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排片,美国人先做很多事
2015-06-02覃柳笛康莹
覃柳笛+康莹
在票房就是硬道理的好莱坞,关系排片的重要问题首先是档期协调机制。尼尔森娱乐下的NRG公司(National Research Group)在每周六向各大电影公司发布名为“Competitive Positioning”(竞争定位)的报告。
该报告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制作商业影片的大公司档期撞车:强者之间的比较使他们决定自己的前期投入等,弱者则调整上映计划。
“竞争定位”报告来自NRG与大公司的协议,这种行业自发性的协调机制,使信息在NRG那里汇总、统计、分析然后分发。
这样,在影片进入院线之前就进行了充分协调,而不同类型的影片也会进入不同类型的院线。
好莱坞大片主要进入商业主流影院,它们大多是多厅影院,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青少年。第二类是只有一两块屏幕的艺术影院,主要放映独立电影、外国电影以及重播经典电影。全美有两个主要的艺术院线,较大的一个拥有超过51家影院、200块银幕。
如果说好莱坞商业电影主要针对青少年观众群体,艺术电影则抓住的是以“婴儿潮”一代为主的成熟观众。
这类影院选址在雅皮士和“婴儿潮”一代聚居的区域,或是大学城。影片主要以严肃、争议性话题契合观众的文化趣味,并逐渐形成特有的电影亚文化圈。
除了选址,艺术院线和商业院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经营特色。比如搭建易于交流讨论的影院环境,2007年美国出现了“起居室影院”,只容纳30到50人。
同时,采用不同于商业片的“广泛发行”模式,分阶段逐步扩大放映规模。首先在艺术电影市场容量最高的如纽约、洛杉矶少数影院上映,邀请专业媒体评论者观看评论,获得口碑后再大规模市场放映。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法国艺术片讲究实验先锋,美国艺术电影大多仍注重叙事性,是普通观众能够理解的表达,努力找寻艺术和市场的平衡点。
第三类主要影院是汽车影院,放映低成本电影,票价低廉。2012年底,美国共有366家汽车影院,606块银幕。
商业主流影院的排片和它的观众有很大关系,其代表是“暑期档”的形成。1975年6月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的公映,由此各大公司发现,4岁到24岁的学生在每年六七月的暑期都会出现大笔消费电影。
暑期档由此成为“六大”的兵家必争之地:从5月开始维持到7月,8月因此成为“垃圾场”。9月开始进入奥斯卡时间,上映着“高品味影片”。其后是年底和圣诞档,主要是家庭题材,转过年2月因为情人节有大量浪漫喜剧片。
院线和制片商都要遵循这样的大格局,具体排片则由专业调查完成,甚至导致改期。
通常,尼尔森等调查机构会采样上千名“电影爱好者”,其选拔标准是他们每年至少看多少部电影。
最重要的调查是这些观众对某个时段主要影片的认知和态度。前者主要是他们听到影片名时,就能反映其电影时间的百分比。后者是只知道电影名字和主创阵容下就表现出兴趣的百分比。
而在具体操作中,还要考虑同一公司、主创阵容、重叠受众群体等等要素,比如同一周末不会放映两部都受男性观众喜欢的电影,大制作和更明星的电影优先。
事实上,电脑运算的结果并不是美国电影排片的最主要因素,关键问题仍是不同的制片商、导演,院线、影院乃至观众自己都对“要看什么电影”有着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