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需要怎样的逻辑

2015-06-02唐子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和氏璧徐先生秦王

向来推崇逻辑和理性,致力于从“哲学”的高度批判并“重构”中学语文教育的徐江先生在参与“真语文”的讨论中,又为语文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呐喊,其本意是好的。然而,他对“完璧归赵”的“另类教学思考”实在是过于“另类”,达到了打着逻辑的旗号违反逻辑的程度,让我实在难以苟同。

徐江先生在《“完璧归赵”逻辑思维批判——〈廉颇蔺相如列传〉另类教学思考》(以下称“徐文”)一文中开宗明义:“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解读应该立足于教学生认识到蔺相如不是‘智勇兼有的英雄,而是一个罔顾赵国安危、心中只有物(和氏璧)的冒险主义者。”这个论断对于稍有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的人来说可谓是闻所未闻不可思议;徐先生进一步指出:“实事求是地说,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其教育价值远远低于认识他的冒险主义倾向及引导学生怎样看清这一面。”当然,徐先生并非是在“一点正经没有”的抬杠子,他严肃指出这个结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这需要从逻辑学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要用逻辑思维种好‘语文田。”

一、一套似是而非的“逻辑”

徐江先生祭出的“逻辑”共有四条——条条都违反逻辑。

其一,“由‘充足理由律判断蔺相如请缨赴秦的承诺是虚假的”。

徐先生认为蔺相如没有充分的条件保证,所以他的“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承诺是违反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的,因而也是“虚假”的。蔺相如明明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做到完璧归赵,但徐先生认为“那纯属偶然,是秦王大意造成的,或者是秦王从本心上并非有诈璧之意”,所以仍认定蔺相如当初的承诺是“虚假”的。在这里,徐先生将他认为的蔺相如出使(活动)准备的“不充足”作为逻辑上的“理由”的“不充足”,实在有点牛头不对驴嘴——就算这二者等同,徐先生怎能认定蔺相如的出使活动准备不充足呢?徐先生认为,要遵循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就应该“对情况有基本的分析,有应对的预案。但蔺相如没有,只有一个承诺”。这个断言实在是太武断了。蔺相如说“王必无人”不就是分析吗?他提出奉璧西进如果城入赵会怎么样,城不入赵又怎么样,这不是两套应对方案吗?也就是有预案嘛。至于他两套方案具体内容是什么,出使前他并没挑明;蔺相如也没有说出为什么他坚信自己的方案一定奏效,而万一他的方案失败他是否还有其他预案——不说出并不等于没有!至于最后蔺相如实现“完璧归赵”,就算是“纯属偶然”,它仍然是一个承诺,而且是一个已经实现的承诺——曾经作出并且已经实现的承诺怎么仍是一个“虚假的”承诺呢?——仅仅由于它“不合逻辑”?这是哪门子“逻辑”?

其二,“由‘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本身是错误的”。徐先生认为蔺相如出使前曾经跟赵王说过,即使秦国诈璧也要“宁许以负秦曲”,但是后来他在发现秦王有诈璧迹象时却“不许”秦了,因此认为蔺相如“背离了出使前确立的外交原则”;并进一步指出:“‘矛盾律要求人们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连贯、一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幻不定,出尔反尔。”徐先生首先是将他所认为的“出使原则”强加给蔺相如进而推导出蔺相如“违反”该原则——因而也“反逻辑”。蔺相如出使前跟赵王说那席话包含有“不在乎秦国是否有诚意,不在乎和氏璧是否失去,就是要满足秦国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以免冒犯秦国”这样的出使原则吗?蔺相如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从中可以得出的“出使原则”应该是“如果秦国有诚意就平等交换(璧和城),如果秦国使诈就坚决维护赵国的财产安全和国格尊严”。蔺相如后来也确实按这个原则跟秦王斗智斗勇并且成功维护了赵国的国家利益。怎么就说蔺相如违反自己的出使原则呢?蔺相如就算说过“宁许以负秦曲”,但在具体实践中见机行事采取适当的策略维护赵国利益,这有何不可呢?只有蔺相如之前代表赵国答应过秦国进行璧、城交换,但待秦国真的割城给赵国,蔺相如却临时起意不同意用和氏璧去交换了,这才算是“出尔反尔”啊!蔺相如看到秦王无意换城有心诈璧之后,急中生智将和氏璧拿到手并成功送回赵国,这确实冒着巨大的风险,但是因此而说他“罔顾赵国的安危”则完全是罔顾事实。蔺相如是在根据自己对当时形势的准确判断特别是对秦王心理的准确拿捏的基础上,辅助以高超的口才和恰当的策略取得外交胜利。正是他(还有廉颇等)表现出来的超凡勇气和智慧让秦国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在极不利的力量对比中成功保护了赵国的安全。你可以认为蔺相如的做法是冒险,他的成功有侥幸的一面,然而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蔺相如是不负责任地将赵国带向绝境。历史上这样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出击创造奇迹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还少吗?一概以“违反逻辑”之类想当然的推断说他们是“冒险主义”,何以服众?

其三,“根据‘选言判断为秦王设计正确的选择”。徐先生首先帮我们普及一个逻辑常识:“所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接下去徐先生就来一段雷倒天下逻辑学老师的高论:“蔺相如作为特使对秦赵之前的璧城交易方案应该有几种可能的清晰预测:或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或赵国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或以送礼的方式以图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并不在其列,它是不该发生的事。”徐先生在这里煞有介事罗列的“几种可能”其实蔺相如两句话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城入赵……,城不入赵……”徐先生提到的四种“可能”事实上都没有超出“入”与“不入”这两种可能。并且,徐先生的“清晰预测”还违反逻辑分类原则——每次分类只能按一个标准。徐先生列举的后三种“可能”都无法明确秦国是否真的以十五城易璧。这样的分类标准就是多元的、混乱的,因而也就是无效的。另外从常理和事实上看徐先生所提出的后三种“可能”或者是蔺相如已经做了的,或者是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所以以此来批判蔺相如是无效的——“或赵国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这个事情蔺相如已经做了,只是他的“说”诉诸于“王道”并辅之以死抗争,而交易确实也是停止了,真实达到了“说服”的效果;假如秦国本来就是想空口许诺交换,想来个空手套白狼,给他璧却不给你城,那提出“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给他璧他却不给你谷物!至于“或以送礼的方式以图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更是滑稽——假如秦王说要赵国送和氏璧这个“礼”作为建立友好关系的条件,那赵国该怎么办呢?答应还是不答应?秦王想诈的正是和氏璧,赵王想留住的也正是和氏璧,但却不知如何做到!蔺相如根据对形势的判断决定“铤而走险”,全部关注点都在如何保住赵国的财宝不被掳掠,怎么反而说“完璧归赵”不在蔺相如要完成的出使使命的行列中呢?!

其四,“根据‘假言判断构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从正反看‘完璧归赵”。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据徐先生说这是他自己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那就是按照与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的的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他还提出了一个公式:“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根据这个“公式”,徐先生就对“完璧归赵”作了“反事实假设想象”:一是对秦王“礼毕而归之”的冷处理做反向思维,包括“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或者是“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根据这样的“反事实假设”徐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是外交交涉,还是大兵压境,秦强赵弱,这些被动局面都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可能惹的祸。置赵国于危机之中,存一璧又有何用呢?”徐先生还对“奉璧往使”进行“反事实假设”:一是“不奉璧”,也就是“空手单车西入秦”,并认为“至少是没有‘归赵与‘不归赵的问题了,也不会发生骗秦王了”。为了让反其道而行之更加的“彻底”,徐先生还提出“不仅不是‘奉璧往使,而且要让秦王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徐先生为此提出让蔺相如仿效烛之武说秦伯,并设计了两套说辞,信心满满地说“前者谏秦王罢以城易璧,后者思以谷易璧”。最后下结论:“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自然没有风险。”以上徐先生的“假言判断”也真是假得很不靠谱。既然是假设,当然不要求一定是现实的,是真的。但是不能简单以一种假设否定另一种假设,更不能以某些“看起来很美”的假设来否定看来不怎么“完美”的现实。徐先生就是没有想到,或者是故意忽略——“不奉璧”、“空手单车西入秦”,成功劝说秦王“罢以城易璧”以及“思以谷易璧”可以作为假设存在的选项,而蔺相如的“奉璧往使”和“完璧归赵”也同样可以作为以上“假言判断”的选项——所不同的是蔺相如的“选项”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徐先生所提出的这些“假言判断”选项我们同样可以进行“反(事实)假设”!对徐先生的“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以及“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反假设:秦王虽然会恼怒和氏璧被蔺相如从自己的手中拿走并护送回赵国,但是迫于舆论压力,他不会轻易为一块本不属于他的璧玉而杀死一个使臣攻打一个国家,因此“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不会出现;秦王对自己想诈璧心知肚明,所以一旦被蔺相如看出并且点破自己没有诚意做交易时,自知理亏的他会知难而退选择忍让,所以,“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无理无据,是没有的事……徐先生可以对蔺相如的选项做“反事实假设”,我们也可以对徐先生的“假设”进行“反假设”。所不同的是,徐先生作的是“反事实”的假设;而我们的假设——其实也就是蔺相如的“假设”,是得到“事实”检验和支撑的“假设”!

二、逻辑意义上的语文之真

任何一个学科其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必须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语文学科是最需要加强逻辑教学的,“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课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教学效率却低下,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缺乏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所以,“真语文”必须也必然包括逻辑意义上的真。

(一)语文教育需要“真”逻辑

通俗而言,逻辑可以认为是言说的“内在规定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言说规则。由于遵循共同的逻辑,人与人交流才能彼此理解,甚至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也可以通过翻译而实现有效交流。我们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来任意篡改、违反、取消或创制逻辑。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逻辑是不可打败的,唯有逻辑才能打败逻辑。这也就是说,一旦进入逻辑范畴就必须按照其规则运行,任何违反逻辑的言说都自动导致被逻辑所否定,自证错误。逻辑是不容挑战,也是无法挑战的,这就是逻辑“不可打败”之意。“逻辑”被打败只能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它是非逻辑,所以说“唯有逻辑才能打败逻辑”,也就是真逻辑打败假逻辑。作为一个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强调追求真、善、美——这其中的“真”有真话、真诚、真实、真义、真理等多种含义,当然还包括逻辑意义上的真——语文教育需要逻辑,而且是真逻辑而非披着“逻辑”外衣的假逻辑。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意识不强或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讲逻辑或者逻辑讲得不好并不少见。所以,徐江先生希望从逻辑的角度来参与到对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有关问题的探究,这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教育一块短板进行弥补的尝试,是十分难得,应该欢迎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徐江先生一本正经地用非逻辑乃至反逻辑的方法在语文教育中宣讲逻辑,用意也许并不坏,但现实的结果却让人不敢恭维——语文教育需要真逻辑,不需要披着“逻辑”外衣的似是而非的假逻辑。真的逻辑必须是自洽的,它必须始终如一是它自己,不能人为地任意进行篡改和演绎。如讲“充足理由律”,不能认为自己的理由才是充足的别人跟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其理由就一定不充足;讲“矛盾律”就要看到别人跟我们不一样的主张也可能存在其内在一致性、合理性而非真的矛盾;讲“选言判断”就要承认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判断可能预设不同的选项且既可能同真也可能同假;讲“假言判断”就得承认我们可以对某些事实进行“反事实假设”,但也必须允许别人对我们的“反事实假设”再进行“反假设”——用事实来反“反事实假设”不仅在逻辑上是对等的,而且它由于得到事实的检验而“自证”正确,这就是所谓的“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有谁认为某些事实“有违”逻辑从而无视事实的存在,那就无异于要证明“雄辩胜于事实”——如果这也算“逻辑”的话,那也只能是“强盗逻辑”——当然不是什么真的逻辑。要特别指出的是,事实与逻辑分属不同范畴,追求逻辑的前提是尊重事实。用逻辑来质疑、否定事实(包括史实)要么是无效的,要么就是虽然“有效”却是无意义的。

(二)语文教育有“自身的逻辑”

大的原则上说,语文学科必须遵循逻辑、符合逻辑。我们在此说语文教育要有“自身的逻辑”并非说语文学科真的有另一套逻辑,而是说逻辑在语文学科中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逻辑在语文教育中的贯彻、分析等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不能为讲逻辑而讲逻辑,不能纯粹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待和评判一切语文现象。要注意区分逻辑与艺术的关系。文学艺术也讲真实,但是这种“真实”与逻辑上的“真实”是不能等同的;语言表达必须符合逻辑,然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语言就不能一味用逻辑去分析和“较真”。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常识,然而徐江先生一讲起逻辑来似乎连这个简单的常识也忘掉了。文学作品中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不能用逻辑去分析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能抛开具体环境、人物的心理、情感等因素纯粹从逻辑的角度去透视。不可想象,如果对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也进行“逻辑分析”,认为百尺高的楼就是在古代也不算高,但“手可摘星辰”却是极为高的,按徐先生的“逻辑”,李白在这里是否也违反了“矛盾律”呢?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他不符合“三段论”?《廉颇蔺相如列传》虽然是史学作品,但是《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还是“无韵之离骚”——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它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太史公为人物作传时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对传主往往有生动传神的文学性刻画和塑造。不考虑历史背景,作传者的情感、志趣、史观等因素,将这一切“悬置”之后再对史学著作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纯逻辑”的剖析推理是不得要旨的。

语文教育要有逻辑思维的训练,要有一定逻辑知识的普及,要有逻辑意识的培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注意遵守逻辑,强化逻辑。真的对立面是假。学生阅读浅有知识背景不够的原因,而逻辑思维薄弱也是影响我们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障碍。加强语文学科的逻辑性首先要加强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逻辑性。平心而论,徐江先生算得上一位追求真语文的学者。徐先生特别喜欢从逻辑乃至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语文教育教学问题。相比较一般经验总结性文章来,徐先生的文章往往有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只是,如果罔顾语文学科特性,仅凭着对逻辑的偏好乃至只是一知半解就没完没了地言说就可能言多必失。最好还是像维特根斯坦一样,对不可言说保持沉默。

唐子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现居广西桂林。

猜你喜欢

和氏璧徐先生秦王
辗转相传
完璧归赵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完璧归赵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美玉和氏璧
亲戚合伙被骗7万元 律师支招咋取证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