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域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黄山毛峰为例
2015-06-01任艳艳单军姜含春
任艳艳,单军,姜含春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文化生态视域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黄山毛峰为例
任艳艳1,单军1,姜含春2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以黄山毛峰茶为例,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研究茶非物质文虎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大众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比较少。然后利用文化生态理论,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精神因子、物态因子、制度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比较大,而行为因子与教育因子相对较小。最后,针对结论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提出建议。
文化生态;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因素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和文化转型尚未完成,多元文化复杂并存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使许多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民间艺人的独特思维方式、造型艺术面临着从它诞生以来最严峻挑战。在当代复杂社会文化环境下,茶的采摘、生产、销售、饮用等各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机械化的采摘茶叶,让采茶歌慢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在学术方面海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分析。在文化力量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探讨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研究、抢救、保护、传承和我国文化和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五个方面:非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依据国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阐述,姜含春教授提出,与茶物质文化(如古茶树、古茶园、茶亭、茶阁、茶具、贡茶院等)相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理解为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突出茶主题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关于传统茶艺、茶俗和茶礼仪与茶节庆活动、茶的口头传说、传统手工制茶工艺技能、各种记载茶事的碑文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根据以上观点,本文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与茶有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例如与茶有关的传统技能、民俗、表演艺术,戏剧等)以及与上述茶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自2003年以来,海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内容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原则、法律法规、博物馆保护与有形展示等方面的研究。而日本在1950年就提出“无形文化财”的观点,并拟定了《文化财保护法》。Janet Blake(2000)从国际遗产法的发展历程、文化遗产与文化财的区分,文化遗产的本质,文化遗产、文化意识与文化权利等四个方面缕析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操作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渐变性与关系性的立体型概念体系。[3]李昕(2007)、李荣启(2008)等提出采纳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原则,运用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动。朱贵祥(2004)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罗艺(2010)介绍了国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措施,雷秋玉(2013)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保护制度应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律性的基础上,调整公法保护机制。Kenji Yoshida(2004)认为要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在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陈明(2010)认为只有“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获得传承和发展。博物馆必须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时因地制宜对其外在表现形式做出改变,重新激活其内在活力。李华成(2011)认为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但是更是一个国家的、地方的遗产,指出当地政府应该定位自己为保护政策的制定者、保护的倡导者、保护的实施者和保护中的鉴定者。
所谓“生态”,原本指生物界众生万物共生之状态。而“文化生态”,则应当指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社会相互协调的状态。[4]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1955年初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并提倡建立专门学科以探讨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点及文化模式的起源并重点论述了此观点,即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如何适应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可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论运用到文化学的研究,研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5]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理论的中心观点。著名文化史家冯天瑜将文化生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他认为“文化生态”主要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凭以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本身又构成一种文化成分。[6]因此,文化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化与环境的互助关系,即特殊的区域文化特征与其根植的文化背景之间有何关联。因此,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影响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素。
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
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并且各具特色。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容易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传承人的离世等因素而改变,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着以下困境:一是学术方面研究的极少,在中文数据库以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或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只有关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一篇文章。关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实际问题,缺少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都有待增强。二是自2005年6月到2009年11月,中国文化部初次完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据不完全统计,介入此次普查的有76万人次,访问民间艺人86万人次,投入经费3.7亿元,搜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普查的文字记录量达8.9亿字,录音记录7.2万小时,录像记录13万小时,拍摄图片408万张,汇编普查资料8万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56万项。[6]可是还未创立有效、健全的数据信息系统。根据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及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调查显示,只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省级、市级、县级少之又少。正如安徽省黄山市具有丰富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上却没有它的一席之地。三是教育宣传方面欠缺,为了解公众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以黄山毛峰为例,以能够查阅到黄山毛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发放问卷200份,图1数据显示,除茶艺、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采茶歌、茶的民间传说,公众了解知道的比例超过50%外,对于其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了解较少,特别是锡格子茶、采茶扑蝶舞及四道茶没听说过的比例为48%、38%、30%。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十分欠缺与文化方面的教育相比来说。
图1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图
(二)基本调查情况
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分析及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黄山毛峰茶叶为例,遵照指标选取的可比性、可操作性、综合性、非相关性的原则,选取了茶生长的自然环境、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器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求、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茶的风俗习惯、传承方式、教育情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价值13个指标,采用5分值李克特量表法,用1~5表示所描述的指标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的重要程度: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并于2014年6月份通过邮件、现场发放问卷给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三所高校茶学及人文学院的各位老师及研究生进行填写,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因素进行打分。本次调查一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三)数据与结果分析
1.KMO检验
本问卷的数据分析,主要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由表1可知,在KMO检测中结果得知KMO统计量值是0.692,大于界定值0.5,证明各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度较高,可以作因子分析。在Bartlett球形检验中,可知卡方统计值为518.464,自由度线为78,相伴几率为0,拒绝了各变量相互独立的假定,表明各变量间存在共同的因素,适合对原始数据做降维的因子分析。
2.结果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13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得到5个解释因子,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是72%,即5个因子共解释了总变量的72%,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提取和旋转这5个因子,经过旋转后的因子,重新分配各个因子的解释原始变量的方差,使得因子的方差更加接近,也更容易解释。并且,旋转后的因子的含意更为清晰,也易于类别化。
表1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2 因子方差分析表
在图2碎石图中可以看出,前5个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的斜率更大,变化明显,从第6个公因子开始斜率变小,方差的贡献率很小。因此说明只用提取前面的5个公因子就可以显著描述原变量的信息。
图2 碎石图
本文根据问卷的问题对应因子载荷,按其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5个公共因子进行了排序和命名,分别为:精神因子、物态因子、制度因子、行为因子、教育因子,如表3所示。在问卷中各个因子所对应的变量是随机安排的,通过问卷统计与因子分析,基于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各变量自动归入某类因子。
表3 因子分析结果
3.因子解释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结合生态文化理论,本文对5个公共因子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精神因子解释了样本中所有变量的33.741%,它的方差贡献率是5个公共因子中最大的。该因子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三个变量构成。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在现代得到充分利用,如当代一些影视、小说、戏剧、舞蹈、歌曲等优秀文艺作品——采茶舞曲、电影《斗茶》等文化艺术作品就是利用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艺术价值从其中孕育而出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得到很好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也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得到了保护。当然,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对人们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的饮茶文化与儒、佛、道的精义结合起来,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逐渐形成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就是精神层面上的影响。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也就是表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价值观念所需要的空间场所,它是茶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价值观念的根本。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必然是内含了人们对文化认同的强烈诉求与现实利益的。[7]
物态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表3中可见物态因子仅次于精神因子,解释了全部变量的11.707%。物态因子分别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求组成。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基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活态性,传承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经济效益是人保护传承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下去的动力,人们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求是它发展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物态因子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因子。
制度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0.622%,主要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三个变量构成。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珍宝。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对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从政治、经济上来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贡茶、榷茶、茶税等茶政、茶经济与社会主义实行的茶叶制度、茶经济有着很大不同;从文化上来说,例如英国下午茶的习俗习惯,可见一斑。
行为因子由茶的风俗习惯及传承方式两个变量组成,对全部变量有8.095%的解释力度。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存活于民间,每个地区不同茶的风俗习惯及传承方式,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文化载体。例如徽州民间的“四道茶”,是宋元以来延续至今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7.966%,只有教育情况这一个变量。宣传教育可以让广大公众特别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新生力量能够认识了解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挖掘出它的内涵,并利用它再次创造价值,这对濒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唯有大力推进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视域,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8]
二、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讨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个因素。本文研究发现,精神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最大,精神层面的影响是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物态因子、制度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次之,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是持续的,而行为因子与教育因子相对较小,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教育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针对以上结论,结合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努力提高公众认知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文研究发现(图1),我们发现公众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所知甚少,经过问卷调查数也是据统计分析,精神因子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最大。所以,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以公众为主体参与保护,利用数字媒体、互联网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促进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求,而且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
(二)建立完善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系统
通过田间普查,归纳总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电子视频、录音、摄影等方法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建立完善数据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多样,而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交叉,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加强对学校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把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课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资力量,同时还可以加强院校科研机构的信息和学术交流。经过教育过程使他们认识了解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价值,从而自愿自觉的把它们保护传承下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S].巴黎:联合国,2003.
[2]姜含春.茶人文遗产价值初探[J].农业考古,2006(5):41-42.
[3]Janet Blake,On Defin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J].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2000(49):61-85.
[4]张凤琦,胡攀.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08(2):87-89.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8.
[6]新华网.中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结束[EB/OL].(2009-11-26)[2014-06-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26/content_12545361.htm.
[7]王媛,胡惠林.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49-51.
[8]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5):75-78.
(编辑:佘小宁)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or Tea from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Taking Huangshan Maofeng as example
REN Yan-yan1,SHAN Jun1,JIANG Han-chun2
(1.Tea and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Manage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China)
This paper,taking Huangshan Maofeng as example,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tea is less known by the public and that spiritual factor,physical factor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ea,whereas behavioral factors and educational factors have little influence.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Cultural ecology;Tea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Influencing factors
G122
:A
:1671-816X(2015)03-0300-06
2014-11-15
任艳艳(1989-),女(汉),河南南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文化和茶叶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经济(11008714)