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2015-06-02许舒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手段新媒体

许舒涵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媒体作为主流通讯方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微信、QQ、飞信等新媒体工具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桥梁。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有效的利用新媒体大大减少了高校教务人员与学生间的鸿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新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权威性,也可能直接降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领导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成果。当前条件下,怎样有效的利用新媒体环境,使其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主要剖析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并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65-03

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作和沟通工具,也使以计算机为显著代表的新媒体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关注和使用,网上教学、网上沟通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媒体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占领教育领域,融入千万学子的日常生活之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改变学生对教育和教学的认知程度。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有模式下,高校怎样合理的运用新媒体工具,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并研究更为科学的手段,应对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题。

1 新媒体概述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许多新型媒体,例如:数字电视、互联网等[1]。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新媒体建立在传统媒体之上,主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广泛性: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媒体机构等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源,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传播主体日益广泛,已经步入了全民面传播时代;

2)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可实时交流、互动,且所有用户均能参与,并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大大提高了受众的积极性,并将全程参与变成现实;

3)时效性: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手段,可将一个信息在短暂的一秒钟迅速传至各个角落,既能传播文字、声音,还能传播视频,这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丰富性:在新媒体中不仅包含传统媒体中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形式,还出现了视频、音频等新型信息形式,涵盖的内容较多,覆盖的范围较广,内容异常丰富;

5)虚拟性: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可以随意上传各种信息,发表任何言论,其传播速度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这种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形式,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巨大诱惑。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且发展迅速,从原有的论坛、贴吧到QQ,再到微博、微信,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可拟造各种信息,也无从查证,这增大了虚拟信息产生的几率,削弱了政府的控制力度,增加了舆论导向控制难度。

2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随处可见网络信息。且当代大学生具有追求独立、叛逆、好奇心较强、思想复杂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系数,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1)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政教育工作区别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学,它强调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它偏重环境感染,成效无法在短期内得以评估。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将思政教育重担单一地落实到班主任、辅导员身上,尚未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其它课堂活动中,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考虑,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变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达不到塑造人格和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

2)关注知识积累:因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社会、家长以及学校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此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思政工作中,思政工作变成了对理论知识的积累,通过说教或者讲授的形式开展思政工作,通过背书、习题训练来学习思政内容,通过笔试来考察思政成绩,这种过度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际情况的思政教育模式严重背离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目标,且与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不符,最终的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大学校园内时常出现打架闹事、跳楼等事件。对于高校而言,思政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搬教材,缺少对现实案例的引用,带领学生划重点,学生为应付考试,生硬记忆,虽然能取得好成绩,但很快便会忘记[1]。

3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手段: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方式而言,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多方法和手段。众所周知,传统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限制学生与老师必须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成为了传统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必然条件,这大大限制了高校思政教育手段。一方面,双方约定见面,给教学增添了时间负担。另一方面,正面交谈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一定的思想压力,大大减弱了教育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老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学生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接受思政教育。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为灵活: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当掌握了学生思想的基本情况后,才能对其进行思政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使工作效果被滞留,不能及时的纠正学生思想。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的这一滞后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及时的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譬如,某学生在QQ空间里发表了一些消极的心情,指导老师通过空间及时发现了学生的这一状态,可以直接运用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这一负能量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宽慰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灵活性[2]。

4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提供的数据和理论来源广泛,数量广泛。学生可以在日常搜索新媒体环境时,获知大量的信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源头,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学的权威性也就不同以往。而高校思政教育正是要依托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从而维持高校思政教育正常、有序进行。新媒体环境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遭受巨大挑战。

5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壮大自我平台:现有的新媒体环境要求,教务人员具备很强的新媒体意识,同时掌握高超的新媒体技术,并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其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平台。针对这一点,高校应该加大新媒体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站平台,使新媒体思想广泛传播,系统分析新媒体对于教育的优势与弊端。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弥补高校思政教育的弊端,壮大高校思政教育平台[3]。

2)弥补和补充高校学生的新媒体认知水平:新媒体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而一旦学生缺乏认知度,这些信息将混淆学生视听,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饱受扭曲。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人员应重视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度,使学生拥有较强的辨别能力,筛选对自己不利的新媒体信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政情怀。

3)优化思政教育管理体制:伴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化,学校思政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职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教职工应加强探索,而思政教育管理体制是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应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可行的监管机制。

① 构建合理的管理体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应严格参照管理体制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和其它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保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正确指引高校舆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断提升思政修养[5]。同时,还应鼓励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并借助新媒体技术掌控学生的学习动态;

② 构建可行的监管机制:监管机制的构建主要包含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制度的建设这两项内容。在构建监管机制时,应紧密结合自身情况,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有效控制消极信息的传播,编制合理的信息审批制度,并采用信息过滤技术。因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加强对思政教育队伍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另外,高校还应认识到网络监管机制的优化离不开先进的监管技术,在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网络监管技术,实现全面控制[4]。

4)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新媒体环境下,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媒体手段,传统的思政教育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思政需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法。首先,借助新媒体,在高校内部构建实时、双向交流的沟通渠道,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思政教育队伍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这可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和思政需求,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其次,在具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有效利用价值渗透法,这是因为价值渗透法具有一定的渗透功能,且新媒体的影响力深远,价值渗透功能较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思政教育中的主要价值观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其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改善教育质量;最后,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应推广并实施实践教学,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项措施,思政教师应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资源,积极搜集教学案例,精心筛选,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和学生共同谈论,以此来巩固记忆理论知识。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体验机会,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外实习,切实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这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有效思政教育课堂的构建[5]。

6结语

新媒体环境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媒体工具势必会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怎样更好的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有限的条件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更好的效果,在避免新媒体环境与高校思政教育冲突的同时,及时调整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只有做到这些,高校思政教育才能最好的服务于广大高校学生,也才能更好的追随时代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 刘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80-85.

[2] 徐志先.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讨[J].科技资讯,2014(20):20-21.

[3] 张赛,余雪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隐性教育[J].铜陵学院学报,2012(4):80-82.

[4] 刘佳.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4(11):10-11.

[5] 刘晓辉.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J].科技风,2015(1):22-27.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手段新媒体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