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5-06-05张薇
张 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介入导管室,辽宁本溪117000)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 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介入导管室,辽宁本溪117000)
目的:通过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明确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接收的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234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3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临床密切观察和相关因素分析,并进行精心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治疗后心率、平均血压、体温均高于治疗前,患者各项生理指征均恢复正常,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起病快且病情后果严重。医护人员应加强训练提高认知,术后密切观察予以精心护理,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后,能够有效控制该并发症。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临床研究方法;相关因素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生活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冠心病患患者群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1]。目前介入治疗术不断进步并且开始逐渐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给大多数患者带来了曙光,但针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引起的并发症,缺乏清晰的认知和防护意识[2]。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容易造成心动过缓和患者低血压症状,而机体出现这种症状以后传递出一种化学信号刺激心房受体最终形成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接收的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234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3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自于2013年1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234例,心脏介入术治疗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86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7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48例、射频消融术20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10例。其中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8例,男27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46.8±14.5)岁。对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症及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
1.2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胸闷、燥热、面色苍白、大汗、心悸、恶心呕吐、心率减慢(<50次/分)、血压下降(90/60mmHg)等不良反应。
1.3 治疗方法: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生理指征及患者的基本情况,针对可能出现并发症提前准备,当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反应时,停止拔管,予以心电监护,实时监测血压,高流量吸氧,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调节血容量,,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若患者无明显改善,可泵入多巴胺。
1.4 相关因素分析:(1)心理因素:患者对于疾病认知不够,对于治疗中的不适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从而引起心血管抑制。(2)血容量不足:术前术后由于长时间禁食、禁水加之手术中水分、血液流失造成患者血容量降低。刺激下丘脑感受器,分泌血管加压素,血管平滑肌收缩刺激血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3)胃肠道扩张:术后1d内应保持静养不宜乱动,此外部分患者对于床上导尿不适或一次性导尿过多引起膀胱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刺激迷走神经;术前未进食,处于空腹状态,术后饮食不当,胃肠道突然剧烈扩张,刺激迷走神经兴奋。(4)术者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医护人员进行术前局麻时不够彻底,穿刺经验不足致使穿刺部位形成血肿、拔管时操作不当、术后包扎压迫患者伤处产生疼痛刺激迷走神经产生兴奋引起反射。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收集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计量数据的表示形式为均值±标准差(±s),采用t检验对观测值进行检验分析,若P<0.05表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恢复情况:经过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治疗后心率、平均血压、体温均高于治疗前,患者各项生理指征均恢复正常,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恢复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恢复情况(±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n)心率(mmHg)血压(次/分)体温(℃)治疗前<0.05<0.05<0.05 2847.6±7.557.9±8.435.5±0.6 2.6±0.7*3.8±2.0*2.1±0.6*治疗后2887.8±8.5*82.2±3.0*36.6±0.6*4.6±1.14.7±3.13.6±1.5 P
3 讨论
血管迷走神经性疾病一般是指各类刺激由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内脏血管突然扩张和心跳放缓,进而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等。血管迷走神经性疾病非常普遍,它常常会复发,尤其是当情绪受到相当压力,极度疲劳、疼痛、恐慌,或置身于拥挤、闷热的房间里时更容易发作[3]。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目前,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的进步,但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仍然容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这种症状起病快,病情发展若拯救不及时,会影响患者健康,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能完全治愈。针对该症状的相关因素采取精心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宣传教育;术后加强操作训练;饮食适当;缩短卧床时间防止尿潴留。
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起病快且病情后果严重。医护人员应加强训练提高认知,术后密切观察予以精心护理,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后,能够有效控制该并发症。
[1]谷天宝,白艳霞.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相关因素[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5):129-130.
[2]曹巧兰,毛莉娟.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76.
[3]殷梅芳,刘惠珍.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21-22,29.
R654
B
1002-2376(2015)10-0149-02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