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健康教育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及探讨*

2015-06-05玄燕华

关键词:下肢血栓剖宫产

玄燕华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山东泰安271000)

早期健康教育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及探讨*

玄燕华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山东泰安271000)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方法选取2011~2013年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407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2例,观察组2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术前及术后早期健康教育指导,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12例(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健康教育;预防;静脉血栓;剖宫产术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已成为继产后出血、产后生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乳腺炎之后的又一常见并发症[1]。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0%~0.61%,DVT一旦发生,如不积极防治,会使患肢处于病废状态,可在产褥期给产妇带来严重痛苦,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肺栓塞,危及产妇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2013年剖宫产术后的产妇407例随机分组(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5例,年龄22~35岁,平均28.5岁;体重55~91 kg,平均73 kg;身高154~170 cm,平均162 cm;对照组202例,年龄23~33岁,平均28岁;体重56~93 kg,平均74.5 kg;身高152~174 cm,平均163 cm。均排除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均未使用对血液系统有影响药物,产妇无大出血等异常情况,术后均采取抗炎、补液、促宫缩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法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剖宫产术后一般护理常规,产妇去枕平卧6 h后床上翻身活动,12 h后取半卧位,24 h后下床活动,活动以不疲劳为度[2]。术后6 h禁饮食,6 h后指导产妇多饮水,进食少量米汤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加大下腔静脉回流阻力。观察组除进行以上护理外,在术前对肥胖,有高血压史等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孕妇进行认真评估,术前加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指导孕妇在术前演练下肢功能锻炼,让产妇及家属掌握术后床上活动和下肢的按摩方法。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健康指导

心理社会因素在患者疾病恢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剖宫产手术对其心理影响较大,因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3]。下肢静脉血栓一旦形成,产妇就会因下肢疼痛、水肿、行动不便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产褥期烦躁忧郁、沮丧低落的情绪会更为突出,严重影响着产妇的康复。剖宫产术前除做好一般的术前准备外,还要给产妇耐心讲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以及有效的预防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术后因刀口疼痛、各种管路等原因,产妇功能锻炼一般做不到位,因此指导孕妇在术前演练功能锻炼,可以使其更好更形象的接受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再逐渐强化,事半功倍。

2.1.1 指导孕妇抬高双下肢促进静脉回流,下肢垫软枕,以抬高床面30%为准,同时注意避免将软枕垫在腘窝以下,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1.2 指导孕妇高枕左侧卧位,妊娠后期由于胎儿逐渐成熟增大,宫底抬高,膈肌上抬,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尤其抬高下肢,使静脉回流增加,呼吸费力,高枕左侧卧位可以缓解平卧引起的呼吸困难导致的缺氧,避免加重孕妇的血凝状态。

2.1.3 鼓励孕妇做足踝屈背伸、内外翻以及“环转”运动,每个动作坚持1 min,双下肢交替进行。

2.1.4 为防止下肢静脉穿刺引起血管损伤,应禁止在下肢进行穿刺治疗。

2.1.5 加强孕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向其说明预防DVT的重要性,使孕妇及家属积极配合。责任护士要用真诚、温和的态度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与产妇及家属多沟通、多交流,使产妇安全度过产褥期。

2.2 术后健康指导

2.2.1 术后产妇应抬高下肢,床尾抬高15°~20°,避免膝下垫枕及过度屈髋,鼓励产妇深呼吸和咳嗽。去枕平卧6 h内护士即给予产妇肢体按摩,将双手置于踝关节以上小腿两侧,由踝关节至大腿根部做有节律的逆肢体方向按摩,并做伸膝、屈膝运动,整套动作约10 min,每2 h按摩1次至6 h后,并注意下肢保暖。产妇下肢恢复知觉后鼓励进行下肢的主动伸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反复20~30次[4]。

2.2.2 术后6 h取半卧位,术后卧床期间定期更换体位,24 h后拔除尿管,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尽早下床活动,以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活动3~5次/d,10~15 min/次,以不疲劳为度。尽量不扎腹带,穿棉质宽松衣裤,防止静脉压升高导致血液淤滞。

2.2.3 嘱家属及探视人员不在室内吸烟,防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诱发血栓形成[5]。

2.3 术后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术后6 h嘱产妇多饮水,保证饮水2000~3000 ml/d,可以适当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肛门排气前可进食米糊、面汤类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勿进食萝卜汤、豆浆、牛奶等,以免引起术后胃肠胀气,导致腹压升高。肛门排气后指导产妇进低脂、易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食物,多食清热解毒食品,如绿豆水、冬瓜海米汤、芹菜及豆制品等[6]。少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降低血液粘稠度。多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腹压升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 结果

两组发生血栓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发生血栓比较

4 讨论

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变化是围产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7]。产妇术后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有:①产妇体内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力相对减弱,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术后产妇卧床时间较长,下肢活动减少,下肢静脉失去肌肉泵作用,血管舒缩反射减弱导致肢体静脉回流缓慢,外周静脉扩张;③麻醉下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组织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④手术后包括子宫等静脉内膜损伤引起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白细胞粘附及迁移,促进血栓形成[8]。

我院产科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开展的是责任制整体护理。本研究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责任护士通过指导产妇在剖宫产术前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功能锻炼的演练及健康宣教,术后卧床期间加强产妇床上运动及下肢按摩,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正确指导术后饮食,降低了产妇群体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大增加了产妇对责任护士的信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减轻了产妇产褥期的痛苦,提高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9]。

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孕产妇及家属理解及接受能力有限,态度不够积极,不能很好的配合,责任护士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示范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1]于清霞,赵巍,刘海燕等.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357.

[2]王玉杰.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4):75-76.

[3]刘丹丹,周敏,周祝梅等.妇科手术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J]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13,11(28):18-20.

[4]曹松美.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20-28.

[5]林玉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健康教育的作用探讨。中国医药指南[J].2009,7(2):156.

[6]王丽,杜乐英.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64-65.

[7]刘荣香.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357.

[8]曾水和,骆飞映,何妙东等.预防产妇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341-342.

[9]罗琴.产科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运用及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4,35(7):949-950.

Exploration and effect of early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embolism in lower limb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XUAN Yan-hua
(Dept.of Obstetr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Taian 271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early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embolism(DVT)?in the lower limbs after cesarean section.Methods:407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from 2011 to 2013)have been selected fr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time sequence of hospitalization,the control group(202cases)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205cases).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while early health education is given to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and then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DVT? happened to three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re were twelve cases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arly health education effectively lowers the chances of DVT after the cesarean section.

health education;intervention;DVT;cesarean section

R473

A

1004-7115(2015)08-0909-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5.8.022

2015-5-18)

玄燕华(1979—),女,山东莱芜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剖宫产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