危害。然后摘录《新青年》中一篇关于礼教吃人的稿件,让学生认识礼教的危害,认识到当时打孔家店的必要性。鲁迅的文章侧重的是大而化之的概括,新青年的文章则是具体的事例,两者结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打孔家店,反旧礼教的必要性。

过去我们说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持彻底否定态度,但近年来也有人说,新文化运动不曾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他们的证据如下:

胡适提倡“整理国故”,他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师:胡适曾说“全盘西化”,有人把他当做新文化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有人又以胡适“整理国故”来论证新文化运动并未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个探究题设计得比较深,学生陷入了沉默和思考。但最终还是有学生作答,这位同学读书较多,他借用了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作答,他说,胡适的整理国故,虽然还在研究传统文化,但他其实是在宣判旧有文化死刑的基础上,把中国的文化不再看作一个有生命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而是看作西式历史学研究使用的材料。就好比法国人在研究埃及金字塔,不等于法国人在认可和学习古埃及的文化。

设计意图:关于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有许多争议。就这一点,我自己是倾向于认同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是彻底否定的,虽然新文化运动中有部分学者,包括陈独秀后期的文章也谈到要给传统思想一个客观评价,但这并不妨碍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对于这种争议问题,我想我不能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就这个问题准备了两套方案。如果学生经过思考,认定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持有彻底否定态度,那我下边跟进的提问就是如何看待这种否定态度。如果学生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彻底否定和彻底打倒,那我下边跟进的提问就变成,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采取的彻底否定的态度?

生1: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否定封建礼教对解放个人和反对复辟帝制有积极意义,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是不恰当的。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的诞生有积极的意义,韩国的现代化很多受益于儒家思想,而日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也没有抛弃其传统文化,西方近代思想解放也是宗教改革而不是废除基督教。彻底割裂了传统,就算在物质层面实现现代化,也只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成功,而不是中国的崛起。

生2:我认为在当时那种万马齐喑的情况下,适当的偏激可以理解,不作惊人之语,意见就无法发表出来。正如现代社会上做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并不一定是疯子。彻底否定的态度和保守的社会环境一对冲,就刚刚好了。实际上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还是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的。

材料4: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无声的中国》

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做宝贝。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做宝贝看待的。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首先我希望学生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应当与传统割裂,西方的先进文化应当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观念,可以看作是对西方文化弊端的补充和调整,而重新解读后的儒家文化,是可以和现代化对接的。另一方,鲁迅等新文化干将旧学功底较深,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也未尝不知道,他们的偏激很可能是一种策略。我给学生提供的鲁迅的文章,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后人批判新文化运动时,常指责他们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古人,对古人缺乏温情的敬意。而我们批评新文化运动时,又何尝带有温情的敬意呢?

材料5: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妻丧速归”

黄侃调侃白话文■嗦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反击文言文繁琐

设计意图:黄侃和胡适的争论,重点在于阐述,文言文精炼,但用典过度,反而繁琐。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曲江二首(节选)》

(唐)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伴莫相违。

师:新文化运动主张废文言文,你对此有何看法?

生:当时来看,为了普及新思想,传播大众文化,需要提倡白话文。但文言文典雅、优美,不应当被废除,可以考虑作为少数人的传承。

设计意图:用胡适和杜甫的诗做对比,意在阐述文言文相对白话文的典雅和优美。把文言文和白话文双方的优缺点摆出来。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客观评价白话文运动的情景。

材料6:中国古人了解,语言最多三十年一个变化,因地方不同带来的语言变化也是一种,所以把语言和文字脱开。后人只要花两年的时言,学会了一两千个字,几千年以上的书也能读懂。外文不同了,譬如英文,现在已经一二十万字,还在不断地发展下去。一百多年前的外文古书,现在人已经看不懂了,非要专家研究不可。中国文字不同在这里。

——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

请将下列文字翻译为文言文

圆锥曲线: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e>1时为双曲线,当e=1时为抛物线,当e<1时为椭圆。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

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白话文运动的评价。

生1:南怀瑾的提法是有道理的,但我刚才试图翻译老师提供的两段定义,发现非常困难。因为文言文名词较少,一词多义,语法结构不精准,含糊性和随意性较大,逻辑关系不严密,很难精准地翻译科学文章。所以是不是文言文适合做艺术,白话文适合做科学。

生2:不能翻译可能是我们水平不够。比如圆的定义,清代人将其翻译为“一中同长”,多么简洁精妙的表述。

生3: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你预先知道了圆的白话文定义,当然能够理解“一中同长”。如果你随便给别人看这四个字,他们知道这在说什么吗?歧义太多,“一中”还可以是长沙市一中呢。所以文言文肯定是不适合传播科学的。

生4:文言文适合艺术和传承文化,白话文适合传播科学。而当时传播科学比传承文化更加迫切。另外,白话文更适合传播新思想,只要识字就能看和写白话文,扫盲的速度提高了。所以白话文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意图:作为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台湾学者南怀瑾这段对白话文的攻击,是传播较广的。文言文脱离口语反而更利于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我把这个观点提供给学生后,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个班的学生大体认同他的观点。但他们结合第二个探究活动,还是认为由于白话文有精准的名词和严格的语法,更利于传播科学。

而另一个班有学生更进一步指出,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也会跟着时代变化,口语的变化也会反应到文言文中,所以南怀瑾的论述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这个学生就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思维品质。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课后延伸)

请大家结合教材,回去阅读下列论文,然后以小论文的形式,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钱穆《国史大纲·引言》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鲁迅《灯下漫笔》

在讲述三提倡、三反对时,通常有一种讲述方法,是讲述三个提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我舍弃了这个讲述。因为新文化运动并非一场事先有战略策划、联合发动的运动。新文化运动,很多学者参与其中,他们彼此的立场、观点并不一致,很难说对于这三提倡他们之前做过什么安排和设计,有精确的战略部署。实际上很多问题,他们自己也在论战,如胡适和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并不出自一个管理严密的政党,新文化运动也没有预先做出宣传上的战略策划,所以我觉得三提倡之间基本没有什么严格设定好的内在联系。其实三提倡更多是后人的总结,所以我放弃了这一讲述。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我认为这样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仅凭教材做出判断过于简单,所以我把它做了课后延伸,让学生阅读推荐论文后,完成论文写作,这样可以打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写作论文的能力。

关于这堂课,课后不少同行提出了修改意见。比如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史料对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旗帜的历史意义进行挖掘,又如对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偏激之处、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没有进行深入挖掘。这些意见都很有深度,如果能够再做一次修改,我想会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周禄丰,男,中学一级教师,湖南长沙长郡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