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不同节奏下技术统计分析

2015-06-05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快节奏篮板球罚球

谢 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不同节奏下技术统计分析

谢 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以篮球比赛控球权为出发点聚类首届男篮世界杯76场比赛的节奏,在快、一般和慢3种节奏下分析胜负球队间的基础技术统计差异和深层技术统计差异,探索不同比赛节奏下影响胜负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3种节奏均呈现差异的2分球、3分球命中率方面,胜队在快节奏中优势较一般节奏和慢节奏更为明显;在进攻篮板球次数方面胜负队在任何节奏下都没有差异,但在深层篮板率上差别较大,胜队占据绝对优势;实力较强的队伍在快节奏下赢得比赛的机会更大,在慢节奏下赢得比赛机会最小;实力较弱的球队在慢节奏下能更好发挥多方面能力值,可以增加获胜概率。

首届男篮世界杯;比赛节奏;统计分析

篮球技术统计从基础技术统计向深层技术统计和系统化技术统计方向发展,而数据化控制比赛的节奏更加具体明了,也能与基础技术统计相结合。系统化下的整体性研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研究,篮球技术统计分析整体化研究更适应当代篮球发展的需要。利用主要制胜因素,教练员和运动员就能在临场比赛中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篮球比赛节奏的数据化研究是指,采用比赛节奏计算公式对比赛进行整体把握,这样就能和基础技术统计数据相结合,从而能改变具体指标来控制比赛节奏,增加制胜因素。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对手时,怎样才能把比赛局势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掌控比赛节奏,在较强对手面前提升制胜因素,在面对较弱对手时完全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数据化比赛节奏下对首届男篮世界杯的比赛进行全面分析,在不同的节奏中去研究比赛,从而对本届所有比赛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判别影响比赛节奏的主要指标,这样能使教练员和队员更加清楚自己在面对不同的对手时应该如何调整节奏。在不同节奏下对比赛中的深层技术统计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判别影响比赛胜负的主要深层技术统计指标,再对不同节奏下对球员的位置效率进行研究,分别分析后卫、前锋和中锋3个位置,最后分析判别出不同节奏下优势位置效率。通过在节奏下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一个从宏观把握到具体细致的整体性研究,从而能为我国男篮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比赛技术统计分析与节奏相结合方面的指导依据。

1 收集数据与分析方法

1.1 收集数据

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共7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数据从国际篮球官方网站www.fiba.com上获得。2014年参加首届男篮世界杯的队伍共有24支,先采用单循环进行小组赛,后淘汰赛赛制。24支队伍分为4个小组共进行小组赛60场,每组前四名出现进行交叉淘汰赛,淘汰赛加上争夺第三四名比赛共16场。

1.2 数据操作定义

1.2.1 篮球控球权

篮球比赛控球权的概念是由美国篮球技术统计及分析著名专家奥利弗(Oliver)提出[1],是指一支球队控制球后直到对手获得(控制)球权的一个比赛区间[2]。控球权能为研究分析数据提供统一的标准尺度,把不同时期的赛事比较提供了直接桥梁,这样在统一尺度下的比较就显得更具合理性和说服力。奥利弗在大数据下采用回归分析和数据检验得出控球权的计算公式:控球权次数=投篮次数-进攻篮板球数+失误次数+0.4X罚球次数。

1.2.2 比赛节奏的内涵及算法

比赛节奏的快慢是由双方控球权次数所决定,一般来说一场比赛中双方的控球权次数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现在篮球统计的局限性只能利用现有计算公式,在统计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进行计算,所有双方的控球权次数会有一点差别。比赛节奏=比赛双方控球权数的和÷2,也可解释为比赛双方的控权转换次数越多比赛节奏也快,相反比赛节奏就越慢。

1.2.3 深层技术统计指标

深层技术统计指标是在基础的13项技术统计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加深入和具体的量化研究比赛衍生而来,由国外一些学者专家和技术统计分析师提出。鉴于本研究的需要,在此主要分析与比赛关系更加密切且常用的深层指标,主要包括真实投篮命中率、有效投篮命中率、罚球率、助攻率、失误率、进攻篮板率、防守篮板率、总篮板率、进攻效率、防守效率和总体效率[3]。

有效投篮命中率=(投中次数+0.5×3分球投中次数)÷球队投篮次数[2]。

真实投篮命中率=得分÷[2×(投篮次数+0.44 ×罚球次数)][4]。

罚球率=罚球次数÷投篮次数。

助攻率=(助攻次数×100)÷(投篮次数+罚球次数×0.44+失误次数)。

失误率=(失误次数×100)÷(投篮次数+罚球次数×0.44+失误次数)。

进攻篮板球率=本队进攻篮板球×100÷(本队进攻篮板球+对手防守篮板球)。防守篮板球率=本队防守篮板球×100÷(对手进攻篮板球+本队防守篮板球)。总篮板球率=本队总篮板球×100÷(对手总篮板球+本队总篮板球)[1]。

进攻效率=得分÷控球次数×100。

防守效率=对方得分÷对方控球次数×100。

整体效率=(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失误次数[4]。

1.3 分析方法

利用Microsoft Office 2013 Excel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归纳汇总,计算出每场比赛的控球权次数和其他深层技术统计指标等。再利用SPSS 21.0版本软件对处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采用MacQueen提出的快速聚类[5]分析法,将数据看成K维空间上的点,以距离作为测度个体“亲疏程度”的指标,把类别等级定位3,对76比赛的节奏进行聚类,得出聚类中心分别为83.95、73.73和68.25,F=220.104,P<0.001,说明设置类别系数为3的比赛节奏分类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出快节奏有15场,一般节奏有37场,慢节奏有24场,总共76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比赛节奏下基础技术统计差异

基础技术统计指标是篮球比赛最直接的指标,能够快速简洁地看出球队表现的优劣,但是由于篮球比赛球队之间的特点不尽相同比赛节奏各有不一,所以把不同比赛分为3个等级进行胜负队比较就显得在整体把握世界顶级比赛赛队的特点时更具对比价值。

由表1可知在快节奏下胜队与负队在2分投、3分中、3分投、罚球命中率和进攻篮板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13项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3分球的投射次数低于对手但是却能在命中率上保持优势形成差异,这说明在快节奏下胜队和负队得分主要差异在两分球和罚球的命中数上,这也体现着在快节奏下的比赛的球权转换快,优胜队能更好地保持两分球的命中率和通过突破等方式制造杀伤罚球得分,而却能在快节奏保持很高的3分命中率。在一般节奏下胜队与负队在2分投、3分中、3分投、罚球命中率、进攻篮板球和盖帽方面没有产生差异,其他12项都产生差异。这与在快节奏下比赛差异性基本保持一致,仅缺少盖帽方面的差异性。说明在一般节奏下胜队还能继续保持在两分球和3分球得分效率的稳定性,在博得罚球次数和盖帽次数方面明显有所减少,说明相对于快节奏,一般节奏下胜队的优势有所下降,但还是保持多方面的差异性优势,制造杀伤和盖帽能力有所被束缚。在慢节奏下胜队和负队仅在2分球命中率、3分命中次数、3分命中率、防守篮板球、总篮板球、助攻和得分这7项数据中存在差异性,胜队继续保持优势。在3分命中数上仅有在慢节奏中出现差异,而且是主要因为慢节奏下负队的3命中数的下降造成,胜队在3种节奏下都保持着较为平均的命中数,说明负队在慢节奏下失去了在3分球上的一定特点优势,这与在阵地进攻中防守落位轮转较好,空位3分出手机会较少,命中率降低有一定关系。

在3种节奏中,胜负队在2分命中率、3分命中率、防守篮板球、总篮板球、助攻和得分6项数据上全部存在差异性,且全部是胜队占据优势。2分球命中率和3分命中率是篮球比赛保持稳定得分效率最主要因素,这两项数据在三种节奏下都出现了差异可知,胜队在任何一种节奏下都能在得分稳定性保持绝对的优势,三种节奏下胜负队2分命中率都较为稳定,3分球命中率负队较稳定,胜队命中率逐渐上升趋势。篮板球是攻守转换的基础,保证了篮板球就保证了进攻权利。在三种节奏下进攻篮板球胜队略微领先,胜负队都不存在差异,而在防守篮板球和总篮板球两方面胜负双方在三种节奏下都呈现差异,但是差值随着节奏变慢在逐渐缩小。说明胜队在节奏越快的比赛篮板球能力发挥越好,负队相对稳定。助攻是串联全队进攻流畅性的基础,而在三种节奏下胜队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胜负双方的差值在随着比赛节奏的变慢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胜队助攻数量减少造成的,这说明胜队在越快节奏下越能发挥传球优势,负队相对稳定。得分方面的差异主要由前面得分数据集合而来,但是三种节奏下都出现差异,说明在任何一种节奏下胜负队之间均存在得分能力上的层次差异。

表1 3种节奏下胜负球队之间基础技术统计对比

2.2 不同节奏下深层技术统计分析

目前深层技术统计指标在职业联赛上的使用越来普遍,由于这些指标能够更具可比性,能把不同位置、不同时期的球队和球员放在同一标准之下进行对比。例如,A队员5次两分投篮命中3次命中率为60%,B队员5次3分投篮命中2次命中率为40%,然后两人得分都是6分,同样出手次数得分贡献相同,权重后命中率都是60%,这就体现了有效投篮命中率的价值。

由表2可知,有效投篮命中率和真实投篮命中率上在三种节奏下胜负队都存在显著差异性,且胜队在快节奏下两种深层投篮命中率都高于在一般节奏和慢节奏相持平的深层命中率。而负队在一般节奏下两种深层投篮命中率略高于其他两种节奏,且在快节奏下最低。这表明胜队在任何一种节奏都与负队呈现深层命中率上的层次差异,快节奏下胜队表现的得分效率优势更高,一般节奏下得分效率优势最低。罚球率仅在一般节奏下胜负呈现差异,结合表1快节奏下罚球次数和命中次数胜负队的差异可知,在一般节奏下胜队更能体现出对对手的杀伤性,快节奏也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杀伤性,但是在慢节奏下胜队杀伤力低于负队。这和比赛的节奏有一定关系,在快节奏下快攻较多,多数进攻对手没有机会或必要再去犯规。助攻率在三种节奏下都呈现差异,结合助攻次数,进一步说明强队传球能力更为突出。胜队随着比赛节奏降低助攻率逐渐下降,而负队却相反,说明强队在快节奏传球能力能更好发挥,弱队在慢节奏下传球能力能更好发挥。

表2 3种节奏下胜负队之间的深层技术统计对比(%)

结合表1可知,进攻篮板球次数方面胜负队在不同节奏下都没有差异,但是进攻篮板球率方面胜负队在快和一般两种节奏下都呈现显著差异,且在慢节奏进攻篮板率的差值也较大,即在胜负队在进攻篮板球时抢获率上存在差别。胜队与负队虽然进攻篮球数差异不大,但是进攻篮板球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同理在防守篮板球率和总篮球率两项数据上同样显示胜队篮板球能力占据绝对优势,只是随着比赛节奏的下降在防守篮板率和总篮板率两方面胜负双方之间的差值在逐渐缩小。进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反映一支球队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综合的表现的直观值,即每100次控球球队能得多少分或失去多少分。在NBA中经常采用的“砍鲨”、“砍霍”、“砍姚”,就是根据球队间进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差异结合对方队员罚球命中率来计算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对罚球命中率较高的姚明犯规的战术。表2中胜队在3种节奏下都存在差异,即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显然在快节奏中进攻和防守效率都更为优秀。整体效率是一球队的综合表现,弱队在慢节奏下更能发挥自己整体效率,而强队则是在快节奏更能提升自己的整体效率。

2.3 不同节奏下全部出现显著差性指标总体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基础技术统计和深层技术统计中都出现了胜负队在3种节奏下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情况,这些差异完全可以说明影响球队胜负主要指标,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现只进行整体直观分析,不进行具体影响胜负值公式的研究。全部差异指标为2分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防守篮板球、总篮板球和助攻,再结合总得分和整体效率两个综合指标构成影响胜负趋势直观图(见图1)。

图1 3种节奏胜队均存在差异指标直观图

由图1结合前面两个表格可知,胜队在2分命中率和3分命中率线随着节奏变慢逐渐靠近,前者向下后者向上,靠近幅度基本相同,表明强队在快节奏下2分得分率更好,慢节奏下3分得分率更好。负队在2分球命中率上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分球命中率线呈现凹字型,慢节奏最低,弱队在慢节奏中2分球贡献率上发挥更好。防守篮板球和助攻次数基本呈现两条下降的曲线,弱队全面不占据优势,基本保持随着比赛节奏的降低两项数据随之下降的趋势。胜队在整体效率和得分两方面随着比赛节奏的降低下降坡度尤为明显,这进一步明确说明胜队在快节奏下整体效率和得分效率都较高,节奏变慢效率下降率非常明显。负队在得分方面随节奏变化缓慢下降,整体节奏在快节奏时最低,一般节奏最高,且快节奏到一般节奏比一般节奏到慢节奏变化率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首届男篮世界杯比赛节奏在快、一般和慢3种节奏下分析具有研究意义,其中快节奏有15场,一般节奏有37场,慢节奏有24场具有很合理的统计学分布。

3.2 在3种不同比赛节奏下实力较强的队伍主要是通过2分球和3分球的投篮稳定性来击败对手,快节奏中优势较一般节奏和慢节奏更为明显。善于两分球的强队可以选择快节奏比赛,善于3分球的强队可以选择略微降低比赛节奏,而弱队尽量全部选择慢节奏来进行比赛,如果3分较好可以适当选择一般比赛节奏。

3.3 进攻篮板球次数方面胜负队在任何节奏下都没有差异,进攻篮板球率方面胜负队在3种节奏下能力差值均较为明显,强队在进攻篮板球真实能力上和防守篮板球、总篮板球都存在绝对优势。弱队可适当减慢比赛节奏来抢获占更多的篮板率。

3.4 深层技术统计指标更加真实性反映强队的真实实力,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和助攻率都高于对手一个层次,特别是在进攻、防守和整体效率3个综合指标中表现更加明显。弱队尽量降低比赛速度,从而减少与对手真实能力上的差距。

3.5 在快节奏下实力较强的球队能够发挥更好的水平,只有少数数据指标不占绝对优势,在慢节奏下胜负队差异指标数最少。实力较强的队伍在快节奏下赢得比赛的机会更大,在一般节奏下赢得比赛机会最小。实力较弱的球队则要选择慢节奏或一般节奏的策略对阵实力较强的对手,从而增加获胜概率。

[1]Oliver,D.Basketball on paper:Rules and tools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M].Dulles,VA:Brassey's,Inc.2004.

[2]张学领.基于比赛节奏的美国男篮制胜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6:141-145.

[3]张学领.不同节奏下奥运会男篮比赛技术统计差异分析[J].体育学刊,2014,05:118-123.

[4]美国篮球联赛数据[EB/OL].http://www.nbastuffer.com,2013-08-20.

[5]时立文.SPSS 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46-254.

Techniqu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2014 M en's BasketballW orld Cup

XIE 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Henan,China)

This paper clustered the 76 games of 2014 Men's Basketball World Cup into fast,mediate and slow tempo groups based on the possession of the ball and analyzed the basic and underlying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inning teams and losing ones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utcome under different tempos.Study shows that under the 3 tempos the stronger teams had obvious advantages in 2-point shot and under the fast and mediate tempo,3-pointand 2-point shooting had absolute advantage.In terms of number of offensive rebound the outcom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any tempo,but offensive rebound rate in terms of the outcom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under 3 tempos,which can truly reflect that stronger team has absolute advantage in offensive rebounding ability.The stronger team had more chance to win the game under the fast tempo and had the least chance towin under themediate tempo.Weaker teams should play under themediate or slow tempo against the stronger on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winning probability.

2014 Men's BasketballWorld Cup;tempo;statistical analysis

G841

A

1009-9840(2015)05-0073-04

2015-05-20

谢峰(1978-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快节奏篮板球罚球
走街串巷
跟我一起……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松弛
篮板球意识及方法研究
浅析篮球运动中拼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及其训练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