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启示

2015-06-05汪翠萍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席勒艺术教育

汪翠萍

摘 要: 席勒认为,现代社会导致人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只有通过美与艺术才能使感性和理性达成统一,从而获得完整的人性,建立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在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开辟了以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对推进高校艺术教育,改进美育教学,增强高校艺术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因材施教,构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艺术教育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被誉为“现代性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1]52。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于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对我国的美育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今,重新审视席勒思想,这对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崭新的理论启示意义。

一、审美救赎对增强高校艺术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启示

面对德国转型时期人性的沉沦与堕落,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审美救赎之路。

作为时代之子,席勒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社会与人性的分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指出:“在这架粗糙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艺术失却了任何鼓舞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喧嚣市场上艺术正在消失。”[2]19-20同时,席勒明确指出,政治上的改进要通过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又只能通过艺术。他认为:“必须找到一种国家不能给予的工具,必须打开尽管政治腐败不堪但仍能保持纯洁的泉源。”[2]69而“这个工具就是美的艺术,这些泉源就是在美的艺术那不朽的典范中启开的”[2]69。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从曾经为之欢呼的法国革命中看到暴力手段的弊端,对时代的缺陷做出生动的描绘和批判,进一步唤起自己对希腊罗马文艺和精神的向往,决心从普遍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素质入手,力图为人类找到一条既不以武力夺取又能长久保持政治自由的理想道路。因此,他首先找到了近代社会的缺陷——人性的异化、片面化的分裂状态,并深受康德影响,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为现代社会导致了这两方面的分裂。其次,席勒从人性本身之中寻找克服人性异化、片面化的分裂状态的灵丹妙药,在人性之内找到了与人的游戏冲动密切相关的美,认为只有通过美与艺术才能使感性和理性达成统一,从而获得完整的人性,使人通过审美的王国最终走向政治自由的王国。

席勒在当时的德国提倡审美教育,并将审美教育作为社会与政治改革的有效工具,这对于促进德国文化的发展、提高审美趣味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面对中国社会现实,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曾吸取席勒学说,规定美育是教育宗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有学者指出“赋予艺术以解救的宗教功能”[3]307,重拾起人文理性的价值尺度,始终以人作为自身的目的来关怀,人类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栖居在审美世界中的生命快感。时至今日,国家提出推进高校艺术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契合了当今时代需求。政府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培育“纯洁的泉源”,而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关乎国运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中,高校需要充分意识到“美育”对改良社会、促进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审美教育的概念、意义、内容及方法。审美教育要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并且,根据审美教育的要求,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帮助富有个性差异的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以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对构建理想人性的神圣使命。在物欲、功利无限膨胀的时代,通过艺术审美在人的动物式感性欲能中灌注进理性精神,在人的抽象理性形式中灌注进感性的活力,从而弥合人性的现代裂伤,恢复人性的和谐状态,进而建构理想的和谐社会。

席勒认为:“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2]21席勒将美和艺术作为拯救人性的良方,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所应有的存在缺陷,将抽象的审美教育推向现实政治改革及人生研究,这对增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艺术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对注重高校艺术教育因材施教的启示

由于美的溶解作用和振奋作用,席勒把现实中的美分为两种,即“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溶解性的美”类似于优美,使人精神松弛,适合于紧张的人,以调节现实当中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的人的心理,从而教化人的粗野和僵化。而“振奋性的美”则类似于“壮美”,使人精神紧张,适合于松弛的人,以给予软弱和衰竭的生命一种富有生有生气的力量,从而教化人的软弱无能、温良松弛的人,使之获得力量,变得刚强。为了防止不平衡造成的缺陷和缺陷造成的不平衡,导致人性的片面、畸形发展,席勒主张要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并且,在审美教育中应当采取刚柔相济的态度,将两种美结合起来。这样,以优美与崇高结合为一体的审美教育就可以同时产生松弛与紧张、温良与严肃结合的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功能,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把精神的人带回到素材和感性世界,从而把对立的人性消融在理想的统一中,消除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肉体和心灵的冲突,克服人性的片面发展,避免人性的畸形或异化,使人经过审美王国,进入道德的自由王国。

席勒对上述两种美的作用的阐述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这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实际而深刻的。在课堂艺术教育中立足于“高”和“准”,选择高品位的艺术作品讲析,在课堂以外,采取多角度、多渠道、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方式,使课堂内外的艺术教育相互补充,使“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准确把握思想导向,帮助学生分辨真伪、善恶,从而教育人、改造人,使人性中原本对立的形式达到统一,弥合人的处于感性与理性分裂之中的心灵世界,实现最崇高的人性追求。

三、“美从自己内心深处表现出真理”对构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但是,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的艺术低俗化、功利化倾向,席勒力主艺术对于“兽性满足”和“性格腐化”的超越,成为精神力量的“自由的表现”,要求艺术家的创作是发自他心中纯正的理想性格,不仅要以纯洁的心热爱真理,而且要以美从自己内心深处表现出真理。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思想,而且会吸引人的感官。

席勒认为艺术虽然与时代有联系,但因艺术家心中有一个可能与必然相结合而产生的理想,他的创作是发自心中纯正的理想性格,因而高尚的艺术不沾染任何时代的腐败,它超越时代。艺术家不是以严峻的态度对待他的同时代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他们,使他们在闲暇时得到娱乐,不知不觉地从他们的娱乐中排除任性、轻浮和粗野,再慢慢地从他们的行动乃至意向中逐步清除这些毛病,最后达到性格高尚化的目的。并且,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努力使他的作品接近审美理想,他善于克服他采用的那种艺术种类(音乐、美术、文学中的任何一种)特有的局限,善于保持它特有的长处,他充分运用这类艺术的特点,使它具有更普遍的性质,从而达到完善的风格。

借鉴席勒有关美的艺术作为人性“高尚化”工具的理论,有助于提高高校艺术创作者及艺术教育者的纯洁性。结合席勒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论述,这就要求高校切实做好艺术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以优化结构和提高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为重点,实行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专兼结合、合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的方针,建设出了一支“人员精干、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艺术类任课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深刻而细腻的美感体验,适应艺术教育的现实需要。还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学科教育,它更多地体现在作品欣赏品评活动中,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始终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艺术教育者超越时代的流俗与腐败,“从他那超自然天性的洁净的天空,向下流出了美的泉流”[2]70。

总而言之,席勒基于近现代德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提出审美教育的使命,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我国当前大规模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审美的世界观,拯救现代文化危机,纠正过分功利化、实用化的教育思路,抵制市场化、低俗化艺术现象,建设当代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并且,围绕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需要吸收中西理论资源,建立当代艺术教育理论体系,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理想人格。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中获取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理论资源,推动美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现代性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猜你喜欢

席勒艺术教育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席勒的烂苹果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