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2015-06-01张海燕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逻辑性语言艺术艺术性

张海燕

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是指狭义的教学语言,即教学口语。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本文从语言的规范性、启发性、情感性等不同角度去探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便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探求未知领域。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语言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创造性艺术。

教学语言在传递知识、沟通情感、感受智慧的同时也能展现个人修养,突出个性,从而凸显语言的优美,彰显知识的魅力。教师的教学语言美,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彰显语言的魅力,知识的力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做到语言美,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简要的阐述。

一 摆正心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

面对工作,当我们改变心态,积极对待时,我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伴随有去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相反,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时,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中努力的方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工作的不满也将无限地放大,以至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样,态度端正对教师这份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时,无形中我们会将学生视如己出,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转化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积极地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办法把学问做到极处,同时将知识不断地提炼、总结,并以口耳相授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热情,端正的态度,才能将教学工作艺术化,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来。教学工作艺术化最突出的表现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上。例如教师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怎样才能理解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体现在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上。因此,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以教师摆正心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为前提条件的。

二 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根据汉语规范化的三个标准,教学过程中就要自觉地使用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不说只在本地流行的缺乏生命力的方言土语,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说完整通顺的话。例如高校教师若使用方言进行授课,那么对于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不光是语音、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在传授思想的过程中要用词精准,尤其是对基本原理、概念、规则、结论等。教学语言就是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最复杂艰涩的概念表述清楚,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标准规范,不能故作高深、使人费解,不用或尽量少用方言土语,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新授的知识。

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增强语言基本功。一是语义上保证学生听得懂;二是语音上要保证学生听清楚;三是力戒语法、修辞、逻辑上的错误以及杂音、口头禅。同时,教师还应把艺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融为一体,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 教学语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离不开书本,课本上所选的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理论事例都是用最精准、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的。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反复认真地研读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并将此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言特点,思考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在将书本知识以口头表达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心中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理清思路,使教学语言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能说话颠三倒四,更不能想到哪就说到哪,让学生抓不住中心与重点,使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地影响。教学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学生下课后竟回答不出来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组织教学语言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在融会贯通了书本知识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语言,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四 教学语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语言不但要富有艺术性,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就是说课堂讲解要具有逻辑性。课堂教学的语言从教学内容到讲授方法都要讲求逻辑性,要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讲解大致可以分为引题、列纲、展开、小结、延伸等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语言,并且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合乎事理、符合思维规律,更要具有严密而滴水不漏的逻辑性。切记平铺直叙、记流水账似的讲解,教学过程要把具有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组织性,即顺序、层次和学生的思维规律。比如老师刚讲完“一”,学生就有了对后面“二”的需求。这种共鸣的产生建立在教师语言的逻辑性组织能力上。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逻辑性也会不断提高,这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有帮助的。

五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规范,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具有启发性和情感性,尤其是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等。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想象力等去寻找答案。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填鸭式教学,而现代教育模式则注重启发式教学,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因此,现代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运用新旧知识,引导学生大胆主动地去探索新知。通过教学语言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在课堂内外主动地去自学,从而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六 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除具备以上的要素以外,还要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感情,即具有情感性。课堂教学中需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对教学语言进行渲染,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双方心情愉悦,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教师的语言富于感染力,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情感是丰富的,他们不喜欢长篇大论、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更不喜欢那些严肃生硬的而又缺少人情味的教学语言。相反,那些语言简洁、诙谐幽默,能够跟随课堂氛围及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的,具有情感性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调动学生融入教学情景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课堂上有学生窃窃私语时,教师为了不影响课堂气氛,可以通过提高语调或者做稍许的停顿来暗示学生保持安静,可见,这其中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

总之,教学的语言艺术来自教师对事业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觉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的恒心。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术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衷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满生命力,释放出光彩,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科学、艺术地驾驭语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打开学生知识之窗、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最终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栋.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1(8).

[2]谌秀梅.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09(11).

[3]宋晖.谈教学语言艺术[J].成功(教育版),2011(3).

猜你喜欢

逻辑性语言艺术艺术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逻辑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