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词汇学中的象似性与隐喻关系新论

2015-06-05卢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系隐喻

卢平

[摘要]象似性和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两大重要课题。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建构原则和概念运作机制,进而为英语词汇学教学和研究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支持。在回顾了各自的理论之后,文章从人类体验、映射、理据以及相似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象似性和隐喻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不可或分,一方的建构和理解涉及另一方;这一关系中隐喻占主导地位。这一结论指导我们在今后的英语词汇学教学和研究中,要更加关注并不断探索这一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象似性;隐喻;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127-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5. 02-06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由此启发了英语词汇学的研究,特别是象似性研究和隐喻研究,这两个方面分别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遗憾的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层面上。国外学者,如乔治·莱可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只是在谈到手语时,才关注到了象似性与隐喻的关系,认为很多象似性符号与隐喻映射模型相匹配,但并未作更深入的阐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菲利斯·威尔科克斯副教授(Phyllis P.Wilcox)以及美国盖路德特大学莎拉·陶博副教授(Sarah F.Taub)也是在研究手语时,注意到象似性符号的隐喻化可以表达抽象概念。国内方面,王寅提到了象似性的隐喻本质,但却并未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严世清也意识到,象似性与隐喻的关系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质将会是一种有力的挑战,但也并未具体论及。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少数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两者的关系。国际上,平贺雅子( Masako K.Hiraga)的研究意义重大,她使象似性研究和隐喻研究的关注点从独立研究向互证互释方向发展。国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 CNKI)各数据库,笔者在硕士论文库中找到相关文章2篇,期刊全文库中找到相关文章1篇,作者们研究了象似性与隐喻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二者在句法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另有评介文章1篇,介绍了在1992年8月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勒大学(Universite Laval,Quebec)召开的第15届语言学家国际会议上,“隐喻与象似性”讨论组提交的论文。

可见,英语词汇学中象似性和隐喻之间的关系被忽视了。然而,深入探讨这一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建构原则和概念运作机制,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为英语词汇学教学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理论概述

(一)象似性(iconicity)

在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Pierce)的符号学,特别是符号(sign)理论中的象似(icon)研究的基础上,经由约翰·海曼(John Haiman)、王寅等人进一步发展的象似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象似性是相似性(similarity)基础之上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之间的非任意(non-arbitrary对应(correspon-dence)或映射(mapping)。象似性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在象似性表达中,特殊的形式用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与之对应;这种对应可被看作是一种形式域(form domain)和意义域(meaning domain)之间的映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这种关联来自认知,而认知又与人类体验密不可分。对应或映射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相似性,它创造并解释着象似性表达。

(二)隐喻( metaphor)

莱可夫和约翰逊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认知领域,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CMT)。其基本点如下:(1)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在语言中,也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体系,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的。(2)隐喻的本质是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3)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源域包含具体经验或程式化了的知识,我们从中获取隐喻性表达;目标域是我们试图要去理解的新奇而抽象的经历。隐喻性表达使我们可以用一个经验域来理解另一个经验域。(4)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交换叫做映射(mapping)。隐喻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是源域结构向目标域上的映射。(5)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植根于身体经验的。在相似性问题上,他们的主要观点是:(1)隐喻可以以相似性为基础;(2)隐喻更可以创造相似性;(3)隐喻的基本作用是通过某一经历来大致理解另一经历,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原有的孤立的相似性,也可能涉及创造新的相似性。

二、关系

从理论上看,象似性和隐喻互有重叠,却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表现为:

(一)从体验方面

象似性和隐喻都以体验为基础。但是,它们体验的方式不同:象似性倾向于本能自发地,而隐喻是积极主动地。

(二)从映射方面

象似性和隐喻都可以看作是跨域映射过程,但是,(1)它们涉及不同的域。象似性是形式和意义之间,而隐喻是意义的两个概念域之间。(2)映射的方向不同。象似映射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因此可以说是双向的;而隐喻映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之上的,因此是单向的。

(三)从理据方面

象似性和隐喻都是有理据的。象似性探求的理据存在于词的音、形、义等各个方面,有语音理据( phonetic motivation),形态理据(morphological motivation)和语义理据(semantic moti-vation)等。据F.W.Houserholder统计(转引自杜文礼),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是完全任意的,也就是说,91%的英语词汇在某(些)方面具有理据性。endprint

隐喻的理据深植于认知。一方面,人类的认知和认知的发展使隐喻成为必然。在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最先进入人的观念世界的总是那些具体有形的事物,然后才是那些抽象复杂的概念;人们通常是利用熟悉、简单、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新奇、复杂、抽象的事物,将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投射到另一领域,从而获得一致化的概念机制。因此,人类的认知在深层次上是隐喻的。另一方面,词汇的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是一致的。词汇的发展以认知的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认知的发展,巩固认知的成果。由于词的形式的有限性和意义的无限性,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是不可能的,而且也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所以人们便赋予一个形式更多相关的意义。一种语言中,大部分词都有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一种形式可以表达多种意义(一词多义现象),一种意义可由不同形式来表达(同义现象)。词汇一方面朝着形式的简约化发展,一方面朝着意义的复杂化发展。隐喻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外在世界的心理模型,而且也提供了意义系统的语言模型。如果没有隐喻来搭建有限形式和无限意义之间的桥梁,英语词汇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统计,70%的词汇意义是隐喻的结果。

(四)从相似性方面

象似性基于相似性。这是由象似性研究的本源决定的。皮尔斯把符号(sign)分为象似(icon)、指示(index)和象征(symbol);他指出,象似就是这样一种符号:它的意义在某种方式上与它本身的形式相似,并把它进一步分为映象(image)、拟象(diagram)和隐喻(metaphor)。从词汇上讲,映象是一种物理上的相似,或称模仿,如拟声词;拟象是一种结构上的相似,如派生词;隐喻符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在某方面的相似来表达某物,如运用(传统)隐喻修辞手段产生了比喻意义的词语。

隐喻可以基于原有的相似性,更可以创造相似性。前者解释了存在相似性的两个事物间可以构成隐喻,后者解释了不存在相似性的两个事物间也可以构成隐喻。这说明,一方面,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隐喻还有创造相似性的功能。束定芳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并以此区分了两种基本的隐喻:一种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另一种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三、对英语词汇学的启发

研究这一关系,对英语词汇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首先,我们要关注它的存在,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就象似性谈象似性,或者就隐喻谈隐喻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在实际中也是办不到的。其次,我们要探索这一关系的可操作性,如何将它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英语词汇学教学和研究中,处理好“然”和“所以然”的关系。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词汇的理据性——隐喻理论与词汇的隐喻化”等,但大多强调了隐喻对象似性单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将二者的关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互动整体。最后,要更新理论知识。英语词汇学教学中,相关理论都过于陈旧:象似性多以理据的提法出现,仅在词的意义中占一小部分;隐喻多停留在修辞学层面,归纳为词义转移的一种方式。这种现状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二者关系的忽视甚至割裂,更谈不上把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可见,象似性和隐喻之间的关系研究在英语词汇学领域大有空间。

参考文献:

[1] Hiraga,Masako K.Metaphor-icon link in poetic texts: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conicity[J].The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fhe Air,1998fl61.

[2] Hiraga, Masako K.How metaphor and iconicity are entwined in poetry:Acase in haiku[A]. In Wolfgang G Muller, and Olga Fischer(Eds.),From Sigh t()Signing: L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3.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sihing Company,200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系隐喻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