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表现舞台 激发创新思维

2015-06-01谭凤

新课程·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甲班添画怪兽

谭凤

浙教版美术第九册第六课《门的装饰》一课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视频导入→观看图片了解门的类别、装饰特点→课件简介门的发展史→师示范,以欧洲一门饰为例→生练习表现门饰→作业展评→小结拓展。我们发现:通过视频欣赏、图片观看加上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各种不同门饰的特点,表现出对传统门饰的喜爱,但作业内容单一、没个性,大部分都是老师范作或书本上图片的翻版,不见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

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常见,看似“注重”欣赏、实则在走马观花中作所谓的“思维拓展”,搞形式上的综合,教学过程,看着热闹,但却毫无收获,学生只会“画”,而不会“创造”。孩子的思维单一,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想象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发展和提高。

在教学中,如何拓展表现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比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指的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因此可以说: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将所接触到的,看似孤立的信息协调起来,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策略性知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我在所教的一年级两个班中,以《神气的大公鸡》为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个实验。

在甲班,我按照常规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鸡的形状、结构,自己一笔一笔地作示范,学生跟着一笔一笔地练;在乙班,我运用了对比思维,拿“鸡蛋”和“鸡”作比较,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地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先向学生出示一个鸡蛋并提问:“你会画鸡蛋吗?”学生都一致认为鸡蛋画起来容易。于是我请一些学生到黑板上来绘画,学生一会就画出了很多鸡蛋。“你会画两个连在一起的鸡蛋吗?”黑板上又出现了一些两个两个连在一起的鸡蛋,这时我再提问:“画鸡蛋容易吗?”学生都肯定地说容易,“画鸡呢?”学生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为难地表情。我说:“画鸡和画蛋一样容易,你瞧!老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大家仔细看,老师把这些鸡蛋变成了什么?”我将他们画的两两相连的鸡蛋,添上嘴、眼、鸡冠,画上几笔大的色块作尾巴……,一会一只只不同动作的鸡出现在黑板上,课堂气氛立刻高涨起来,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是鸡。这时我再问画鸡难吗,学生都笑着说:“不难!”于是学生对画鸡充满了信心和兴趣。我又不失时机地展示各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样的鸡最神气?”诱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作业时,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完全没有甲班学生画鸡时的畏惧情绪,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甲班。

二、留白——搭建思维表现的舞台

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美术教学中教师适当留白,给学生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示范及作业部分,以不完整的形态呈现,启发学生进一步去表现,使其在思考、想象、动手添画的整个过程中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动手实践的能力。

如,我将添加方法,引入到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抽象图形,让他们添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海洋怪兽》(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15课)一课,我画了一条海洋中普通的鱼,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此基础上进行添画,要求让鱼变得特别奇怪。在学生动手的同时,我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随意、大胆地夸张、变形、添加、省略、易位、组合……这样黑板上一只海洋怪兽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有了翅膀、有了锋利的爪、夸张的肌肉、多变的表情……我又出示一些不同的事物及抽象的形,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构思,随意想象,任意添画,学生有的添画成凶猛高大的怪兽,有的添画成娇小可爱的怪兽……教师运用添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始终主动地思考,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教学中的巧妙留白,恰是“此处无物胜有物”,为学生搭建了表现的舞台,真正让“思维”得到了创新。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甲班添画怪兽
神兄神弟
拓宽思路 一题多解
有一个怪兽
五十四载青春接力投身铁路调车工作“甲班三调”的风雨坚守
失眠这个小怪兽
小怪兽长成大怪兽
如何使两班人数一样多
主题添画
主题添画
主题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