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不能“跟着感觉走”
2015-06-02马振岗
马振岗
外交是主权国家处理与他国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方式,综合国力则是外交的基础和后盾。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外交的运作,都需认真考虑国际形势、他方状况和本国实力三大方面。也就是说,外交决策必须把客观环境与主观意愿结合起来,不能一厢情愿。外交上强调的“审时度势”,就是要把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准确估计自己的国力和能量,以最有利、最有效的外交选择,维护本国根本利益。
我国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各方面力量都在增强。然而就综合国力而论,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国际影响力的确在不断增大,但在世界很多事务中,尚难发挥主导性作用,更说不上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根据我国需要与可能量力而行。现在国内萌发一种“未强先骄”情绪,认为我国已是“世界第二”了,可与“世界第一”的美国拼比,指责我国外交“太软”,希望在一些复杂敏感问题上,表现出与我国国力不相匹配的强硬。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被国外反华势力制造“中国威胁论”引为“佐证”,为他们歪曲和诬蔑我国提供了口实。无论过高或过低评估自己的力量,都会导致决策的偏差。
国家利益有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之别,分量不是完全相等的。凡是涉及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都没有容忍和妥协的余地,我国外交总是运用所有手段坚决维护、该斗就斗,从来没有含糊过。至于斗争的方式与分寸,则要从全局和长远考量,酌情而定。通常是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争取斗而不破。但确有必要,也会一斗到底,直到问题的妥善解决。我国外交在这方面的成功事例,枚不胜数。通过外交维护国家权益,是原则性、灵活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艺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来不得半点懈怠和疏漏,更不能“跟着感觉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民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日益增强。国内人员同国外的接触、交流大量增多,而现在通讯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为改观,增进了普通民众对国际的认知程度。同时,利益趋向多元化,也希冀外交能体现他们的利益诉求。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国内各界对国际事务和我国外交投入前所未有的关注,舆论上也出现多种声音。
总的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也是值得欢迎的。一是有助于外交吸纳公众智慧,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二是增强外交的民意基础,将正面民意化作为外交的有力后盾;三是有益于促进我国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外交的开展,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转化为我国推进综合外交的重要力量。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部分民众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认识的偏差,过激情绪和行动,对国家外交政策和策略的无端质疑和苛求,以及有些舆论的误导和不恰当述评,的确也在国际上造成不良甚至恶劣反响,损害了我国形象,也给外交增添了一定困难和压力。
国家最高利益决定了外交决策只能一元化而不能多元化的根本原则,外交工作又具有讲究策略、策划严谨、运作机密等特性,这都是不可更改和动摇的。在此前提下,如何把握民意,引导舆论,做到正本清源、解惑释疑,提高公众对我国外交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的客观和理性认识,把民意转化为推进外交的正能量,是新形势下我国外交必须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置的新课题。
(摘自《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