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堂就应该玩味语言
2015-06-02王晓云
匆忙参加全市优秀课评比,内容为《短篇小说选读(选修)》中汪曾祺的《鉴赏家》一文,上课时长是15分钟。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要求,习惯了45分钟课堂的自己,头脑是懵了。于是乎埋头苦读文本。
汪曾祺六十多岁时创作的抒情小说,其抒情意味最浓,写得很美。《鉴赏家》中的叶三确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具抒情味又最常见的小人物。作品环绕季匋民的画作获赏果贩叶三而终生珍藏、至死不售的佳话,穿插当地风俗轶事、人情物理的诸多章节,以诗意写清愁,以繁华写寂寞,以平静写伤悼,一切如同亲历,娓娓道来。
叶三卖水果的身份和鉴赏家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小说的精彩所在,如何让久居教室的学生了解汪曾祺小说中表达出来的“现代繁华里的流放”,也是《鉴赏家》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这样的思路下,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流程:1.快速阅读文本,围绕叶三作者写了哪些事情,请分条概述。2.文章中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叶三是一个鉴赏家?3.叶三是一个卖水果的,是什么原因使之成为全县“第一个鉴赏家”?
试上一课,发现问题很多。整个课堂最后以总结叶三人物形象为结局,课堂较为平淡,层次很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最为重要的就是缺少语文的味道。同事在评课中说:你这个课想要让学生得到什么?是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如何去概括人物形象?这些对于高中课堂来说是不是太单薄了?是不是除了这篇文章其他的文章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15分钟是不是应该找到文本的突破点?是不是应该上出一点语文味出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仔细的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好好玩味的?
听到这一连串的问题,自己是很吃惊的。反思自己以往的课堂,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教学环境里,自己的课堂是不是太过于自由发挥而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质——玩味语言?
《鉴赏家》开篇第一段讲:“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什么叶三是“第一个鉴赏家”?“鉴赏家”在文中体现在“紫藤生风”“灯台上的小老鼠”“红花莲子白花藕”以及23小节所讲“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可是汪曾祺这样的大家为什么又在此加上“第一个”呢?显然有其深刻的含义。
仔细玩味“第一个”三个字,我们会发现许多东西: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可是叶三却“不须通报”,说明叶三往往是第一个能够鉴赏季匋民画的人。其次,文中也提到其他的鉴赏者。但他们对季匋民的画作的鉴赏,往往是“卖弄自己高雅博学”,对于这样的卖弄,季匋民最为讨厌。而叶三是“真懂”,“从不瞎评论”,“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是“从心里喜欢画”,对于季匋民的画作毫无功利性的。可见叶三确是是第一个真正的季匋民的“鉴赏家”。再有文章前文的叶三卖水果的精挑细选,他卖水果从不讲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这不像交易更像一种人情往来;儿子孝顺“家境殷实”大可在家安心养老的他差不多是为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挣钱,给季匋民送是为爱他的画……这些都反映出其人格底层里的质朴、实在,和其对生活细节美的追求。而卖水果的走南闯北所积累的广博的见识也是其成为鉴赏家的必要条件。叶三更是不一样的鉴赏家。他是现实中的有心人,富于智慧,有偎近艺术的强烈愿望,更善于从实际经验出发得出关于画作的真知灼见,终于从一个单纯的欣赏者变成季匋民创作的参与者、评判者。
由此,我将课堂设计为以下的流程:叶三是“鉴赏家”,文中具体表现在哪儿?运用这个问题,锻炼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继而追问:为什么说叶三是“第一个”鉴赏家呢?带领学生深入研讨文章,叶三不仅仅对季匋民画作是鉴赏家,对于生活他也是鉴赏家。这样就让学生在“情感价值”上得到大的提升。显然这样的设计是有梯度的,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推进的,是紧扣文本的。而这样的语文课显然有着充足的“语文味”。
将我们的视野再扩大,到《短篇小说选读》的教学。随着高考对小说考查的不断深入,《短篇小说选读》教材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如何教?怎样教更能够贴近高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细细想来,为何我们不去玩味下小说的语言,将小说教学从“环境、人物、情节”中解放出来?《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一文可以围绕着“习惯”两个字品读文本: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不计较团结大楼邻居的“讨论”默契地生活着是一种习惯;矮丈夫在高女人死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以“裁缝老婆”为代表的团结大楼生活的人们的小市民世俗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习惯”。而冯骥才不就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吗?再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以往的教案中同行们往往纠结在小说的情节上,苏贝的六件荒唐的事情与听赞美诗后情景的对比,这样能够很好的揭示苏贝这个人物形象。但这样的课堂架构让《警察与赞美诗》这一世界名篇变得很是无聊空洞,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文章后半部分开始剖析文章。文章40小节“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贝的耳朵,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41小节“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贝胶在铁栏杆上,因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地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42小节“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下的动机”。由此发问下去,学生可以很好的寻找到苏贝“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但这样设计文章的本质不同是学生对苏贝的起始认识。苏贝是一个沦落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这样的设计更能够体现出欧·亨利批判社会的创作主旨。
我们常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说的教学更是要将这两者完美予以统一,不能够将小说简单地肢解为“环境、人物、情节”三个部分加以解读。我们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更多地是要去认真的品读文章,牢牢抓住文本的核心语段(语句),围绕核心语段(语句)加以必要的追问和剖析。这样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才是语文的根本。
王晓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