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初探
2015-06-02何劲松
[摘 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形式,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由企业经营目标决定的,也是内部审计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创新内部审计理念,拓展审计职能和范围,改善人员知识结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4-0157-02
[作者简介]何劲松(1971-),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与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形式,新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是以风险管理作为基本理念,以风险评估作为核心,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以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促进企业在风险环境中发展壮大,同时也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断向前发展。
一、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企业经营目标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
随着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生产经营不但受到本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国际金融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风险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能力、财务筹资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出现不确定性,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变得更为重要。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就是通过管理和控制风险,帮助企业在应对风险及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内部审计组织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来确定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并运用相关的审计方法进行企业风险管理,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方针和计划提供参考,让企业能够顺利地在风险环境中发展壮大。
(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审计信息传递不畅、效率低下,审计结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传统审计模式程序繁杂、工作量大,审计工作没有侧重点,不分主次,也导致最终审计结果不能更全面体现审计目的,只能对账务处理与财务报表方面的相关信息提出审计意见。正是因为传统审计模式当中存在诸多缺陷,难以达到内部审计的目的,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审计要求。当前,企业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部门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就要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帮助企业面对各种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服务水平。
二、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新形势下的审计新方式,在审计理论各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从而对法律法规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准则等还不够完善。
1.我国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给予认可,确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审计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内部审计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要在相关环节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2.缺少相关操作标准和规范。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法律法规方面缺少支持,导致在相关理论发展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标准和准则规范,导致在审计计划、测试、流程等环节没有细化标准。
(二)内部审计部门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国企业现今普遍采用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平行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需要向财务负责人报告工作。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缺少最高管理机构的权力保证,导致机构的审计结论权威性受到了影响,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企业各级管理层牵制和干扰,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管理架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1.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各部门几乎处于同等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站在管理者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去选择审计方向和实施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不隶属于最高管理层,其他各管理层或多或少会影响和干涉其工作,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2.由于很多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设置在一起,审计人员与其他员工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和利益关系。审计人员的工资和待遇都掌握在其他相关部门手中,使审计部门整体独立性、权威性欠缺,审计人员主观上易受到影响,审计监督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全面发挥。
(三)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风险越来越大,审计人员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活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但要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会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还要熟悉本企业实现生产经营领域的知识。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财会专业或审计专业毕业,知识结构单一。这样的内审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不够了解,从而不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基础审计。
三、完善我国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现阶段,加快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作用。企业要建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最高管理机构下设审计机构,直接进行审计工作。
(二)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应把风险导向审计放到重要地位,并在法规中明确审计计划、流程、方法等相关理论和操作标准,企业自身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控制风险的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内部准则和规范的建立上,应与国际准则接轨,让风险导向审计更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盈利能力。
(三)创新内部审计理念,拓展审计职能和范围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应创新内部审计理念,以制度导向内部审计,创建内部审计新模式,提高审计预警的时效性,拓展内部审计发展空间,保持与各职能部门良好的协作关系,让其他部门认识到审计工作和公司经营互相促进的作用,正确对待内部审计工作。
要全面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范围,以提高公司价值为目标,在传统内部审计职能的基础上,把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为管理者提供更多风险预防保证和咨询服务。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全面审计,内部审计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应扩大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上。
(四)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优化人员知识结构
为了适应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快速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则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人员应学习新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实现审计信息化,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利用风险评估、内控测试等方法完善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环节,提高审计质量。人员方面要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改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但要精通财务、审计知识,还应熟悉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春伟.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8(10).
[2] 刘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J]商业会计,2008(12).
[3] 杨晓东.提高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的策略[J]财会研究,2008(17).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