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度

2015-06-02刘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味诗词古诗词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词。这些诗词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先生的话充分肯定了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古诗词中精练含蓄的语言,空灵唯美的画面,独特巧妙的构思,真挚动人的情感,不仅成为学生阅读写作的优秀范本,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然而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当古诗词不列入中考阅读理解考察范围内时,大部分教师仅仅让学生会背会默,有的教师会做简单的分析,也是为了学生易于背诵。学生疲于背诵默写,缺乏对古诗词的兴趣。近年来,古诗词被列入中考阅读理解考察范围之内,教师立刻调转方向,将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从朗读指导到知人论世,从品味意象到感悟意境,斟词酌句,细品深挖,一篇在艺术上浑然一体的美文被肢解成一个个零碎的考点。有的鉴赏远远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抽象深奥,学生渐渐失去对古诗词的兴趣。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但要适度。

一.朗读指导要有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因为吟诵的如此功效,绝大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视朗读,通过聆听名家朗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放声朗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当然教师们也很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响韵脚、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在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旋律、用韵、节奏上进行指导。笔者对此无可厚非。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留给读者无穷的品味和想象的空间,每个人对一首古诗词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读出来的语气语调语速可能也是不一样的。以笔者的一次课堂教学观摩为例。课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执教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根据感情的起伏把握语调和语气,并在黑板上出示折线图:

教师以指挥者的角色,让学生朗读时根据他的手势把握节奏和语调。课堂上有学生对“起舞弄清影”朗读的处理提出异议。执教者认为这里透露出作者赏月的欣喜,有着人间生活的逍遥和自在,所以应该读得轻快些。而学生认为月下独舞,唯有清影相伴,透露的是词人的孤独和寂寞,应该读得低沉些。但最终执教者仍以自己的理解指挥学生集体朗诵。在这里我们且不论哪种解释更为合理,但告诉我们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肯定是多元化的,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语文界有的专家认为诗词朗读有不可指导性也许就是源于诗歌理解的多元性。笔者并非反对诗词朗读指导,认为一些基本的指导是必要的,比如诗词节奏的把握。但是指导要适度,不可细化到每个字的重音处理,每句话的轻重缓急,更不可以教师对朗读的处理和把握代替学生的处理和把握。

二.语言品味要有度

诗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含蓄,一字一词一句使诗词鲜活生动。精练就是用词的准确生动,

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渲染了一种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含蓄,就是诗词语言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例如《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表面上指交战的地点,实际上用典,暗示将士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怀豪情,再细细品味,刻画了一幅悲壮的场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而古人也最讲究“炼”字,“炼”好一个字则使诗词添色增辉。

正因为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和深度含蓄,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感受文辞之美。可实际教学中,当古诗词列入阅读考察范围之内时,教师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个个考点上,放在一个一个的答题模式训练上。如赏析词分为解释词的意思、分析手法、描绘词所描绘的画面、赏析作者的感情四步法,赏析句子分为翻译句子、分析手法、描绘画面、分析感情四步法。当然这教给了学生一定的鉴赏角度和答题技巧,但同时也把灵动丰韵的古诗词变成了冷冰冰的考点。有的学生赏析的时候为了完成四步法所要求的不惜牵强附会,这极大地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留白,透过一个个意象,学生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文字中的画面,融入画面中的意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精彩表现。例如笔者的一次课堂中,鉴赏杜甫《望岳》,品味“割”字,一生回答:“‘割字写出山像一把宝剑,写出了泰山的山势陡峭,具有王者的气范。”同学们都拍手叫绝。可是在现实课堂中,由于诗歌内涵的丰富性,教师往往觉得教学时间紧促,忙着将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记在笔记上,学生品味词句也忙着套用答题模式,走马观花,阅读感受浮于表面。

笔者认为诗词语言品味要控制广度,不能全面开花,不用字字落实。一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执教者一节课只要扣住一两个字词即可,品析“几处”“迷”足以理解全诗。四联只要重点品析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或者“乱花渐欲迷人眼”便可提挈全诗。这样课堂教学时间充裕,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文辞美和意境美,感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诗词语言品味要把握深度,不能过于细挖深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初中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过渡到第五阶段(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旦达不到成人对他们的期望,则常常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如果不能在这个时期很好地解决,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影响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玩味语言,品味意境,到底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执教者一定要考虑所任课班级的学情。特别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先发制人,给学生以约定俗成的标准理解。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苏轼《水调歌头》中对于“我欲乘风归去”,有的老师理解为词人想归于天庭,归隐,过着神仙的逍遥生活;有的老师理解为归于朝廷,表达词人被外放冷遇的忧愤。两种理解哪一种是正确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课题,这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所能解决的,也许只有苏轼本人自己清楚。像这样句子的品味,执教者需要把握好深度,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理解成词人想归隐未尝不可。至于是否想归于朝廷,这涉及到词人“世”与“隐”之间的矛盾,就激发学生以后研究考证吧!当然,试题编制者在编制考题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题目不可过难,答案的设置更应该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能死板。

三.情感体悟要有度

诗词和散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相通之处,往往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居易通过描绘西湖早春春意盎然的美景表达对生命的赞美;杜甫通过描写泰山的巍峨磅礴表达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从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古诗词教学最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与再现、想象与联想、移情与共鸣等去体验古诗的情志美。

笔者认为情感体悟同样应该有度。以一次课堂教学观摩为例,课题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春望》,品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表达的情感,大致理解如下:饱受战乱的痛苦、辛酸;对战争的怨恨;久盼亲人音讯不至的迫切、焦灼、忧虑;对离散亲人的深深思念;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期盼,对时局的忧虑。执教者肯定学生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春望”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归纳如下:一种是表达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一种是表达平复战乱、家人团聚的美好期望。诗情感的把握全面而有深度。但笔者课后和学生闲谈,夸赞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可学生的回答让笔者大跌眼镜,他们说这些都是参考资料上的理解。笔者和自己的学生鉴赏这首诗,发现学生能够体悟诗人“国破”后的痛苦,亲人离散的痛苦,但却很难品悟其中蕴含的对和平的期望。反思我们的教学,在目标定位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我们的目标不是将一首诗词品透,如果那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诗词鉴赏大家,这对学生的要求太高。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古诗词学习让学生了解诗词,感受诗词的形美和质美,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其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春望》这首诗让他们通过品读体会作者的忧国思家之情即可。

古诗词的意蕴是无穷的,教师只是引着学生走进诗词的浩瀚海洋,激起他们畅游的兴趣和热情;诗词是感性的,不能以课堂理性的分析破坏她的美,这样我们很可能成为扼杀学生畅游诗海词洋的侩子手。

刘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味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猜诗词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