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对患者血清IFN-γ、SAA(淀粉样蛋白A)及IL-14水平的影响分析
2015-06-05何英慧苑士清包志丽朱金花
何英慧,苑士清,吴 丹,包志丽,朱金花
(1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2.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民医院,河北高碑店064100)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对患者血清IFN-γ、SAA(淀粉样蛋白A)及IL-14水平的影响分析
何英慧1,苑士清2,吴 丹1,包志丽1,朱金花1
(1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2.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民医院,河北高碑店064100)
目的:分析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对患者血清IFN-γ、SAA(淀粉样蛋白A)及IL-14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和阿莫西林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SAA及IL-14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SAA和IL-14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FN-γ、SAA和IL-14水平。
单纯性牙周炎;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西帕依固龈液;IFN-γ;SAA;IL-14
牙周炎是一种感染性的口腔疾病,以单纯性牙周炎最为常见。单纯性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向深部牙周组织扩散而形成的慢性炎症,其中30~40岁后发病率增高,并且病情较重[1]。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龈红肿出血等。牙周组织感染导致的细胞炎性因子合成和分泌在单纯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FN-γ、IL-14、SAA是分别由Th1、Th2以及肝脏细胞分泌的3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三者与单纯性牙周炎的关系尚无定论[2]。目前单纯性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本研究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分析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FN-γ、IL-14、SAA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如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单纯性牙周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试验组男42例,女44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0.6±7.4)岁;对照组男41例,女4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0.8 ±7.3)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牙周袋深度≥3.5mm,并伴随探诊出血现象;X线结果骨吸收大于Ⅰ度[3];②患者伴有牙齿松动、牙龈炎症;③患者入院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过影响血清因子水平的抗炎类药物;④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及风险并自愿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准备怀孕或者怀孕以及处在哺乳期的患者;②非慢性单纯性牙周炎患者;②患者存在系统疾病或者全身疾病,身体状况较差。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治疗。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吉林道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甲硝唑200mg、人工牛黄5mg,国药准字H22025305)每次两粒,一日三次,餐后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0.25g,国药准字H10983027)每次0.5g,每日4~6次。试验组额外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西帕依固龈液 (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中药,每瓶装200mL,国药准字Z65020012),分别在晨起、三餐后、睡前用药漱口,每日5次,每次10~15mL,2h内禁止漱口与进食。两组患者均治疗7d。
1.2.2 血清IFN-γ、SAA及IL-14的检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IFN-γ、SAA及IL-14的水平。空腹采血4mL,放入无菌的EDTA抗凝管中,将Hank液按3∶1的比例稀释,培养72h后,离心取上清于-7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内IFN-γ、SAA及IL-14的水平。ELISA试剂盒购置于赛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位数表示,选择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选择t检验比较,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21.0软件,检验水准α=0.05,即P>0.05,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SAA及IL-14的水平相近,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SAA及IL-14水平均有降低,试验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SAA及IL-14水平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SAA及IL-14水平变化比较(±s)
组别 试验组(n=86)对照组(n=86)t P IFN-γ(ng/L) 治疗前587.23±280.36 585.45±280.67 0.059 P>0.05治疗后 3.37±1.59 20.78±5.61 -28.778 P<0.05 SAA(mg/L) 治疗前 3.17±0.36 3.14±0.45 0.618 P>0.05治疗后 1.75±0.23 2.58±0.21 -33.466 P<0.05 IL-14(ng/L) 治疗前 41.32±7.96 40.98±8.15 0.389 P>0.05治疗后4.69±1.13 8.22±1.94 -16.874 P>0.05
3 讨论
单纯性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因素,主要破坏患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4]。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性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会产生脂多糖等内毒素,内毒素经过转运系统最终进入到结缔组织中,引起牙龈及牙周组织的免疫反应,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如IFN-γ、SAA及IL-14等免疫调节因子,使其浓度在患者牙周组织局部以及患者外周血中增加。此外,牙周炎还可以通过改变一些外周血中的炎症介质,从而对全身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IFN-γ同时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和免疫效应因子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并且有报道称,随着患者牙龈炎症的严重程度加重,IFN-γ水平也不断升高,而过多的IFN-γ的产生会破坏牙周组织,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病情[5]。SAA,血清淀粉样蛋白,属于一种新型的急相反应蛋白,目前已经成为炎症领域疾病的研究热点。SAA主要由肝细胞产生,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SAA水平可以再8~12h内达到峰值,SAA作为一种新型的急相反应蛋白在牙周组织感染炎症过程的水平变化鲜有报道。另外,在B细胞增生和分化中IL-14依赖其特异的IL-14受体发挥重要作用[6]。IL-14既促进被有丝分裂原活化的B细胞增殖,又能抑制被有丝分裂原活化的B细胞分泌抗体,IL-14的水平与免疫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有报道,但是IL-14水平变化与单纯性牙周炎的关系尚未明确。
人工牛黄甲硝唑主要成分为甲硝唑和人工牛黄。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甲硝唑的硝基在厌氧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一种细胞毒性物质,在细菌的DNA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细菌死亡;人工牛黄主要起到解热抗炎的作用。目前人工牛黄甲硝唑是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全身治疗性药物,该药不仅能杀灭口腔中的厌氧菌感染,还能起到消除牙龈红肿的疗效。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对细胞膜的穿透能力强,所以杀菌能力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细菌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来建造细胞壁,口服阿莫西林后,其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并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破坏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导致细菌破裂溶解从而死亡。西帕依固龈液的主要原料是没食子,我国维吾尔医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发现没食子具有抑制牙菌斑形成以及止血、防腐等作用,其作为局部用药,对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7]。本研究发现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患者中血清中IFN-γ、SAA及IL-14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仅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和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说明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单纯性牙周炎造成的牙周炎症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王学振.两种不同药物治疗慢性单纯性牙敞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4):125-126.
[2] 吴亚东.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4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5):297-298.
[3] 付莉.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单纯性牙周炎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4,34(4):297-297.
[4] 鞠铎,姚华.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125-4126.
[5] 宗敏,杨丕山,戚向敏等.牙周治疗对血清INF-γ及IL-4水平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2):131-133.
[6] Finoti LS,Anovazzi G,Pigossi SC,et al.Periodontopathogens levels and clinical response to periodontal therapy in individualswith the interleukin-4 haplotyp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periodontiti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3,32(12):1501-1509.
[7] Navarrete M,García J,Dutzan N,etal.Interferon-γ,interleukins-6 and-4,and factor XIII-A as indirectmarkers of the classical and alternative macrophage activation pathways in chronic periodontitis[J].JPeriodontol,2014,85(5):751-760.
R781.4
B
1002-2376(2015)09-0132-02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