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时期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成因分析

2015-06-05

山西建筑 2015年4期
关键词:手工业街巷城市规划

郝 思 嘉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唐宋时期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成因分析

郝 思 嘉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论述了里坊制的形成及发展,分析了里坊制在唐宋时期的瓦解与改革,并研究了街巷制进入历史潮流的成因,指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进步是促使里坊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街巷制取代里坊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里坊制,街巷制,唐宋时期,城市规划

1 里坊制的形成

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最小的“居住区”管理单元,里坊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里坊,里坊内为居住房屋,里坊同街道之间有门相隔,坊门管理森严。早在公元前7世纪~8世纪,东周建洛邑(今洛阳附近)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先秦称作“闾”或“闾里”,从北魏时期出现了“坊”的名称。唐代沿袭魏制,实行全城单元封闭式的坊间管理,将里坊制推向高潮。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市坊分开,居民区和市场是分开的,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坊外也有纵横道路用于出行(如图1所示唐代里坊制街道),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王城把皇族和政府机关同居民区分开,严律规整,“市楼”又称“旗亭”,是市场管理机构所在处,开市时于此升旗。夜晚实行宵禁后,每一个坊就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描写的就是唐长安城晚上鼓一敲,人们就回到坊墙里,街道上空空荡荡的情形。这样的制度极有利于管理和治安,但却给人群交际带来了不便。

2 里坊制的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分工细致化,唐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官府使用。民营手工业以商品生产盈利为宗旨,产品除了少量自用,大部分都作为商品供给市场谋利。手工业商品的发展,唐代的商业发达,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社会已视商业为一项重要职业,商人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到中唐,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先的里坊制已经不能满足商业需要,商业的发展从当时的货币上就可见一斑:开元以来,金属货币通货量激增,而传统的绵帛日趋下降,玄宗不得不下令钱货通用,差点解除了铸币的禁令[2]。这套市制开始动摇。到了晚唐的时候,有些官府甚至下令禁止现金出境,可见此时的商业已经十分发达,传统的里坊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成了阻碍市场交流的障碍,于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坊内设店面,穿凿围墙开门设店的破坏举动,而在这之前,也已经有官府在市旁造点出租,扩大规模。商品增长与旧制度的矛盾日趋激化。这时,不仅在空间上出现违反旧制的行为,在时间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日中为市”,出现了夜市,之前的“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下,散”已经渐渐形同虚设。例如晚唐的时候,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扬州,竟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这种大都市一般的街区构造,出现了“夜市千灯照碧云”这样的一派繁荣景象。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像扬州这样热闹而繁华,哪里商业发达哪里就会出现改革,可见经济活动的丰富与否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条件。自从出现破坏旧市制的行为开始,封建统治者就出台政策想要维持传统市制,恢复到之前的里坊制,但不论是斥资修复围墙还是下诏书禁止,都无法阻止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改革。这种封建专制与市场经济的对抗一直延续到唐王朝的覆灭。发展到五代,周王朝改造汴京时已承认临街开店的合法行为。进入到北宋,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里坊制度的改革也日趋完善。《宋史·魏丕传》记载:“撤本坊旧屋,为舍衢中,收僦直及鬻死马骨,岁得钱七千余缗,工匠有丧者均给之。”宋徽宗崇宁年间,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这等于承认了沿街立商的合法性,导致街墙纷纷倒塌开放店铺,北宋晚年仁宗年间,商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改革活动扩大化,这次来势凶猛,一举冲毁了传统的围墙,城市重新按照需要布置商业点。东京城市彻底突破了里坊制,形成了市坊有机结合,以行业街市为主的全城商业网,主干道的沿街遍布商铺,转封闭式为开放式,东京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大都市,繁华至极,这是顺应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至此,城市的规划制度有了一个空前的变革,城市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3 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变革原因

街巷制自西周伊始,经历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繁盛期,至唐宋开始衰落。改革从唐末开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维护与破坏,在封建统治者的干预下缓缓前进,不断反复。直到南宋的时候,才完成了彻底的转变,大胆的城市改革是一次重要的城市规划历史转变,街巷制是商业贸易、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看似只是“一堵墙”的问题,但将这堵墙推掉经历了近四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商业经济力量就是这场大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笔者认为,导致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唐开始,民间私营手工业蓬勃发展,手工业技术成熟,对外盈利需要日益扩大化,“围墙”已成为阻碍发展的障碍物。2)唐宋经济繁荣昌盛,人民思想相对自由开放,文化水平较高,为打破传统旧制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3)在出现破坏行为的萌芽时期,就有官商勾结赚取利益,后来演变成房廊的租税成为政府机关的合法收入,政府收入增加,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活动的发展。4)宋东京城中,达官显贵与朝中大臣也有居住于里坊之中的,为便于这些人的进出和上朝,坊门开闭时间趋于随意性,极大削弱了里坊的约束作用。5)宋时金人入侵,高宗南迁,而南方自唐就是经济中心,加上政治中心的迁入,使经济更为蓬勃发展,顺利推动里坊制的改革。

4 结语

街巷制取代里坊制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高等级制度最终将取代低等级制度,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街巷制是经济发展、社会意识进步、国家政体制度演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街巷制的发展适应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其经过元、明、清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很多旧城区和老城区也仍保留街巷制的布局。

[1] 刘 继,周 波,陈 岚.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6):171-174.

[2] 贺业鉅.唐宋市坊制度规划演变探讨[J].建筑学报,1980(2):97-98.

[3] 贺业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108.

[5] 姚 庆.我国古代里坊制度发展演变考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7-18.

[6] 李昕泽,任 军.里坊制度发展演变特点新论[J].建筑与文化,2014(3):94-95.

[7] 郑 卫,李京生.唐长安里坊内部道路体系探析[J].城市规划,2007(10):81-87.

[8]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J].社会科学,2007(12):132-138.

[9] 李昌九.隋唐洛阳里坊制度考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94-98.

[10] 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73-110,249.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Jie-xiang system replacing Li-fang system during Tang-Song period

Hao Sijia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Discussing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fang system, analysing its collapse and reform during Tang-Song period, and researching the causation of Jie-xiang system’s appearing. Concluded that economic progress and social conscious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the Jie-xiang system replacing of the Li-fang system wa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social development.

Li-fang system, Jie-xiang system, Tang-Song period, urban planning

2014-11-21

郝思嘉(1989- ),女,在读硕士

1009-6825(2015)04-0008-02

TU098

A

猜你喜欢

手工业街巷城市规划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边走边唱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雨中的街巷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