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15-06-05黄大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高中数学培养

黄大康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其次要优化课型建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再次要改革评价导向,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主动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63-01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不能总以自己的眼光,从成人的角度去过多的干涉学生,去要求学生,去左右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传统的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而在知识爆炸的 时代,那种“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到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众所周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因而,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把信息变为知识,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触类旁通。从而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3、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定“上课答问、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时课堂就象一个“大茶馆”,学生学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者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二、优化课型建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优化课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从课型建设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常见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型: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2、目标型: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3、交互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强调师生合作,教学合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4、情感型: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而情感是维系这一过程、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纽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渗透内容,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功能。通过学生的内化和吸收,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就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成为这一体验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过程,升华为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评价导向,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评价是教改的杠杆。随着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势必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功能,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新的评价体制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会学”,突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向性。要通过这种评价,使教师明白:“教学生学”是维持性的教学,只是一味地面向过去,而“教学生会学”则是创造性的教学,他面向未来,旨在引导学生迎接未来的知识挑战。

2、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权重性。要通过这种评价,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在教学方式的评价中设立教学方式有创新或勇于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等条目,并加大这方面的正向权重。反之,对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师,则趋向于负向权重,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从“笼统”、“模糊”到“量化”、“标准化”,突出教学活动评价的规范性。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在天天新、课课新的努力中营造创新氛围,要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要通过“标准化”的运作来展示。如一堂数学课是否完成了任务,至少要有以下几个达成目标: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能否有40%的时间去让学生“动”;学生“动”的面是否能在90%左右;80%以上的学生是否能掌握80%以上的新授内容。另外充满创新氛围的课堂,还应是“民主型”和“合作型”的。

总之,迎接知识时代的挑战,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课堂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而应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高中数学培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