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洋思教育模式下“留白”对学生知识构建的影响
2015-06-01潘金华
潘金华
摘 要:基于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阐述了数学教学中适当“留白”的重要性。从导入新课、学习新知、思考问题、课堂训练、课堂评价、小结反思、纠错辅导出发系统地、全面地、多层次地、多角度地设置空白,帮助学生构建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留白;知识构建;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有幸的是我校也加入到了这支学习洋思经验的大军
中,在与学生共同实践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过程,而“留白”是其不可缺少的条件。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的、即有“缺陷”或“空白”的事物时,会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或“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这种“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
下面就本人在践行洋思教学过程中对“留白”的一些感想与读者交流。
一、导入新课时“留白”
大家都知道引入新课时要巧设提问,注意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但往往大部分学生会因个别学生的抢先回答而被动地从大脑中调出相关知识,甚至很多学生还没有思考周全,这样看似引课合理顺畅,事实上却很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这时我们如果尝试将引课“留白”给学生,由全体学生独立思考回顾,这样就会照顾到全体学生,同时也能对反应快的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使其先行一步。
例如,引入《15.2.1分式的乘除(1)》的学案设计:
1.请同学们回顾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
2.类似于分数,你能猜想分式的乘除运算吗?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
二、学习新知时“留白”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安排、设计问题、诱导训练,为学生提供“空白”框架;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完成解答,就是接受“空白”框架,填充“空白”,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例如,学习《19.1.2函数的图象(2)》时的学案设计:
1.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 、 ,这种画函数图象的方法称为 ;
2.画出函数y=x+0.5的图象(表格、网格略)。
三、思考问题时“留白”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不能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的提问,要有时间“留白”,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
例如,学习《13.3等腰三角形》课本中一道习题: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学生1)证明△ABE≌△ACD
(学生2)证明△ABD≌△ACE
(学生3)作BC上的高线、中线或角平分线,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或证明三角形全等。
四、课堂训练时“留白”
传统“课堂训练”中,学生可能是草稿书写,教师也只能关注到个别学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将课堂训练时间完全归还给“留白”给学生,实行“课堂作业制”,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教师批改各个四人小组最好最快成员的,其作为小组“小老师”再批改其他组员的,实现全班全批全改。这样一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重视练习、规范书写的能力;另一方面产生竞争机制实现课堂训练的全批全改,使部分学生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再者,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也能帮助照顾到学困生。
五、课堂评价时“留白”
事实上合理地运用延迟性评价,能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激烈争论的空间与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六、小结反思时“留白”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而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反思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还想探索什么内容等。
七、纠错辅导时“留白”
数学学习中常见题型辅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就不能只是普遍性地将错题讲一遍,而要分析错误原因,将真正改错的全过程“留白”给学生,通过学生板书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补充小结等方式使学生在纠错中挖掘错误的成因,构建梳理思维框架,内化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设置,不是空白,不是甩手不理,而是交托给学生的一片“自留地”,是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丰富想象、自主学习的一方舞台。好的“留白”将会使我们的教学出彩,不切实际的“留白”将成为我们教学中的败笔。
参考文献:
[1]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07.
[2]叶长文.论教学布白的艺术[M].《课程教材教法》出版社,200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