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5-06-05丹,李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生儿发病率规范化

高 丹,李 玲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辽宁阜新123000)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 丹,李 玲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辽宁阜新123000)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者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同时以同期住院分娩的无内科合并症的糖代谢正常孕妇(正常组)50例作为对比,对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与正常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至正常孕妇水平,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妊娠结局;影响;对比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之前糖代谢正常或存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间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现象,有相关资料表明[1],世界各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1%~14%,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1%~5%,但近年来处于不断上升状态。妊娠期糖尿病不但对产妇自身有着较大的危害,同时对胎儿及新生儿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是极为关键且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24~37岁,平均年龄(30.4±2.6)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况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以同期住院分娩的无内科合并症的糖代谢正常孕妇(正常组)50例作为对比,年龄在22~34岁,平均年龄为(28.9±2.8)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1例。该三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其治疗措施为:(1)控制饮食:根据产妇的孕周、个人体质以及血糖情况来计算其每日饮食应摄入的热量值,其中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20%~25%、脂肪占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45%~55%。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标准,每日早午晚餐的摄入热量比例约为1∶3∶3,每日上午、下午及晚上加餐比例为1∶1∶1。(2)运动指导:根据产妇实际情况来进行运动指导,运动时间在餐后半小时,在产妇保持心率120次/分情况下进行[2],一定要避免运动量过大以及运动幅度较大情况,一旦出现不良情况立即停止运动。(3)胰岛素注射:若产妇血糖过高,譬如餐后血糖在6.7mmol/L以上或餐前血糖在5.8mmol/L以上等则对其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剂量由小量开始,然后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4)孕期监测:在对产妇进行约一周规范化治疗后对其进行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肾功能等方面检查,在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值情况下可出院,并每周自行进行血糖监测2~3次,同时对胎儿进行检查监测,对其羊水量、发育情况以及脐血流等进行检查[3],同时在孕期32周后加强对胎心的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产妇早产3例、羊水过多2例、妊高症3例、胎膜早破4例、产后出血3例;对照组产妇早产8例、羊水过多7例、妊高症8例、胎膜早破13例、产后出血4例;正常组产妇早产3例、羊水过多1例、妊高症2例、胎膜早破5例、产后出血4例(其详细结果如下表1)。

表1 各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观察组出现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与正常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出现胎儿窘迫4例、新生儿窒息2例、巨大儿2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对照组出现胎儿窘迫12例、新生儿窒息7例、巨大儿8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正常组出现胎儿窘迫4例、新生儿窒息1例、巨大儿2例、新生儿低血糖1例(其详细结果如下表2)。

表2 各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比较(例/%)

观察组出现围生儿并发症情况与正常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重视度也大大增加。对于妊娠期妇女而言,其机体的各个系统以及器官的机能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且负荷明显增加,因此在孕期饮食等方面一旦出现不合理等情况很容易造成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4]。在妊娠期间,孕妇的血糖含量越高则其糖尿病越严重,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所构成的伤害就越大,妊娠期糖尿病对于产妇而言,很容易使其出现剖宫产以及难产情况,该类疾病患者若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则胎儿可自然分娩[5],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易出现巨大儿、胎儿头盆不对称等情况;同时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如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的概率,一旦发生感染则需要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产妇药物的摄入也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产妇还有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以及远期糖尿病等[6];对于胎儿而言,若产妇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则会出现巨大儿,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等,因此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降低产妇以及胎儿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是极为必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规范化治疗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与正常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措施极具临床效果。

4 结论

根据该研究可以看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病率至正常孕妇水平,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1]陈艳华.规范筛查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9(5):33-33.

[2]李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2,9(9):3009-3011.

[3]李秋荣,梁丽芬,陈振明,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1(1):60-61.

[4]高晓棠.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3,1(2):70-72.

[5]宁旦,宁丰.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8(8):1273-1276.

[6]魏宝霞,刘晓梅,徐晓华,等.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6(6):5300-5301

R714.25

B

1002-2376(2015)10-0144-02

2015-08-01

猜你喜欢

生儿发病率规范化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