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2015-06-05赵勇张娜苏婧王光杰

关键词:牙槽骨上颌种植体

赵勇 张娜 苏婧 王光杰

(泰安市口腔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赵勇 张娜 苏婧 王光杰

(泰安市口腔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目的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8例上颌后牙缺失就诊患者共计42颗种植位点分为两组,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Osstem TSⅢ植体(L>8 mm)植入者共20颗。术后6个月Ⅱ期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24~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6个月,检查种植体骨整合及行使功能情况,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结果两组种植体骨结合均良好,测量两组种植体近远中骨高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与常规种植体无显著差异。

短种植体;Bicon种植体;后牙区

种植技术在牙列缺损及缺失的修复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临床上牙槽嵴萎缩、上颌窦底过低等导致上下牙槽骨高度不足,使种植体植入受限。对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通常采用骨增量手术,包括上颌窦底提升术、下颌神经移位术和牙槽脊上置法植骨术(onlay graft)等方法,但这些传统的手术步骤复杂,创伤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延长术后愈合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随着种植体的不断改进,短种植体的相继面世加速了口腔种植简单化、微创化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当部分骨高度不足患者的种植需求,本研究对Bicon短种植体与Osstem TSⅢ常规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临床应用疗效进行追踪观察比较,评价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手术器械、种植体及植入材料

美国生产的bicon种植体及相应配套的种植手术与修复工具,韩国osstem TSⅢ种植体及相应配套的种植手术与修复工具。

1.2 分组

本研究将种植体长度(L)小于或等于8 mm定义为短种植体,L>8 mm为长种植体,选择泰安市口腔医院种植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上颌后牙缺失种植治疗的38例患者共42颗种植体,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

Osstem TSⅢ种植体(L>8mm)植入者共20颗。

1.3 方法

术前常规口腔检查及全身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种植区常规行CBCT或数字化全景片检查,在种植区牙槽骨以及相邻1-2个牙前庭沟及腭侧黏膜作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于缺牙区牙槽嵴顶部偏腭侧作常规“H”形切口,远中游离缺失者视情况做或不做上颌结节附加切口,均不越过前庭沟;全层切开黏骨膜后剥离并暴露上颌后牙牙槽嵴,先锋钻定位及定深(深度结合CBCT影像资料)逐级扩孔逐级备洞并达到预定直径后直接植入植体,植体深度为牙槽嵴下1 mm左右。复位黏骨膜瓣后伤口无张力严密缝合。愈合3-6个月后复诊并于1个月内完成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所有患者在义齿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诊检查行使功能情况,X线片检查测量两组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通过Digora for Windows 2.5系统平行投照技术进行X线测量,以基台种植体接触面为基准线,记录数值时以冠向为正、根向为负。记录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并进行校准。公式:H=L×h/l(L为种植体实际长度,l为X线片中测量的种植体长度,h为X线片中测量的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高度变化HC=HV-HL(HV为随访当天数值,HL为负载当天数值),正值代表牙槽骨增长,负值代表牙槽骨吸收。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研究观察时间范围为24~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6个月,3年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患者均较满意。

2.2 两组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见表1

两组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种植体长度与种植体周围近远中骨高度变化无明显影响。

表1 两组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

3 讨论

随着种植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患者的需求,口腔种植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牙种植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植入区有足够的牙槽骨,缺牙区的骨量不足会严重影响种植修复的应用。后牙区是咬合力的主要承受区,牙槽骨丧失再加上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的存在,给后牙的种植手术带来较大的困难与风险,短种植体的出现扩大了口腔种植术的适应症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降低患者的费用,减轻术后反应。

本研究对Bicon短种植体及osstem种植体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其中观察时间为24~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6个月,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患者对修复效果均满意。种植体平台至根部的距离就是种植体长度,一般认为种植体越长其手术相对成功率就越高,短种植体临床成功率就相对较低。但随着新种植理论、实验和种植体表面工艺的进步,使短种植体打破常规,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徐淑兰等[1]对187个单个磨牙缺失患者植入255枚直径为5.5 mm或6.5 mm的大直径种植体,在二期手术后进行平均2年的随访,结果有3枚上颌即刻义齿未形成骨结合,成功率约为98.4%,认为大直径种植体较标准直径种植体更接近天然牙解剖特点和符合义齿机械力学原则的优势,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Bernard等[2]的动物实验表明,在3个月的愈合期内7mm长度的Branemark种植体固位力与10mm长度的Branemark种植体固位力相当,提示种植方案设计中应尽量选择直径更大而非长度更长种植体。

颈部骨质吸收是也是导致种植体松动和脱落的主要原因。引起种植体颈部骨质吸收的主要原因除了感染因素以外还有过大应力。增加种植体骨接触面积,则会减少骨界面应力。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与其长度、直径、表面处理有密切联系。许多研究表明,增加种植体的直径比增加其长度在分散牙合力降低种植体颈部应力和骨界面应力方面更为有效[3,4],而增加长度时应力降低并不明显。Pierrisnard等[5]认为种植体骨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颈部3 mm区域,与种植体长度关系不大,3 mm以外区域应力迅速衰减,所以认为长种植体虽有利于初期稳定性,但对种植体、基台和颌骨的应力分布未必带来好处,如果皮质骨能与种植体颈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其长度就不那么重要了。以上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中种植体长度对种植体周近远中骨高度变化无明显影响一致。

短种植体可避免种植区的前期准备,减少破坏性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前景乐观。但由于5年以上成功率研究文献不多,应在严格适应症范围内应用。本研究中,Bicon短种植体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存留率高,种植体周牙槽骨保存效果良好,临床并发症较少。但受样本量及追踪时间等条件限制,其相关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

[1]徐淑兰,周磊,黄建生等.大直径种植体修复单个磨牙的疗效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6;11(3):113-115.

[2]Bernard JP,Szmukler-Moncler s,Pessotto s,et al.The anchorage of Branemark and ITI implants of different lengths.I.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canine mandible[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3,14(5):593-600.

[3]王晗,李德超,朱扬等.Ⅱ类骨质下上颌窦区垂直骨高度不足时应用短种植体长度和直径的优化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2):4069-4072.

[4]Lum LB.A hiomechanical rationale for the use of implants[J].J Oral Implamol,1991,17(2):126-131.

[5]Pierrisnard L,Renouard F,Renault P,et al.Influence of implant Length and bicortical anchorage on implant stress distribution[J].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a,2002,5(4):254-262.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Posterior Area of maxillary with short implant

ZHAO Yong ZHANG Na SU Jing WANG Guang-jie
(Tai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Taian 271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using short implant in the Posterior Zone of maxillary.Methods:A total of 42 implants in 38 cases were evaluated.Experimental group:insert 22 Bicon short implants(L≤8).Control group: insert 20 Osstem TSⅢimplants(L>8).Repair all patients in the six months after surgery.Follow-up time 24~48 months,an average of 36 months after clinical function recovery.Observe the condition of the bone regeneration and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X-ray examination were carried to observe the change data of mesial and distal marginal bone.Results: Bone regeneration healed well without any infection in all cases.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 of the change data of mesial and distal marginal bone.Conclusion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 was found between Bicon short implants and Osstem regular length implants using in the Posterior area of maxillary.

short implant;bicon implant;posterior area

R782

A

1004-7115(2015)08-089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6.016

2015-6-12)

赵勇(1966—),男,山东泰安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

猜你喜欢

牙槽骨上颌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