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尝试
2015-06-02黎坤金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领下,高中阶段的教学异化越来越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名牌效应”“状元情结”种种因素使得分数成为教学的首要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唯分数是求的歧途。看看市场上林林总总的《XX高中作文格式化教程》《XX高分作文之道》《高分作文X步曲》《XX作文素材宝典》等等甚嚣尘上,便可窥见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异化程度。技法的生搬硬套,格式的千篇一律,素材的简单堆砌,辞藻的刻意模仿……此种作文,假话连篇,虚情满纸,读来如同嚼蜡,非但无味,简直令人生厌。何也?早已与写作的本真背道而驰了!文章本应或“书性灵”,或“以文载道”,或“为时而著”,或“因事寄发”,一言以蔽之,应当书写真情实感。“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宋·陆游《上辛给事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高考作文也要求“抒发真情实感”,可在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下,这一要求早已形同虚设,学生作文里只剩下“矫情虚感”了。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呼唤“弃‘假归‘真”,呼唤学生“缘‘情作‘文”。
高中作文教学要“弃‘假归‘真”,让学生真正“缘‘情作‘文”,必须开拓学生的视界,丰富学生的内质。只有开拓学生的视界,丰富学生的内质,才能够让学生有情可抒,缘情作文,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弃假归真,情丰意满。一代文豪王安石曾在他的《祭欧阳文忠公文》里说过“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就是强调一个作者要有江河一样的停蓄厚积,写作外发出来才能如日月星辰一般辉煌灿烂。虽然我们不能拿文学大家的标准来要求高中生,但写作要注重积累,开拓视野,丰富内质则道理上是一致的。“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古人的这些论述虽是论诗之言,但诗文同源,义理相通,都是强调开拓视界对写作为文的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开拓学生视界,指导学生作文摒弃虚假回归真实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开卷读书,厚积薄发
这里强调的开卷所读之书,自非教材教辅之类,而是在此之外。当代高中生很大的一个缺陷就是不尚阅读,而我们的教育也往往忽视在这些方面加以引导,即使有所强调,也只是为考试计,学生所看的书无非是题型宝典之类,而鲜有涉及文学、历史、科学、哲思等等有关文化素养的内容。学生所猎不广,自然腹中多空,营养不良,而要为无米之炊,难矣!然半壁江山又岂可拱手相送?无奈之下,胡编乱造,言不由衷,何来真情实感?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读书积累的重要。冯定远曾说过:“多读书则胸次自高,出语皆与古人相应,一也;博学多知,文章有据,二也;所见既多,下笔知取舍,三也。”可见厚积薄发,“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在倡导学生读书方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提供范畴,列举书目,学生自由选读。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名家名文名著各取其精。读经明理,观史博闻,诸子争鸣开视野,群星文集孕才情,人物传记激兴趣,科学文章启思维——学生即便不求甚解,日积月累也能潜移默化。
(二)筹建班级书柜,既倡议同学献书,又每月集资,订购些报刊杂志,由专人管理。此举希冀营造班级良好的书香氛围,又培育学生爱书、读书的品性。
(三)要求学生做读书摘抄,写读书感悟。读有所思,必有所欲言。不定主题,不定要求,随学生各自取舍,思之所至,言之所发,日久月深,必能思维渐宽,文辞渐多。
持续的尝试让学生日渐积厚,而作文也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某生的一篇习作的开头颇见文化的底蕴和遣词用字的功力:“有人说,鲁迅的人生是呐喊的人生;胡适的人生是实用的人生;林语堂的人生是幽默的人生;梁实秋的人生是雅致的人生;郁达夫的人生是充沛的人生;季羡林的人生是博学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各具特点,何必要羡慕别人呢?临渊羡鱼,还不如作真实的自己,结一张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人生之网。”写的虽是议论文,但倘若作者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没有对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季羡林等名家的相当程度的透析,即使再会仿句,也难以写出如此精练中肯而又扣紧主题的文辞。
二、关注生活,闻多识广
多读书自然能拓宽视界,而生活的蕴藏远比书本要丰富。高中生要进一步拓展视野,就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这些都是说明要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见多才能识广,才能融会贯通,“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博观而约取”。而高中生因受时间、精力、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想要“行万里路”显然不太可能,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关注生活。古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秀才“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联通世界,鼠标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中。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助网络途径,开通教学博客,链接新闻,为学生打开一个关注生活的窗口。在一周的课时里,固定一个课时作为“新闻解读课”, “新闻解读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解读的新闻为一周新闻精选,分“关注人类家园”“关注国家民族”“关注社会万象”“关注人生命题”四大系列。“关注人类家园”系列主要收集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人类反思与行动等方面的问题,比如频繁发生的地震事件、火山喷发、干旱洪灾、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都引进了课堂。通过对人类家园的关注,引导学生反思灾害频发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体会地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从而唤醒学生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感。“关注国家民族”系列收集国家民族大事、发展成就等新闻。比如国庆庆典、世博会、抗战胜利日、国家宪法日等。“关注社会万象”这一系列还分了“道德观察”“安全审视”“教育追踪”“体育看台”等不同的版块,通过范围的细化引导学生思考的旨归。“玉树赈灾、人间大爱”,“校园血案”,“钱学森之问”,“足坛反赌风暴”等一系列的新闻被收集到不同版块中。“关注人生命题”系列收集了有关亲情、心态、境界等方面的新闻。“新闻解读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新闻展示、学生品评、当堂练笔、运用范例、教师点评等几个环节。通过“新闻解读课”,让学生在“半封闭”的管理中了解外界,关注现实,拓展视野,开阔胸襟,升华思想。关注日久,胸中自有沟壑,笔下必起波澜。而这些都已经是情满于胸始发为文,想再落俗套怕也不易了。endprint
三、留心经历,见微思远
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有言:“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要让学生真正弃“假”归“真”,缘“情”作“文”,实在不能忽视学生的“身之所历”,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强调“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高中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留心自身的经历,从一些普通人、平常事里去思情悟理,写作为文多从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中寻找切入点,“触事感悟,文之以言”,这样一来,学生作文自能写其所见,感其所闻,达其胸臆,非套作、假作、乱作可比。学生的一篇习作《单车·人生》(该文发表于《港城文艺》)就是感发于自己生活中一次因烦闷骑车远行的亲身经历,文章主要抒写了去的路上遇雨、摔跤等不愉快的境遇,进一步渲染烦闷的心情,然后通过对一个被砍去了躯干的树桩的凝视,感悟树的年轮以及经受的风雨,之后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因树思己,得出人生应该经受风雨、历练坚强的感悟。全文语不惊人而情感真挚,最终见诸报刊,这应该要得益于作者留心亲身经历,善于思考,以小见大,见微思远,否则,何来“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又怎能“文生于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而“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四、笔写心声,文情并美
有了阅读的积累、生活的关注和经历的感发,学生即使虽非巧妇,亦不用担无米之忧矣。“文有法而无定法”,写作为文,不应受格式套路的束缚,而应不拘一格,因情而发,“我手写我心”,“语与兴驱,势逐情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无假话之空洞,无套作之雷同,而是充满作者个性的、洋溢个人真情实感的文情并美的文章。鲁迅之为鲁迅,林语堂之为林语堂,郁达夫之为郁达夫,沈从文之为沈从文,其根本也正在于此。虽然我们不是要把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为作家的培养,但片面的格式化训练,套路训练,必然会泯灭学生的天性,禁锢学生的思维、情感,只能让学生作文发些无病呻吟,这样一来,必然会扼杀许多未来的鲁迅或林语堂,也就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不主张也不实践格式化训练,而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有言则长,无言则短,写有情之文字,不发无谓之空言。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作文教学给了我这方面诸多的启示。作为一个在中学教坛孜孜以求而又苦苦追寻的后辈,真心希望看到中学作文教学回归本真,摒弃虚假浮华,书写真我性灵的那一天尽快到来,让学生真正弃“假”归“真”,缘“情”作“文”,让更多的高中习作使“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参看文献:
[1]《中学教育批判》,当代,邓向农 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1。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3]《文心雕龙》,梁·刘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
[4]《瓯北诗话》,清·赵翼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
黎坤金,语文教师,现居广西防城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