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开发区生命周期与转型发展的路径初探

2015-06-05

学术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发区要素发展

王 亚

开发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储蓄和投资“双缺口”的背景下,借鉴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经验,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域。本文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希望通过规范研究,提出我国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开发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和区域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其中涉及开发区发展与转型的主要观点有:

(一)H-O模型为开发区发展阶段提供了分析框架

战后的开发区发展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代表,也是目前存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开发区类型。彼得·瓦尔(1989)将出口加工为主要特征的开发区定义为:“位于一国或地区正常的关税壁垒之外,该区域企业以外国投资为主,并在中间产品的进口、公司税收、基础设施提供、以及在所在国或地区实施的行业或市场准入规管的解除方面享受优惠政策。”[1]国际上研究出口加工区的模型主要依据赫克歇尔-俄林 (H-O)的理论框架,Jones(1980)和Caves(1985)提出的修正模型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将出口加工区的生产按照生产要素的来源、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以及最终产品价格的角度提出出口加工区的一般模型[2]。

他们将H-O模型中两种产品划分为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认为出口加工区生产活动投入取决于中间产品投入、资本货物和劳动力,中间产品投入(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配件)和资本货物(包括机器设备投资)[3]。J-C模型假设出口加工区所在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而资本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而资本输出国情况正好相反,将其表述为以下图形(图 1):

图1 出口加工区模型

其中Vi为资本输入国取得的增加值,Vi’为资本输出国的生产取得的增加值,只有当Vi’<Vi时,资本才可以从输出国转向输入国的出口加工区,获得的利润为Vi’-Vi。Vj的对应值在B点以下,是出口加工区存在的必要条件。J-C模型将HO模型的基本原理进一步细化并应用于出口加工区的研究,解释了战后出口加工区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符合大部分国家出口加工区的实际。

(二)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开发区发展

王恺(2004)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开发区的发展及与传统制度的关系,提出开发区的不可控经济系统特征,建立了开发区发展规划和数学模型[4]。厉以宁(2002)认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善包括管理服务在内的软环境,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特色和主导产业,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开发区发展的重点[5]。缪凯(2001)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组织结构模式、混合型组织结构模式和企业主导型组织结构模式及其条件要素与博弈均衡条件[6]。许宁(2007)以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区域发展与城市化、投融资制度体系、产业集群、管理体系为支撑体系的开发区发展模式[7]。

(三)从提升产业集聚的角度提出开发区转型发展

Storper&Scott(1989),Krugman(1991)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指出,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创造大量且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相关行业和服务业成本,促进专业机械和生产模式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8]。董丹红(2007)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开发区形成的内在动因和发展趋势,建立了产业集群“发源地”博弈模型[9]。朱彦恒、张明玉、曾维良(2006)从耦合机理的角度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并对其产业演进的路径做出了判断[10]。张克(2004)运用外部经济理论阐述了园区规模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企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制度经济在园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1]。

(四)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研究开发区影响

Madani(1992),Shayon(2004)等学者研究了开发区区位大小,区内企业的动态对开发区在不同国家的扩散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12-13]。郑国(2006)认为,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存在着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一般理论模型[14]。李骏阳,夏惠芳(2006年)提出,“飞地经济”是我国开发区规模扩张中的新模式,归纳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实现形式[15]。

(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开发区生命周期

张召堂(2003)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类型开发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问题,指明建设“数字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16]。路正南等(2007)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两大动力系统的作用之下,由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测评指标体系[1]。陈红平等(2007)认为,开发区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建立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市场机制、规划机制、政策机制[18]。

二、开发区的生命周期和阶段演进

从要素投入-产出角度分析,开发区的生产过程可以简化为资本输出国以货币或者实物资本(主要是机器设备)在开发区直接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本国逐渐失去优势,但在东道国相对先进的技术。资本输出国将东道国劳动力培训为产业工人,同时提供生产必须的能源和原材料等中间投入,企业投产后产品销往境内外市场实现价值(主要为国际市场),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利润,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或者将利润汇回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获得外汇收入、地租、税收,工人得到工资,并以技术溢出的方式获得技术提升。

图2 开发区生产要素组合模式

从图2可以看出,开发区开放型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并使资本输入国的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动态演进成为可能。这一过程中货币和实物资本、能源和原材料等中间投入、技术来源、产品价值实现都是开放性的,企业可以在开发区实现资本输出国和东道国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低成本的公共设施共享和较低的交易成本。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资本输出国和东道国利用开发区的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了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因此,要素禀赋的变化将影响这一组合过程是否能持续,进而决定开发区的生命周期。

开发区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但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必须考虑其长远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将“生地”变为“熟地”的过程。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一般为“七通一平”)存在正外部性、规模效应和周期性,实践中工业用地的转让价格普遍低于开发成本,企业从建设投产到形成税收回报均有不同的周期。此外,投资者与投资环境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吸引产业聚集的前期投入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形成。开发区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符合投资者要求的基础设施,提供较外部环境更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包括投资准入、税收安排、全过程服务等),减少了投资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就经济开发而言,开发区可以在局部环境中为大规模生产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的低成本共享,降低投资的边际成本,以等量的单位土地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实现经济总量的较快增长,进而带动所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一过程由于开发区自身区位和面积局限,最终以开发区向新兴城市区域的过渡而完成其历史使命。

就技术开发而言,技术进步的实质是提高实体性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即使投入的劳动、货币资本、中间投入及土地要素等不变且资本一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边际利润,保持产业长久的竞争力。由于要素投入边际生产率递减,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随着要素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而技术通过创新可以不断演进,实现要素密集程度不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因此技术开发是开发区永恒的使命,也是保持开发区生命力的持久因素,它并不随土地、劳动力资源的阶段性消耗和供给弹性变化而消失。

从开发区整体的生命周期看,伴随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开发区将在生产力水平不一的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产生和发展;对单个开发区而言,受到自身区位和面积限制,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和复制。从长期看,要素价格均等化提高了产品的要素边际成本,缩小了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存在空间,因而开发区在存续期限上必然存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

图3 开发区发展阶段示意图

图3描述了理想的开发区发展阶段和演进的轨迹,其中x轴表示开发区发展的时间,y轴表示图中相应曲线的指标水平。O-A为开发区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开发区由于基础设施环境投入有限,只能采取滚动开发模式,吸引一般加工制造和少数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项目入区,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加工装配为主,不仅投资规模增长缓慢,由此形成的出口规模也滞后于投资曲线的增长,土地消耗随投资增加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A-B为开发区的加工出口阶段,在前期积累的土地回报和财政赢余基础上,开发区通过融资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开始形成最优的生产组合,企业获得收益增加投资。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的大批进驻,产业链逐渐延伸,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初步形成,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溢出效应开始显现,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土地存量伴随项目的大规模入区和粗放经营出现急剧下降。

B之后为科学园区阶段,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受到土地存量的约束,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本投入的边际产量开始下降,投资趋缓。招商引资转为注重质量效益和技术含量,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下降,高技术领域投资成为开发区新增投资的主体。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在大规模产业依托、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和技术创新体系支撑的基础上成为可能,开发区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传统加工制造业随边际利润率的降低和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开始向区外转移,技术进步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单位面积产出的边际增长率提高,土地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出口曲线继续保持增长,产品市场呈现多元化特征。

图4 外延扩展的开发区发展阶段示意图

图4描述了外延扩展的开发区发展阶段,即开发区在完成初创和A-B阶段之后,面临土地存量的急剧下降,对新增投资和产出造成约束。开发区通过兼并周边区域或者异地扩区等各种方式获得扩张,土地存量曲线由n移动至n’,在劳动力弹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原有项目的再投资和新增项目使产能不断扩大,同时,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单位成本降低,出口保持增长,而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土地存量继续快速消耗。这一阶段可以视为出口加工型开发区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在技术水平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出口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只要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存在,在能够获得新增土地存量的情况下这一过程可以持续。随着资源禀赋逐渐消耗,要素价格随出口增长而逐渐上升,最终使原有产品和产业失去竞争力。开发区只能依靠变换区位重新获得低成本的要素供给,通过产业转移和模式输出使得这一过程能够延续。

图5 变形的开发区发展阶段示意图

图5是变形的开发区发展阶段,A-B阶段之后开发区继续按照原有加工出口模式运行,新增项目大量消耗直至区内土地资源耗尽。由于无法获得新的土地要素,新增投资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滞,技术水平未能保持与其他地区的领先地位,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弹性降低,开发区在后起区域的同质化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大量的社会职能使管理体制优势和创新氛围丧失,一些高技术领域的企业迁出,投资存量下降,出口市场萎缩,生活型服务业发育,开发区完成开发使命最终演变为普通区域,从开发区序列中“毕业”。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开发区在经过加工出口型的发展阶段,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大致有三种方向,其一是经过产业升级,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要素组合效率,向科技型园区转型;其二是通过复制加工出口模式和产业转移,获得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将加工出口型的生产方式继续下去;其三是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功能,转变为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综合功能的新兴城市区域。

三、开发区外延扩展的实现路径与例证

如何获得土地资源成为开发区外延扩展的关键。一些开发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对破解土地发展瓶颈,实现外延扩展的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这些模式包括:

图6 外延扩展的开发区异地扩区模式图

(一)托管与区区合一模式

大多数开发区选址于城郊,以高强度开发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吸纳了周边区域的大量优质资源,客观上存在对所在区域投资的“挤出效应”,甚至造成开发区内外严重的发展不均衡。通过对周边区域的委托管理或者兼并,可以发挥开发区对周边乡镇及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异地扩区的飞地模式

开发区在区位条件限制、无法获得周边土地供应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异地扩区的方式。这种模式缺点是无法实现新建区域与原有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共享,一次性投入较大,土地开发回收期长,难以借助原有区域已形成的产业链优势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优点是可以利用新建区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或者能源原材料优势 (如中西部地区),就近获得新的生产要素供给,同时贴近产品市场(如沿边省区),有利于拓展新的市场。

(三)“走出去”的国际合作模式

在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贸易冲突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一些国有或民营企业、开发区开始探索建立境外园区。但传统生产性企业缺乏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经验,在规划、管理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已显示出行业局限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三十年的建设运营,在如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投资服务体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品牌输出的基础和管理团队。开发区的饱和产能可以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投资建厂,就地加工生产、就地销售,或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以合作的方式建设境外开发区是缓解开发区面临的国内土地稀缺,拓展海外新兴市场,从而实现开发区模式输出的有效途径。但经营环境、政治风险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有的还需要国家外交和政策层面的协商和谈判,面临与国内扩区不同的国别制度障碍。

四、结论与启示

(一)实现创新驱动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开发区应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产业、环境、管理、财政、人才等条件,把对外开放所形成的优势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打造开放型自主创新服务体系,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实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相融合,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和投资导向型向科技型、创新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促进开放型经济要素的组合是提升开发区竞争力的基础

开发区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吸引国际先进制造环节、高端价值链工序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增强吸纳全球生产要素和利用全球市场加快发展的能力。重视营造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新机制,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进入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环境。在通关便利化、检验检疫、质量标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中小企业合作和融资服务等领域加大政策创新,减少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

(三)以“走出去”方式实现开发区模式输出是延续开发区生命周期的可行路径

将开发区建设纳入“一带一路”、中俄、中非、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泛北部湾、图们江等多、双边以及区域次区域经贸合作。支持现有开发区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利用当地的土地、能源资源和技术,转移过剩产能,开发当地市场。

(四)以开发区为载体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开发区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已对投资者形成品牌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搬迁后新旧环境的适应性成本,缩短生产间隔时间,减少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沿海成熟的开发区可以将模式输出与产业输出相结合,推动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自身转型升级。以开发区异地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既遵循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整体水平,具有先导性和可行性。

[1]Warr P.Export Processing Zones:The Economics of Enclave Manufacturing[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89,4(1).

[2]Caves,Richard E.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Problems,Solved and Unsolved[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5,28(3).

[3]Charles I.Jones.Economics Growth and the Relative Price of Capital[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

[4]皮黔生,王恺.走出孤岛——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厉以宁.人力资本、企业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中国科技产业,2002,(11).

[6]缪凯.开发区集团公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7]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M.Storper,Scott A.J.Regional Development Reconsidered in H.Ernste and V 68.Meier,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Response:Extending Flexible Specialization[M].London:Belhaven Press,1992.

[9]董丹红.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朱彦恒,张明玉,曾维良.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生命周期规范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

[11]张克.园区规模经济[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2]Madani,D.A Review of the Role and Impact of Export Processing Zones[R].The World Bank,1992.

[13]Sharon M.Vokes,Christine A.LeNet.Industrial&Research Park Feasibility Study[M].New York:Anderson E-conomic Group,2004.1.

[14]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8).

[15]李骏阳,夏惠芳.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

[16]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7]路正南,王正明,张爱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

[18]陈红平,李小静,汤世璐.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新学术,2007,(1).

猜你喜欢

开发区要素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