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赣南采茶戏“矮子步”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
2015-06-01卢致苑张宇俊
卢致苑++张宇俊
【摘 要】“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男性表演的一种程式,是该剧种载歌载舞、歌舞戏浑然一体风格的主要载体。“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三位一体、并驾齐驱的传统表演元素,被一代代艺人传承了下来。本文试图对“矮子步”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作些分析与探讨,以供人们研究“矮子步”艺术作参考。
【关键词】采茶戏;矮子步;戏曲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06-01
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独有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被斯坦尼称之为“有规律的自由动作”。赣南采茶戏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化生活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三种传统表演元素,载歌载舞,歌、舞、戏浑然一体,用肢体语言为戏剧内容和塑造人物服务,被一代代艺人长期实践,逐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在规范中求自由、在夸张中求神似、在节奏中求灵活、在技巧中求美感的“有规律的自由动作”。本文以“矮子步”舞姿为切入点,试图对“矮子步”在赣南采茶小戏《钓虫另》剧中的运用及其传统创新作些分析探讨。
形式为内容服务,程式为人物服务,是戏曲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必须遵循的创作规律。“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行当中“正丑”、“反丑”共同运用的一种表演程式。
赣南采茶小戏《钓虫另》,是传统剧目“四小金刚”之一。剧中人物“刘二”在追赶“四妹”、“三嫂”,企图娶“四妹”为第三个小老婆的舞台表演中,就依据剧本中“唸课子”的文字内容,运用“矮子步”程式,准确成功地塑造了“刘二”的舞台形象,颇具创造性和艺术特色。
“唸课子”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中一种与“说快板”相类似的,有节拍、时速、节奏要求,有声调变化,宾白相间的念白形式。不同的是,表演者在念白过程中,可以选择能为文字内容、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形象逼真、风趣幽默的形象舞蹈动作,让念白的内容直接外化,增强艺术感染力,让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钓虫另》剧中,表现“刘二”上场和上场后“唸课子”的过程中,将“矮子步”运用得恰到好处,惟妙惟肖。
刘二:[幕内“嘿嘿”干咳一声。在小锣、小钹“且台且台乙台台”的反复击乐声中,“刘二”将右手执扇放至右肩,伸长着脖子,撅着屁股,随着击乐急促的节奏,走着“中桩矮步”追上。此“矮步”酷似拉牛上坡,便被冠名“拉牛上坡”,揭示了“刘二”追赶“四妹”的急迫心态。“矮步”斜走至舞台正中时,站定亮相,“唸课子”]
伌(注:我)东一子聊(liào),西一子聊,(“聊”即“玩”)一聊就聊到南山坳。南山坳,风光好,好山好水好花草。可惜我孤孤单单聊得都冇味道,只好在大树兜下睡懒觉哎呀睡懒觉。
[击乐过门中,表演者右手握开扇,托之右耳旁,双眼微眯,嘴巴作哈欠状,走“中桩矮步,身子原地慢悠悠转圈一周,头随之得意地微微晃动”。此“矮子步”冠名叫“睡懒觉”。揭示了“刘二”养尊处优、不劳而食、生活懒散、随心所欲、弱不经风的生活习性]
人物亮相后,接唸:
我刚刚一睡着,忽听画眉子叫,一滚就爬起来,急忙往前瞧,哎呀呀,原来是黄四妹,她把三嫂叫哎呀三嫂叫。
[击乐过门中,表演者双肩靠前,右手“按扇”,扇口朝前,将左手水袖盖于扇面上,双手手腕不停地颤抖,梗头伸颈,目正视双手,脚走“矮桩矮步”,突然间急转身,背向观众直线向前行走。停步后转身面朝观众回舞台正中原位。此“矮步”,称为“蜻蜓点水”,揭示“刘二”听见“四妹”叫声后,垂涎三尺,目不转睛,急于相见的小流氓丑样]
人物亮相后,接唸:
提起黄四妹,生得十分妙,瓜子脸,樱桃口,柳叶眉,黄蜂腰,一对子迷人眼,把我的魂勾掉哎呀魂勾掉。
[击乐过门中,表演者在舞台正中走“中桩矮步”,双臂夹两肋两侧,微微耸肩,双手腕在腰斜前向内对称画小平圈,身子随之前后摆动。此“矮子步”称“乌龟爬沙”。揭示了“刘二”好色的本性及得意忘形的丑恶嘴脸]
人物亮相后,接唸:
三嫂四妹进坑去,两人提篮打猪草,一路上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走掉了,引得我心里卜呀卜子跳,卜呀卜子跳。
[击乐过门中,表演者含胸走“中桩矮步”,右手握“扇柄”,扇口朝左,于头前做遮阳状,身子微微前倾。此“矮步”称“饿狼寻食”,揭示了“刘二”像饿狼般急于追上“四妹”,达到娶其为小老婆的狼子野心]
赣南的戏曲工作者们,根据“矮子步”传统元素,创造性地以模拟生活和动物外貌形态特征的肢体动作,准确细腻、层次分明地刻画了“刘二”贪婪、好色、狂妄、无知的鲜明个性,证明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的是精华、传承的是经典的道理,值得回顾总结。今天,“矮子步”不光在舞台上走,还走进了普通中小学课堂,走进了社区、企业,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成为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衷心祝愿颇具赣南民间舞蹈特色和魅力的“矮子步”随着时代的步伐,越走越坚定,走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赣州地区文化局,赣州地区戏曲志编辑部合编.赣州地区戏曲志(内部资料)[M].1991.
[2]赣州地区文化局,民舞集成赣南卷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赣南卷)(内部资料)[M].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