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5-06-01黄阿香杨东红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5期
关键词:木偶剧木偶利用

黄阿香 杨东红

木偶是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木偶的形象生动可拘、动态灵活,集动手操作、动脑想象、动口编述为一体。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指发挥木偶独特的教育价值,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效果,让幼儿在与木偶环境充分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泉州是木偶之乡,泉州的木偶艺术享誉中外。木偶形象夸张,富有动感,表演起来生动灵活,将木偶作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十分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如何汲取家乡丰富的文化精髓,挖掘蕴涵于社区中广厚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木偶开展不同类型、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如何利用木偶有效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这两大问题既是项目实践的核心内容也是该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在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类型、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方面,采用的主要方法与过程

(1)园本培训——在学习中展开

通过开展“教师木偶表演技能培训”、“如何创编幼儿木偶剧”、“木偶教育渊源解读”等一系列园本培训,让教师了解木偶文化,学习木偶表演的技能,掌握制作木偶的方法,等等,为教师组织实施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前提保障。

(2)园本教研——在思考中解惑

围绕“幼儿木偶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创设‘偶化的教育环境”、“亲子制作木偶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等不同专题的园本教研,帮助教师解决每个阶段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利用木偶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质量。

(3)开发课程资源——在过程中积累

设置专门的木偶陈列室保存展示自制的木偶精品近千件。整理、制作了《木偶制作集锦》、《幼儿木偶剧创作表演》等一系列光盘,将与利用木偶开展教育的有关活动设计、教育反思、论文、木偶剧本等进行汇编。每学期开展班级木偶特色课程资源管理交流活动,对有关木偶的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备份保存。丰富课程资源,为教师利用木偶组织教育活动提供便捷服务。除了加强对物化的木偶教育资源管理,我园还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包括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和幼儿在实施木偶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这类资源显示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专题活动——在实践中提高

坚持每年定期开展教师木偶才艺展示、校园木偶艺术节、幼儿木偶剧汇演等专题活动,邀请木偶剧团的专业人士、文化界的专家入园指导,不断推进该项目的实践水平,推动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可持续、深入实践和探索。

(5)班本化实施——在特色中凸显

班级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家长的优势及所能获取的社区资源等不同的实际情况,侧重加强木偶特色教育活动类型研究,彰显本班运用木偶实施教育的成效和特色。例如:有的班级选择“利用社区资源建构木偶艺术教育课程”作为班级特色,经常请木偶剧团的专业演员来园当老师,为幼儿介绍世界各地的木偶,带幼儿到社区欣赏木偶名剧,学习制作木偶等;有的班级创设偶化的环境,用偶化的墙饰、区域材料吸引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形成了“偶化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的班级特色。幼儿园定期开展利用木偶实施教育的班级特色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有利于各班互相借鉴,从而提高利用木偶有效实施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

2.在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采用的主要方法与过程

(1)开端:表演木偶游戏,引发幼儿对木偶的喜爱之情

2002年,我园最初从幼儿表演木偶游戏开始,进行该项目的实践。首先,创设偶化的“环境激情”。创设处处有木偶的教育环境,如灌木丛中插着蝴蝶、蜻蜓的杖偶;树上攀着小猴的布袋偶。自然环境与木偶文化相得益彰,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尽显“偶”化、美化、儿童化,让幼儿仿佛置身一个童话般的木偶世界。幼儿可以灵活取放这些木偶,随时随地与偶共舞。每个班级都设有“木偶天地”的专栏,展示幼儿、教师、家长制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木偶作品,介绍木偶文化等。“木偶世界”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激发了幼儿爱木偶的情感。其次,提供偶化的“材料激趣”。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实际,提供玩偶、杖偶、布袋偶、提线偶、提线偶和皮影偶等丰富的偶种,激发幼儿操作木偶的兴趣。幼儿在不断变换木偶表演的故事、木偶的角色、角色对话的内容等过程中,对木偶产生经久不变的浓厚兴趣,在自娱自乐的木偶表演中快乐地游戏,引发幼儿对木偶的喜爱之情。

(2)发展:以木偶为载体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2003年至2005年,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园利用木偶开展不同领域的集中教育活动“激能”。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园积极尝试以主题活动的模式,围绕一定的主题线索,将利用木偶开展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合理地整编在一起,幼儿木偶剧、木偶制作等新的内容不断增加,形成了有关木偶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玩木偶、做木偶、表演木偶中学会用语言交往,学会动脑思考,提高动手能力。以木偶为载体的集中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参与表演、实践体验中充分学习,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升:以木偶为抓手全方位开发幼儿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06年至今,我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做法,注重与家庭合作,与社区密切联系,创新了亲子木偶活动及社区木偶活动的新类型。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园开发“偶”化的区域活动材料,形成有木偶特色的区域活动。利用木偶开展的每一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其具体内容也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地丰富。木偶教育活动类型多样,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的主动发展。个别自闭、多动等特殊儿童,不喜欢与人交往,却喜欢玩木偶,可见,以木偶作为手段实施教育和干预,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以木偶为抓手,整合家、园、社区的优质资源,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和类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主动发展。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1.形成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体系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源,深入挖掘木偶教育的功能,制定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小班、中班和大班六个学期的目标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等领域,体现了目标的全面性。完善的目标体系使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导向,帮助教师将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编排。注意到木偶在各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均衡,不同年龄班有合理的难易梯度。

2.开发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1)木偶表演游戏

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用背景、道具布置木偶舞台,操作不同角色的木偶进行表演,通过语言、表情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1]木偶表演游戏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表演,及交往、合作表演等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领域木偶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木偶环境,提供木偶材料,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交流,引导幼儿与木偶环境和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活动。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幼儿的心理发展组成有机整体,比如,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完整地反映了幼儿活动的对象世界。[2]

(3)主题木偶活动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3]在一个主题木偶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空间、音乐、人际等能力的发展目标,其内容涉及多领域,具有综合性和系列性。

(4)幼儿木偶剧

从传统木偶戏发展而来的新剧种。既有戏剧艺术的特征,又综合了游戏的特点。方式灵活,演出方便,把人与木偶,戏剧与游戏融为一体。[4]我园幼儿木偶剧从创编剧本,录制音乐,制作背景、道具和木偶,以及木偶剧的排演,全部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家长也参与其中。

(5)木偶制作活动

从幼儿教育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以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木偶的主要材料,博采各种木偶的优点,把它们简化,综合玩具、美术的特点,巧妙运用其他装置制作出丰富的木偶式样[5],有玩偶、掌偶、杖偶、提线偶和皮影偶等。

(6)偶化的区域活动

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木偶教育环境,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偶化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选择偶化的材料,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听不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6]区域活动中偶化的材料能激发幼儿无穷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探究和学习。

(7)亲子木偶活动

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以木偶为主要载体,有益于幼儿成长的的活动。[7]一般有亲子木偶制作、亲子木偶表演、亲子木偶艺术欣赏等活动形式。木偶成为亲子间有效沟通的媒介,有效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8)社区木偶活动

将社区中的木偶文化资源,包括木偶剧团的专业演员等人力资源,引进木偶教育活动中,拓宽木偶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时空。

3.丰富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的活动类型都有丰富、具体的内容:小班、中班、大班有九大主题的活动案例;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都有优秀、经典的教育内容。创编了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表演的木偶剧本近百个。如幼儿木偶剧《虫虫兄弟夺宝记》,以夸张生动的木偶表演,表现了蚜虫“夺宝”造成幼儿牙疼的剧情,是深受幼儿喜欢的健康教育内容。搜集了适合幼儿自制的木偶作品范例四百多件,如大班的系列活动内容“利用科学原理自制木偶”,与一般科学游戏相比,更能激发幼儿探究和运用科学原理的积极性。区域活动中,让小班幼儿玩给动物玩偶“喂食”的游戏,提高了幼儿正确使用小勺的能力。这些实践成果不仅是木偶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丰富了幼儿教育的新内容。

4.梳理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策略

(1)以制度保障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建立了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活动的制度,有具体的常规要求。如每班每周安排木偶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少于两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内容;每班每周必须安排一次以上的木偶表演游戏;将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自由活动,区域活动等环节……这些制度要求,保证了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保障了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2)牵手家庭深化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共同实施

通过校园木偶艺术节、家长开放日、亲子木偶活动,为家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吸引家庭介入有关木偶的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利用木偶实施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的功能,激发了家长参与有关木偶的教育活动的热情。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引领家长深入参与教育活动,让家长在与孩子共享亲子美好时光的同时,爱上独具特色的木偶教育活动,从而形成了家园携手共同实施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良好风貌。

(3)联手社区促进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合作实施

木偶,是泉州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家乡得天独厚的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对我园来说,是丰富的社区公共资源。为此,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联手社区,共同推进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活动。例如,邀请晋江木偶剧团、漳州木偶剧团、泉州木偶剧团的演员汇聚园内,为师生献演木偶名剧,让幼儿感受家乡提线木偶、杖偶、布袋偶等不同类型木偶表演的艺术魅力;组织幼儿到锦绣庄观看木偶名剧表演,通过社区丰厚的教育资源,拓宽幼儿对家乡木偶艺术的感受和了解,萌发幼儿热爱家乡木偶文化的情感;邀请木偶剧团的专业人士来园指导幼儿制作木偶、表演木偶,为教师开设培训讲座,担任教师木偶才艺表演、幼儿木偶剧汇演的评委,发挥木偶剧团团长、演员等专业人士的作用,给予点评和帮助等,促使家、园、社区联手合作,推进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4)评价推进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优化实施

评价行为贯穿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注意评价的三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评价工作;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对象上突破单一的范畴。建立了幼儿、教师、家长多方主体的课程评价模式。引领教师从观察幼儿,与幼儿互动,幼儿发展测评中了解幼儿对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态度和反应。从家长问卷、“家长开放日”评价表等途径,征集家长对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木偶教育环境创设评价指标、木偶教育活动和木偶游戏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引领教师在“评价—分析—调整”的过程中,找到实施下个阶段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活动的衔接点,从而发挥评价推进利用木偶有效实施教育的主要功能。

5.编写出版了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育用书

在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中,我园注重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利用木偶开展教育的活动设计,制作木偶方法和编写的木偶剧本等。2005年,我园园长、骨干教师编写的《幼儿木偶教育活动实例》一书(22万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木偶教育活动设计、木偶制作、木偶剧本三大部分。“活动设计”部分包括小班、中班、大班共9个主题46个活动。“木偶制作”部分介绍了60个不同类型的木偶自制作品的制作方法,每件作品的文字说明都配有相应的步骤图例及精美的彩图,随书所附的光盘《幼儿木偶制作与表演》包括木偶制作集锦、木偶表演技能、幼儿木偶剧等部分,为幼儿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便捷的教材资源,节省时间和精力。本书解决了幼儿园利用木偶实施教育缺乏教材的问题,不仅得到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欢迎,儿童文学创作者、儿童美术专业的人士和学生家长也认为很有参考价值。2006年12月,该书获得第27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2010年12月,第四次印刷,足见其热销和传播应用范围之广。

四、成效

1.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和富有个性地发展

我园坚持不懈地进行“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实践探索,有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唐淑教授的评价:“幼儿在参加制作、学习操作木偶和表演木偶戏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2002年以来,幼儿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各类比赛,获奖人次达796。

(1)关注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一方面,我们不断提高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活动的质量,使每一种利用木偶实施的教育活动都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幼儿在表演木偶的过程中,动口说,动手表演,与同伴交往合作,动脑创编表演动作和剧情,积极克服困难等。另一方面,我们注重通过对利用木偶实施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的编排。例如,用废旧物品制作木偶进行环保教育,木偶表演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等社会性的发展和敢说、爱说等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木偶剧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等等。将木偶作为教育内容抑或是教育手段,都能充分体现利用木偶开展教育活动,在类型、内容和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2)尊重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除了利用木偶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在自由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中,幼儿有很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不同类型的木偶活动,不同的木偶活动内容,不同的木偶材料。这样利于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求,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个别化的自我学习提供机会,有效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地主动发展。此外,我园还充分发挥木偶容易吸引幼儿的特性,将木偶优化于个别教育中,作为对特殊儿童进行积极干预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媒介,吸引有自闭倾向的幼儿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交流。引领多动症的幼儿专注于以木偶进行的各类教育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个性内向木讷等特殊儿童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提升了教师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教学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我园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园本教研,以“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丰富教师对木偶文化的理解,提高了教师表演、制作木偶的技能,开展教师利用木偶实施教育教学的素养达标提升,促进教师掌握和运用木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造就了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强、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2002年以来,教师撰写有关木偶教育的论文、活动设计、教育反思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和获奖的多达116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有3人次,在市级刊物发表的也有41人次。有11位教师迅速成长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

3.彰显了办园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利用木偶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独特的“偶”化环境创设,得到来园观摩者的认可和赞誉,他们观摩后也向他人传播着对我园木偶教育特色课程的美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动”“静”相宜的木偶教育特色课程,架起幼儿教育“教学做”三者积极互动的立交桥。中央电视台以“小幼儿园办大木偶节”、“木偶戏缘”等3个专题,《中国教师报》以《别致文化,木偶中的智慧》的专题,宣传报道了我园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成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数字电影”《木偶奇遇记》中的重要剧情,包含了在我园拍摄的外国朋友拜我园小朋友“为师”,学习表演木偶、制作木偶等情节,反响热烈。泉州电视台以“幼儿园里的木偶教育”、“木偶融入幼儿教育,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帮助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等9个专题进行宣传报道。2013年6月,泉州市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我园受邀做“木偶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专题采访,宣传报道了我园将木偶引进课堂,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传承“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民间优秀艺术的一代新人做出的贡献。以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已成为我园显著的办园特色。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土耳其、日本、加拿大等国内外教育同行慕名来园参观,感受浓郁的木偶教育魅力。木偶教育特色使我园成为福建省优质幼儿教育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全国幼儿园教材编写组.游戏(教师用书)[M].第7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9.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第1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8.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第1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6.

[4]全国幼儿园教材编写组.游戏(教师用书)[M].第7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72.

[5]全国幼儿园教材编写组.游戏(教师用书)[M].第7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72.

[6]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第1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9.

[7]卢术夷,林民芳.幼儿园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践探索[J]. 学前课程研究,2009(7、8):60-62.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木偶剧木偶利用
木偶剧 鹤鸣
木偶和木偶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当代木偶剧造型艺术的创作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简析木偶剧舞美设计的空间处理
浅谈木偶艺术的特点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走近木偶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