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与16排螺旋CT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

2015-06-05谭志坚

关键词:椎间盘颈椎病颈椎

谭志坚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70)

DR与16排螺旋CT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

谭志坚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70)

目的研究DR和16排螺旋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203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3例进行DR及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100例进行单纯DR检查、诊断。结果实验组各项异常X线征象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16排螺旋CT检查可以使病人的椎间盘突出、膨出的具体程度、椎体后缘增生、横突孔与椎管的形态大小、后纵韧带的钙化情况更好地显示出来,与DR共同进行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DR;16排螺旋CT;诊断;颈椎病;临床意义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病人的颈椎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关节及骨增生肥大,进而导致脊髓、血管、神经刺激或者受压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在颈椎病的临床诊治中,其影像学诊断、检查一直是医生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参考指征。伴随多排螺旋CT、医学影像学不断的发展、应用,致使颈椎病诊断、检查上到了新的台阶。笔者就DR及16排螺旋CT对颈椎病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作如下详细的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在2012年6月-201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例,女性108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8.69)岁;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颈肩部酸痛、僵直,记忆力逐渐下降,出现耳鸣、头晕的现象,手指发麻、双侧或者单侧上肢放射痛、麻木,呕吐、恶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有时还会出现下肢乏力的症状。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有103例进行DR、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有100例实施单纯DR检查、诊断。同时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实验组采用飞利浦(Philips)DR机对病人颈椎部位标准的直立正侧位进行拍摄,如果有需要应加照其双斜位。然后再利用东芝(Toshiba) 16排螺旋CT机对病人进行扫描,首先病人选取仰卧位,对其横断位进行螺旋扫描,进行扫描的范围包括病人颈1椎体的上缘、胸1椎体水平部位,其图像应分别用骨窗、软组织窗。待其扫描完成之后,选择C2~C7椎间隙实施相应的重建,其层距以及层厚在2 mm。对照组则进行单纯DR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病人经过实施DR、CT检查后,其各项异常X线征象检查出来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DR检查的效率,而且实验组的疾病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的疾病检出率为75.00%,两组研究对象的疾病检出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χ2=7.5362,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疾病检查、诊断效果对照

在两组病人的颈椎间隙变窄、颈部韧带钙化、颈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及硬化、椎间盘脱出、钩椎关节退行性等病情中,其比较典型的图片如下图1,2。

图1 颈部韧带钙化

图2 钩椎关节退行性

3 讨论

在颈椎病患者中,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通常都是颈椎发生退行性变,且因病人的小关节软骨、椎间盘退行性变,进而导致其韧带产生钙化、骨质增生,对椎动脉、脊髓、脊髓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及压迫。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X线平片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该检查方法比较侧重于对病人的正侧位以及左、右斜位进行检查。X线平片检查虽然可以检查出相应的病变位置,但是该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与DR及CT检查、诊断的效果相比较低。因此,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DR及CT来进行详细的诊断,其在临床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实施DR检查后,可以从DR片中发现患者颈椎体前缘、侧缘及后缘骨质有无增生,颈椎间隙是否变窄、椎旁韧带有无产生钙化等情况;DR片还具有简便、迅速、价廉等优点,是目前基层医院中对颈椎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而且通过对DR片进行详细的观察能够使颈椎病的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同时,在DR检查、诊断的同时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可以使疾病诊断率大大提升,且CT还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可以更加详细、全面的对患者椎间盘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且扫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较薄的层厚,使微小结构显示得到提升;CT诊断中后期重建的功能比较强大,对患者椎间盘进行横断扫描之后,可以进行矢状面、冠状面重建及三维成像,而且还可以在检查椎间盘是否发生病变、横突孔有没有变小、变形的同时,对患者钩椎关节突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进行全面的观察,通过对患者的矢状面进行诊断还可以发现其椎间盘是否脱出,有没有对硬膜囊造成压迫。对颈椎病患者实施DR检查时,CT检查是不能缺少的补充,尤其是CT检查中的三维重建术,其可以使颈椎病患者的诊断率不断提升,二者共同检查、诊断效果更好,可以对彼此的缺点进行弥补。

总而言之,通过对颈椎病患者实施DR和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可以使临床诊断效果大大提升。

[1]杜俊平.DR与16排螺旋CT对颈椎病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105-107.

[2]楚凤洁,李娜.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28):188.

[3]张树雄.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90-191.

[4]李玉芬.周围型肺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16-117.

[5]吕方方,卢刚,张泉.64排CT仿真支气管镜诊断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54(31):511-514.

R814.4

B

1004-7115(2015)07-0820-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7.041

2015-01-17)

谭志坚(1982—),男,广东广州人,本科,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诊断与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椎间盘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