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素材
2015-06-02刘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店里作文素材类的书可谓琳琅满目;杂志摊上,《作文素材》《作文独唱团素材精粹》《〈读者〉高考作文素材》等刊物也备受高中学子欢迎。这些书内容丰富,分类齐全:有资源类、环境类、青春类、奉献类、文化类等;有古代经典类,有时事热点类。素材配套内容也设计得甚为全面:先对原材料加以解析,然后列出素材所能适用的诸多话题,并配以华丽的背诵范文。表面上看,这既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素材,也有观点,有文采,基本实现了阅读与作文的无缝对接,真是简单高效。难怪考生青睐有加!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同学们作文写起来还是那么痛苦不堪?为什么老师读起学生的文章还是那么空洞无物,味同嚼蜡?为什么“僵尸文”“标签材”还是满目皆是?究其根本,这些畅销书明显和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这些素材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材料既不是学生自己经历过的或感兴趣的,也不是学生自己全面阅读或亲眼观赏到的,连对材料的感悟思考也是别人的。使用这些作文素材书时,学生们不是在自由、真挚、快乐地表达自己,而只是在机械地组装材料。
故此,学生必须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素材。什么样的素材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呢?笔者认为需有以下四大特性:我感、我熟、我悟、我写。
其一,我感。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看,我感的素材就是我看到或经历的那些触动了我柔软心灵的事情。“文为情生”的写作观古已有之。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袁枚在《答蕺园论诗书》中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当代文学泰斗季羡林也说:“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写出来的东西如何能感动别人呢?一个作者,情与境遇,真情发乎内心,汹涌回荡,必抒之以文字而后已。”“情生”之时,定当情感炽烈,必是文思泉涌,此时应趁热打铁,即兴而作,将这种有温度的事件及时记在练笔本上,甚至可以写在自己的微博里。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斗酒诗百篇”等就属此类。相信在考场上重温这些有热度的事情定会情真、情切、情浓!
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看,“我感”的素材就是那些我非常有感觉有兴趣的内容。我因感兴趣而喜读,易记,有感悟。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就会慢慢从以机械记忆为主转为以理解记忆为主,恐怕不感兴趣的事物要记准记牢会越来越难。
如何找到自己有感觉的素材呢?
可阅读“名著导读”一类的书,此类书会介绍很多部中外名著,一般先介绍此部名著内容,然后简单鉴赏此部作品,再摘录精彩片段,有的甚至还有专项的训练,或与写作相关的,或与文学常识相关的,或与鉴赏相关的。浏览此书,你基本可以了解每部著作的全貌,相信你会对其中的一些非常感兴趣。
再者,全年级每写完一篇作文之后,便会印出很多范文,从这里也往往会发现大量适合自己的素材。因为同学们年龄相仿,生活阅历相近,人生观、价值观大致相同,喜欢的内容也应该相差不会太大;况且文章自己写过,感触也深。
老师还可让同学们寻找自己喜欢的视频资料进行视频阅读。如经典的高品位的电影、大师系列讲座、励志短片、周六的“新闻周刊”等,当然老师也要经常推荐。另外还可让同学们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如从《南方周末》《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筛选一部分自己喜欢的热点时文认真阅读。
老师们可在写作课上先列出一些话题,如民族、山水、亲情、网络、体育、道德等,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再在同学们选择最多的话题内出题,这样同学们会比老师凭经验或主观臆测出的题写起来更轻松,更有话可说、想说,毕竟时代在变,学情也不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在变。
其二,我熟。“我熟”即我对素材的细节熟稔于心,“细节”是体现我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写作也不例外。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看,就是要有也必须有细节描写。记叙文就是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思想感情的。生动描写当然需要细节。要知道,一个传神的细节往往抵得上千言万语。因此,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味生活,要善于捕捉触点强烈的瞬间,即兴以记之,相信这里定会有情真意浓的细节描写,读后也必将在心间抹之不去!
请看下面一个片段:
她是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很瘦弱,只有一条腿。那天放学,我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艰难地下楼。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突然,她停住脚步,一手拉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弯下身子……她,捡起了一块香蕉皮。
一个残疾女孩艰难地小心翼翼地下楼和弯下身子捡起香蕉皮的行为,通过这样细致的描写,我们就不仅看到了残疾女孩向困难挑战和关心他人的品质,而且还强烈地感觉到了作者受到的感动和真心赞扬之情。
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来看,“细节”依然很重要,尤其是出彩文章。请看用同一名人论述同一话题的两个片段:
片段1:沈从文是内心开始获得重生的吧!当外界的压力来临时,他没有选择等待着自己被其压垮,而是努力些,再努力些,从内里给自己压力,努力调整自己的心,虽然外界的压力犹在,但他的心已发生改变,正是这由内而外的改变,使他于十年文革中存活,而且再创新的辉煌,完成了《中国服饰考》。他终于打破了内心的桎梏,让人钦佩不已。(话题“从内打破”)
片段2:沈从文这位温厚的老人,把这从内打破的智慧悟得透彻。文革似狂风暴雨,不知打碎了多少文人脆弱的躯壳。当他与老舍眼睁睁看着熊熊烈火吞噬了自己的作品,老舍不堪重辱投湖自尽,他却似不为所动,安然离去。不是没有痛苦与挣扎,但他明白,文革的利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他击碎,与之对抗的唯一方法便是从那个先前嗜文如命的自己中突围。放下手中的笔,他执起一本本尘封的古籍,把所有的经历投身于对古代服饰的研究中去,放下曾经的高傲,即使被下放到乡村,也能在与一朵荷花的相遇中体味生命之美好。经历文革的洗礼,成功突围的沈从文又多了一份韧性,多了一份智慧。这位经历了苦难的老人完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次成长,终成就了那“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大师。(话题“从内打破”)
这两段文字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原因何在?细节的魅力使然!片段1显得贫乏、空洞,典型的贴标签。“他没有选择等待着自己被其压垮,而是努力些,再努力些,从内里给自己压力,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等都是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如换成季羡林、鲁迅、钱钟书等也没错误,这样就难以让人信服,论证效果定会大打折扣。片段2则不然,与老舍的行为进行对比,“尘封的古籍”“下放到乡村”“与一朵荷花的相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则使得人物事件真实具体,让论据显得充分可靠。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我熟”的素材呢?
首先,扎实掌握课本素材是前提。现在很多同学觉得高考语文基本不考课本内容,即使考,也不就是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嘛!因此,很多同学就把语文课当作疲劳后小憩的黄金时段。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课文本身就是天然的素材库,我们只要跟着老师精读、细品、深思这些课文,定会将文章细致把握。其实背诵也并不是仅仅那七八分的事,仅对作文而言,如引用、化用或精细化地叙述背诵的诗文,就让读者对素材非常信服,也会使文章文采飞扬。
阅读文学名著是另外一个重要途径。首先要全面了解著作的作者,最好是把与他相关的作品都读一读。如沈从文,传记《从文自传》《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散文《湘行散记》《烛虚》《沈从文家书:离乱期的郁虑深忧(1966~1976)》,小说《边城》《长河》《八骏图》《月下小景》等,都可选择一部分自己感兴趣的来深入研读,还可看一些经典电影以轻松直观地加深印象,如1984年版的《边城》(戴呐饰翠翠)。读一部作品时,先要整体感知,能概括全文内容;其次精细把握。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并进行赏析评点:此片段美在何处,为何能触动我,由此联想到什么。这样一来,你就会真正将阅读内容吃透,所叙素材自然细致真实,用起来也会游刃有余,甚至会达到一材多用、一文多用、一人多用、一书多用的境界。
其三,我悟。其实对素材全面细致地把握只是写作中的“地基”阶段,是一个浅层次的要求。一篇上好的文章最终看的是否体现“真我”。“真我”即有我独到的感悟。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看,就是要通过叙述故事来抒发情感,进而领悟人生哲理,即由事及情,再由情入理。请欣赏一篇文章的结尾:
菜园整好的那天,父亲倚着我,久久地站在门口。他想说点什么,又沉默下去,只是欣慰地摸着我的头。落日的光打在身上柔软而舒适,那一定是奶奶温情地凝视。
我也终于明白,岁月留下的,终究不只是伤痕;成长带来的,也终究不只是失去。它交给我的,是面对失去的勇气:我们总归,要学会失去。(以“痕迹”为话题)
这篇文章先娓娓道出了“我”与奶奶在小菜园的美好时光,最后抒发了“我”对奶奶浓浓的思念,同时也自然道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要学会失去。所选片段在抒情悟理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我之情感和思想乃作文之根。
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看,阅读的内容不仅一定要记,还要有自己的摘评或读后感,这样才会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思考,在运用素材时就会信手拈来;在论证时才会如辩论赛上的辩手一样慷慨陈词,情蕴其中;描写时也是疏密有度,张弛自如,游刃有余。诚如此,写作就真正变成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也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样的写作才是快乐的!这正是“我手写我心”的最好阐释。
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素材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无需赘述。这里主要是从引进活水——时事这一角度来谈。作为中学生,应掌握的时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像考试作弊,食堂插队,教室午休等。可要求同学们就此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对此一般都会很感兴趣,发言踊跃,写作积极。这样就既可培养同学们细心观察体味生活的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对现实的思考,从而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感悟。还有一类就是时事热点。像《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看天下》等报刊上的专题时事报道,“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视频报道资料。面对这些媒体报道的时事,首先选择的一定是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有话可说、想说、也能说的内容。然后要对原时事进行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像一些作文素材书按照编者自己的意愿对原材料进行肢解组装改造而成。具体做法可放视频,可印发原文,可课前演讲,不拘形式。最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可当堂交流,甚至质疑;可正说,可反说,也可辩证地谈。也可写在练笔本上,由学生相互评阅,或老师批改,印成专题文章下发。
在合作交流探究中,慢慢就让学生对原材料也把握得更加精准,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有厚度。如有段时间“奴”字非常抢人眼球,缀以“奴”字的词汇遍地皆是,如“房奴”“车奴”“卡奴”“孩奴”等,我就让同学们对上述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有同学说要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要成为物质生活的奴隶;有同学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没有体验过束缚,我们便难以珍惜自由的畅快;也有同学说这是因为经济社会还并不那么发达,“奴”的背后是整个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整,它需要政府民生责任感的回归。这样一交流,他们的视野也就开阔了,认识也深刻了,观点也真正属于自己了,也更爱关注社会中的人和事了。
其四,我写。好文章需要文质兼美。前面几点主要强调的是“质”,即文章的内容思想。这里强调的是“文”,即文章的表达形式。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文章的优劣。读者一定会全面接触你的语言,因为他们只有通过你的语言才能了解文章本身:情真不真?意浓不浓?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有没有自己的思想?况且“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极其重要的一点。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文如好女,既有内涵,又光彩照人,方能艳惊四座。所以,真正属于自己的材料还要会写出来。这里所说的“写”,不是前面所提到的即兴而写、写微博、写读书笔记、写时评那种轮廓式的写作,也不是前文所言因有我悟而文气十足地写,而是要字斟句酌反复打磨推敲式地写作。如此,写出的文章就一定词句亮丽,妙语连珠,文采斐然。
如何才能做到我会写?一是写升格作文。用积累的每一类素材至少论证自己的一个观点,以“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精神从头到尾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可请老师和同学指点,直到自己甚至老师满意为止。二是借鉴模仿。最好是文风和自己基本一致,素材自己也熟悉的范文。
请看下面两则文段:
片段1:张氏之女,幼而有仪。作为民国名媛的她本有着定式的生活:大家闺秀,相夫教子,安然一生。而徐志摩心心念念的只有康河里柔柔的水波,终弃她于不顾。可张幼仪并没有放弃希望:着手设计服装,引领当时的服装潮流;照顾孩子,无微不至;瞻仰前夫父母,尽至孝道……历史终为她正名。是的,不倾城倾国又怎样,张幼仪仍以其优雅之姿熬过冬天,拥抱春天。(以“熬”为话题)
片段2:张氏之女,幼而有仪。透过岁月的幕帘,我依稀看见一个抚琴的倩影。作为一个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的才女,与才子的结合使你向往着生活如白玉一般无瑕。可痴情的才子却只迷恋星辉下的康桥,你被休被弃被伤。在那个礼仪森严的时代里,爱情的创伤像一个巨大的树洞将你吞没。可你却拿起自立的画笔,以创业为纸,以乐观为墨,引领出民国时装界的潮流,用你事业的荣光医补了你爱情的伤疤。(以“怎样对待自己的‘树洞”为话题)。
片段2是对一个月以前写的片段1进行的精致模仿。该片段既很好证明了观点,也无生搬硬套的痕迹,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语言典雅,真是文气、才气十足。
总而言之,真正属于自己的素材的这四大特性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我感”我才熟,“我熟”我才悟,“我悟”我才写;而“我写”才能成为新一轮写作的鲜活素材。
刘圆,语文老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