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研究

2015-06-05谭从刚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谭从刚

(湖北省英山县中医院 骨伤科,湖北英山438700)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研究

谭从刚

(湖北省英山县中医院 骨伤科,湖北英山43870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2例以及对照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43/5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时间短且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人体半月板起到了传递负荷,润滑关节以及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作用[1],但半月板损伤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够使患者关节面软骨发生损伤,出现退行性变以及膝关节的功能紊乱,对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2],所以及早的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关节镜是典型的微创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中,本次研究将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2例以及对照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9~55岁,平均(38.3±3.6)岁;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1~59岁,平均(40.3±3.4)岁。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肿胀以及关节疼痛和失控感情况。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取患者仰卧位,采用前内侧关节镜和膝前外侧入路,行常规关节镜检查,对受伤部位采用修复或切除,术后加压并包扎48h,待麻醉药消失后适当给予患者股四头肌锻炼,第二天可进行下地扶行。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在患肢处放置气囊止血带,将止血带压力控制为79.80KPa,使用时间<90min。从患者关节前内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对患者的关节腔进行探查,对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形态以及部位等进行全面观察,视患者损伤情况进行手术。半月板损伤严重患者需要全部给予切除。术后采用探针探查,残缘光滑且稳定后对关节腔灌洗,将关节腔内游离的碎片彻底清除,最后将切口缝合并包扎。术后采用冰袋对膝关节进行冰敷,次日行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w可拆线,根据患者的半月板功能恢复情况行膝关节屈曲锻炼。

1.3 观察指标: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其中满分为100分为彻底治愈,优:91~95分;良:76~90分。中:50~75分。差:低于50分。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中,若P<0.05表明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利用χ2进行验证。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t用作计量资料比较,统计学数据软件版本为SPSS20.0。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43/5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人体中半月板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可以分散关节软骨的载荷,对软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降低接触应力,提升关节动力的稳定性[3],对关节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同时还具有传导载荷、减轻震荡,提升关节协调性以及稳定性的作用。患者的半月板功能一旦受到伤害,会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产生改变,使得膝关节力学稳定出现变化,除此之外还容易产生关节不稳定和继发性骨关节炎等相关并发症发生[4]。

传统开放性手术会将患者的关节内结构全部暴露,同时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微创关节镜手术将充分保留半月板,早已成为外科治疗半月板受损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资料和研究报道指出,采用关节镜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诊断率,更主要的是由于关节镜属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暴露面积更小,恢复更快,降低了患者的继发病损伤[5]。

综上所述,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43/5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在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患者的并发症相对较少,患者恢复时间短且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1]彭伟,李博.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37-139.

[2]黄华扬,尹庆水,章莹,等.关节镜下1310例(侧)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5):357-358.

[3]马楚平,梁江山,何光联,等.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的处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3):139-141.

[4]于涛,那志敏,王晓婷,等.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4(4):76-77.

[5]戴永立,郑延贵,黄明,等.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28例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33-35.

R687.4

B

1002-2376(2015)10-0069-02

2015-08-14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