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班级管理的三点经验

2015-06-05安永合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一年级经验管理

安永合

摘 要:一年级管理要做好两个方面:习惯养成教育和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习惯常抓不懈:抓什么习惯?抓谁?怎样抓?培养集体意识: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关键词:一年级;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74-02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纪律性差,他们可爱天真但难管理,教师工作量大,管理任务异常艰巨,“嗓子都哑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在降低自己的劳动强度的同时,又能提高管理效率呢?自从接手了一年级的工作后,经常与同事交流,网上检索,经过思考、探索、交流且实践反思后,觉得

一、良好习惯常抓不懈

行为重复三次形成习惯,习惯分善与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抓习惯教育的目的。良好的习惯有些是学生自觉形成的,有些则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抓习惯教育的重点就是抓靠外力促进学生形成的习惯。教师头脑中要有3个问号:抓什么习惯?抓谁?怎样抓?

1、抓什么习惯?一年级是小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主要有9个方面:学习好习惯、做人好习惯、卫生好习惯、饮食好习惯、阅读好习惯、安全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劳动好习惯、礼貌好习惯。这些习惯涵盖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只要学生

2、抓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所有学生都是我们工作的对象,但学生又是不同的,存在差异,因此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力度也有差异。表现优异的学生正好树立学习榜样。

3、怎样抓?这是每位教师最关心也是老师没抓习惯教育的重点,我觉得可以这样尝试:

(1)初始阶段教师引导,明确的告诉学生课堂上应该怎样做,物品摆放有序,上课要倾听,认真思考,听讲时不做小动作,不与附近的伙伴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这些,老师会比较轻松。要注意抓典型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树立学习榜样,刚入学的小学生都是向上的,换句话说就是很可爱,教师的话很管用。在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渗透其他习惯的教育。

(2)建立制度,学习守则。“小红花”我觉得就比较好,每朵小红花都是学生进步的表现,同时他也能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在班内形成一种风气,“我要做个好学生”,用小学生守则来要求自己,小学生守则必须和学生一起学习。

(3)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一些习惯的培养,一方面依靠教师的说教,但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说教,要有丰富的形式,如顺口溜,编儿歌等。用朗朗上口的句子,清新的儿歌等形式可以将良好的习惯要求烙印在学生的心中,当学生有偏差时一句话就能纠正,比大道理强多了。

(4)要有耐心,并有坚持精神。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强化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严格的反复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5)要注意班级中的特例。

一个班中总会有一两个“特别”的孩子,也许有的班级不止两个,这几个学生是“宝贝”,他们情况很特殊,一定要摸清情况,治“病”救人,他们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管理好老师很轻松,甚至他们都帮你想好了,管不好,工作一团糟。

一年级是小学的起步阶段,尤其是新生入学后的一到三周,更是各种习惯的初步培养阶段,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我们甚至可以将知识性内容的学习滞后,而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师生活动的中心。如果我们进行的养成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他各项工作将顺水行船。

二、培养集体意识

对于一年级甚至低年级,班级意识,集体荣誉感还比较淡薄,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为了便于管理,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树立良好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1、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这要求班主任除了要用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呵护学生,还要在班级里建立合理、公平、民主的制度。人总是需要制度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应该能够向学生指出努力方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也是人性化的,能够充分考虑到人性的优点

2、建立得力的班干队伍,促进班级凝聚力。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培养班干部切忌教师随便点将,草率行事要是让干部在班级中逐步成长起来,要有一个扶和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接受,让干部得到锻炼,为干部开展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个人主义,是班级凝聚利的破坏者,发现个人主义的苗头,严厉的说教和强制的命令只会让学生表面上顺从,这时不妨讲些故事。比如折筷子的故事,十个手指头的故事,蚂蚁搬青虫,还有石头汤的故事。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充分体会到只有每个人都取得进步才能使班级变得更加强大。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同样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对班级管理必有促进。

三、培养坚强后盾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教育的问题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就可以解脱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此要做家长的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在自己的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能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指导家长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做孩子思想行为的榜样。教育德为先,做人的教育是最基本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家庭和睦幸福,家长要身体力行,让学生听到、看到、体会到和、孝、善、信、忍、勤等传统美德,在成长中陶冶性情,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倾向性。另一方面,要教育家长正确引领孩子成长。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不是说家长就不用管(或指导)孩子了,其实一年级家长比高年级的家长还要辛苦一些,应该做以下事情:

1、过问,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成长情况。如问问他们今天学了什么,有哪些高兴的事,有哪些不高兴的事,邀请他们跟你一起做某些事情等等,通过孩子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采取合理措施。

2、正确指导孩子。培养独立做事能力,培养守时习惯,培养复习预习习惯等。对家长的教育就是让家长明确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自己如何做,可以灵活进行,如家访、家长会、发放资料等。这也是低年级的一项重要工作。

低年级工作量大,尤其是一年级,琐碎的事情很多,学生年龄小,处于学习、集体生活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增强学生集体意识既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可以使我们顺利开展各项,同时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猜你喜欢

一年级经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如何养成“叙事文本”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