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2015-06-05田丽霞
田丽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31-02
地理高考中,综合题分值很大,学生在解答时带有盲目性,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较低,能否答好综合题已成为地理高考成败的关键。
一、认真审题,提取信息
1、审题就是阅读、琢磨、推敲。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审题的要领是圈点关键词语,确定答题范围和要求,展开联想建立解题模式。3、怎样审题?
(1)审设问:设问中包含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解答方式词。
例 :简要说明(解答方式)西南地区(条件限定)水能开发(中心词)的有利因素(内容回答词)。
①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是问题的心脏,明确考查的是哪一地理事实或原理,围绕中心词择答题模式。
析:通过分析中心词自身的特点来分析意义
(1)资金、技术密集型→利于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升级(2)与其他产业联系密切→是综合型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3)属交通部门→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
注意一些易混概念
Δ地形类型与地形区名称
基本地形有5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而地形区要写具体名称。例如,在答题时,问青藏高原的地形应该答高原,而问地形区应该答青藏高原
Δ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分耕地(水田和旱地)、草地、林地、滩涂、沼泽、建设用地等,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的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类型按生产对象分类通常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按投入多少分类为粗放农业(投入少)和密集农业(投入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和商品农业(发达国家)。
Δ交通条件与交通位置条件
交通条件是指交通设施状况,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例:上海交通设施完善,海陆空交通便利,交通位置条件指某地与重要交通线的位置关系和比邻关系
例1:上海位于长江口,长江航运的终点;我国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交汇
②条件限定词---范围、时间、地点
据此确定答题范围,组织答案要点
例2:近年来荒漠化面积显著增长的原因?
析:实际上是提醒你回答人为原因
例3:石家庄市冬季SO2浓度大的原因
析:来源----取暖燃煤 不易扩散----逆温 不易落下----降雨少
例4: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在每年夏季电力供应特别紧张,分析主要原因。突破点:考虑夏季的供需矛盾
答案:⑴夏季常有伏旱发生,降水少,发电量减少。⑵空调的使用,农业灌溉机械的使用,使得生活、生产用电量增加,电力负荷加大
③内容回答词----确定答题角度
是影响因素,还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是直接原因,还是根本原因?是中心词考查的对象,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例1:分析西南旱灾的地形因素
析:这里的地形因素包括总体地势、地形特点、特殊地貌、土层厚度
例2.简述热带雨林破坏引发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答案: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等 全球变暖(×)
例3: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
(1)地理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
(2)内容:开发资源、保护环境
(3)经验:(必修3)p50
④解答方式词
A.描述与分析
例1:描述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的水文特征, 分析巴拉圭河与巴拉那河的水文特征
B.比较类的要分别作答,并注意比较的对象、要求(同、不同)、角度。
例:叙利亚沿北纬35度自西向东,冬季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与原因。
答案:①特点:自西向东减少。
②原因:西临地中海,冬季盛行西风,气流遇山地阻挡抬升,易形成地形雨(4分);气流越过山地后,下沉增温降水减少(2分);东部广大地区位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4分)
C.判断类的要先回答判断的结果,再回答理由
D.评价类、影响类、条件类的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
例:分析巴黎盆地的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⑵审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①区域图:比例尺、方向、图例、经纬线、
海陆轮廓、河流的水系形状、流向及支流分布、山 地、湖泊、等值线及图例标注的其他地理事物。
②等值线图:
关注等值距、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及变化等值线的走向、疏密变化、局部闭合,若走向不一致时要分段描述
③坐标图、剖面图----关注纵横坐标 的名称、数值、曲线或折线的变化趋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分析。例:线的递减段表示纵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斜率大的一般变幅大。三角坐标图要注意坐标原点的位置。多要素组合的坐标图,要看清各条线的含义。
④饼状图、扇形图、结构图注意备注信息、各要素比例的大小及变化、极大值、极小值的分析、整体结构特点并能对结构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⑶审分值:目的是明白采分点的分布
二、构建联系
⑴问题与信息间的联系
“论从文(图、表)出”,找出材料与设问的连接点,阅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读材料是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去读,从材料中找出设问的突破口,用原理对材料进行加工,得出答案。
例:材料: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每年春季,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潮湿暖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
问题:分析“龙卷风走廊”龙卷风多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这里位于---以东,---以西,南临--,为地势相对较低的大平原,南北气流畅通无阻,---与----相遇,产生上升气流。
⑵材料、问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①重视知识迁移:材料与问题无论以哪种新情景、新面孔出现,仍旧与所学知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总能找到知识的对应点。把材料、问题与教材原理或规律对照,就可以明确解题方向。例:简析购物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网络店铺数量大的原因。 知识链接---商业中心的区位
三、规范作答
1、规范作答的宗旨是切中要点、术语准确、条理分明。
2、规范作答的标准是:①段落化、序号化。②先主后次、先自然后人为、先内因后外因 ③书写整洁,没有错别字,不留空缺例:冲积平原≠冲击平原, 年际变化≠年季变化, 补给水源≠补集水源
3、表述要求:一语中的,条理分明;文字简明,切忌泛泛;因果对应,推理自然;运用术语,表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